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282|回复: 5

修道教材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1-6-23 11:03:51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修道教材

【元吾氏】

A、大道经典:
   1、《天符經》
   2、《心經》
   3、《道徳經》
   4、《金剛經》
B、修炼方法:
   1、印度《瑜伽经》
   2、印度和藏密的“中脉脉轮法”
   3、印度《四禅八定法》
   4、《通玄真經》
   5、《老君西升經》
   6、《太上老君內觀經》
   7、《太上老君說了心經》
   8、《张三丰內丹36訣 》
   9、藏密《梦观成就法》
   10、藏密《神识出游法》
   11、藏密《身外化身法》
   12、美国“门罗出神法”(神游法)
   13、荷兰“清醒梦法”(梦修法)
   14、>>>你自己喜欢的、适合你的有效方法(最好的方法=最适合你的方法)
C、参考资料:
   1、《云笈七籖》
   2、《性命圭旨 》
   3、《伍柳仙宗 》
   4、《唱道真言 》
   5、《大成捷要 》
   6、>>>“丹经万卷,不如守一。”
【元吾氏注:2008-08-08发表于旧博客,略有修改。以上仅供参考,所有教材仅为个人经验,请勿照本宣科,请勿以术为道。】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1:04:42 | 显示全部楼层
《天符經》

[桓国时代](9000多年前)
作者:不詳
點校:鞠曦

一始無始。一析三。極無盡本。天一一,地一二,人一三。一積十矩。無匱化三。天二三,地二三,人二三,大三合六,生七八九。運三四,成環五,七一妙衍。萬往萬來,用變不動。本本心,本太陽,昂明人中。天地一一,終無終一。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1:05:21 | 显示全部楼层
《心經》--梵英中對照版

1.梵文原文:作者不詳
2. 英文翻譯:Harischandra Kaviratna
3. 中文翻譯:唐玄奘


Prajnaparamita-Hridaya-Sutra
The Heart Sutra
《 般若波羅蜜多心經》

Om namo bhagavatyai arya-prajnaparamitayai!

Om! Salutation to the blessed and noble one! (who has reached the other shore of the most excellent transcendental wisdom).

(In this invocation the perfection of transcendental wisdom is personified as the compassionate mother of bodhi -- wisdom -- who bestows enlightenment upon the bodhisattvas who had vigilantly followed the course prescribed for the aspirant to full enlightenment -- samyak sambodhi.)

Verse 1

arya-avalokitesvaro bodhisattvo gambhiram prajnaparamitacaryam caramano vyavalokayati sma: panca-skandhas tams ca svabhavasunyan pasyati sma.

The noble bodhisattva, Avalokitesvara, being engaged in practicing the deep transcendental wisdom-discipline, looked down from above upon the fiveskandhas (aggregates), and saw that in their svabhava (self-being) they are devoid of substance.

觀自在菩薩,行深般若波羅蜜多時,照見五蘊皆空,渡一切苦厄。

Verse 2

iha sariputra rupam sunyata sunyataiva rupam, rupan na prithak sunyata sunyataya na prithag rupam, yad rupam sa sunyata ya sunyata tad rupam; evam eva vedana-samjna-samskara-vijnanam.

Here, O Sariputra, bodily-form is voidness; verily, voidness is bodily-form. Apart from bodily-form there is no voidness; so apart from voidness there is no bodily-form. That which is voidness is bodily-form; that which is bodily-form is voidness. Likewise (the four aggregates) feeling, perception, mental imaging, and consciousness (are devoid of substance).

舍利子,色不異空,空不異色,色即是空,空即是色,受想行識,亦復如是。

Verse 3

iha sariputra sarva-dharmah sunyata-laksala, anutpanna aniruddha, amala avimala, anuna aparipurnah.

Here, O Sariputra, all phenomena of existence are characterized by voidness: neither born nor annihilated, neither blemished nor immaculate, neither deficient nor overfilled.

舍利子,是諸法空相,不生不滅,不垢不淨,不增不減。

Verse 4

tasmac chariputra sunyatayam na rupam na vedana na samjna na samskarah na vijnanam. na caksuh-srotra-ghrana-jihva-kaya-manamsi. na rupa-sabda-gandha-rasa-sprastavya-dharmah. na caksur-dhatur yavan na manovijnana-dhatuh. na-avidya na-avidya-ksayo yavan na jaramaranam na jara-marana-ksayo. na duhkha-samudaya-nirodha-marga. na jnanam, na praptir na-apraptih.

Therefore, O Sariputra, in voidness there is no bodily-form, no feeling, no mental imaging, no consciousness; no eye, ear, nose, tongue, body, or mind; no sense objects of bodily-form, sound, smell, taste, or touchable states; no visual element, and so forth, until one comes to no mind-cognition element. There is no ignorance, nor extinction of ignorance, until we come to: no aging and death, nor extinction of aging and death. There is no suffering, no origination, no cessation, no path; there is no higher knowledge, no attainment (of nirvana), no nonattainment.

是故空中無色,無受想行識,無眼耳鼻舌身意,無色身想味觸法,無眼界,乃至無意識界,無無明,亦無無明盡,乃至無老死,亦無老死盡,無苦集滅道,無智亦無得,以無所得故。

Verse 5

tasmac chariputra apraptitvad bodhisattvasya prajnaparamitam asritya vibaraty acittavaranah. cittavarana-nastitvad atrasto viparyasa-ati-kranto nistha-nirvana-praptah.

Therefore, O Sariputra, by reason of his nonattainment (of nirvana), the bodhisattva, having resorted to prajnaparamita(transcendental wisdom), dwells serenely with perfect mental freedom. By his non-possession of mental impediments (the bodhisattva) without fear, having surpassed all perversions, attains the unattainable (bliss of) nirvana.

菩提薩陀,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心無挂礙,無挂礙故,無有恐怖,遠離顛倒夢想,究竟涅磐。

Verse 6

tryadhva-vyavasthitah sarva-buddhah prajnaparamitam asritya-anut-taram samyaksambodhim abhisambuddhah.

All Buddhas, self-appointed to appear in the three periods of time (past, present, and future), having resorted to the incomparable prajnaparamita, have become fully awake to samyak sambodhi (absolute perfect enlightenment).

三世諸佛,依般若波羅蜜多故,得阿褥多羅三藐三菩提。

Verse 7

tasmaj jnatavyam: prajnaparamita maha-mantro mahavidya-mantro 'nuttara-mantro samasama-mantrah, sarva-duhkha-prasamanah, satyam amithyatvat. prajnaparamitayam ukto mantrah. tadyatha: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iti prajnaparamita-hridayam sa-maptam.

Therefore prajnaparamita should be recognized as the great mantra, the mantra of great wisdom, the most sublime mantra, the incomparable mantra and the alleviator of all suffering; it is truth by reason of its being nonfalsehood. This is the mantra proclaimed in prajnaparamita. It is:

故知般若波羅蜜多,是大神咒,是大明咒,是無上咒,是無等等咒,能除一切苦,真實不虛,故說般若波羅蜜多咒。即說咒曰:

gate gate paragate parasamgate bodhi svaha!

Gone, gone, gone beyond, gone altogether beyond (to the other shore)! O enlightenment! Be it so! Hail!

揭締,揭締,波羅揭締,波羅僧揭締,菩提薩婆呵。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1: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道德經》

[春秋]李耳

卷上

【一章】 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無名天地之始、有名萬物之母。故常無欲以觀其妙。常有欲以觀其徼。此兩者同出而異名。同謂之玄。玄之又玄、衆玅之門。

【二章】 天下皆知美之爲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爲善、斯不善已。故有無相生、難易相成、長短相較、高下相傾、音聲相和、前後相隨。是以聖人處無爲之事、行不言之教。萬物作焉而不辭。生而不有、爲而不恃、功成而弗居。夫唯弗居、是以不去。

【三章】 不尚賢、使民不爭。不貴難得之貨、使民不爲盗。不見可欲、使民心不亂。是以聖人之治、虚其心、實其腹、弱其志、強其骨、常使民無知無欲、使夫知者不敢爲也。爲無爲、則無不治。

【四章】 道冲而用之、或又不盈。淵兮似萬物之宗。挫其鋭、解其紛、和其光、同其塵、湛兮似或存。吾不知誰之子、象帝之先。

【五章】 天地不仁、以萬物爲芻狗、聖人不仁、以百姓爲芻狗、天地之間、其猶橐籥乎。虚而不屈、動而兪出。多言數窮、不如守中。

【六章】 谷神不死、是謂玄牝。玄牝之門、是謂天地根。綿綿若存、用之不勤。

【七章】 天長地久、天地所以能長且久者、以其不自生、故能長生。是以聖人、後其身而身先、外其身而身存。非以其無私耶。故能成其私。

【八章】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爭、處衆人之所惡、故幾於道。居善地、心善淵、與善仁、言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爭、故無尤。

【九章】 持而盈之、不如其已。揣而鋭之、不可長保。金玉滿堂、莫之能守、富貴而驕、自遺其咎。功遂身退、天之道。

【十章】 載營魄抱一、能無離乎、專氣致柔、能如嬰兒乎。滌除玄覽、能無疵乎。愛民治國、能無知乎。天門開闔、能爲雌乎。明白四達、能無以爲乎。生之畜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十一章】 三十輻共一轂。當其無、有車之用。埏埴以爲器、當其無、有器之用。鑿戸牅以爲室、當其無、有室之用。故有之以爲利、無之以爲用。

【十二章】 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田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爲腹、不爲目。故去彼取此。

【十三章】 寵辱若驚、貴大患若身。何謂寵辱。若驚寵爲下。得之若驚、失之若驚、是謂寵辱若驚。何謂貴大患若身。吾所以有大患者、爲吾有身。及吾無身、吾有何患乎。故貴以身爲天下、若可寄天下。愛以身爲天下、若可托天下矣。

【十四章】 視之不見名曰夷。聽之不聞名曰希。搏之不得名曰微。此三者不可致詰、故混而爲一。其上不皦、其下不昧。繩繩不可名、復歸于無物。是謂無状之状、無物之象、是謂惚恍。迎之不見其首、隨之不見其後。執古之道、可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謂道紀。

【十五章】 古之善爲士者、微妙玄通、深不可識。夫唯不可識、故強爲之容。曰豫兮若冬渉川、猶兮若畏四隣、儼兮若客、渙兮若氷之將釋、敦兮其若樸、曠兮其若谷、混兮其若濁。孰能濁以靜之徐清。孰能安以久動之徐生。保此道者、不欲盈。夫唯不盈、故能蔽不新成。

【十六章】 致虚極、守靜篤。萬物竝作、吾以觀復。夫物芸芸、各復歸其根。歸根曰靜、是謂復命。復命曰常。知常曰明。不知常、妄作凶。知常容、容乃公、公乃王、王乃天、天乃道、道乃久、沒身不殆。

【十七章】 太上、下知有之。其次親之。其次親而譽之。其次畏之。其次侮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悠兮其貴言。功成事遂、百姓皆謂我自然。

【十八章】 大道廢有仁義。慧智出有大僞。六親不和有孝慈。國家昏亂有忠臣。

【十九章】 絶聖棄智、民利百倍。絶仁棄義、民復孝慈。絶巧棄利、盜賊無有。此三者、以爲文不足也。故令有所屬。見素抱樸、少私寡欲。

【二十章】 絶學無憂。唯之與阿、相去幾何。善之與惡、相去何若。人之所畏、不可不畏。荒兮其未央哉。衆人熙熙、若享太牢、如春登臺。我獨泊兮其未兆、若嬰兒之未孩。儽儽兮若無所歸。衆人皆有餘、而我獨若遺。我愚人之心也哉。沌沌兮、俗人皆昭昭、我獨若昏。俗人察察、我獨悶悶。澹兮其若海、飂兮若無止。衆人皆有以、而我獨頑似鄙。我獨異於人、而貴食母。

【二十一章】 孔德之容、惟道是從。道之爲物、惟恍惟惚。惚兮恍兮、其中有象。恍兮惚兮、其中有物。窈兮冥兮、其中有精。其精甚眞、其中有信。自古及今、其名不去、以閲衆甫。吾何以知衆甫之状哉。以此。

【二十二章】 曲則全、枉則直、窪則盈、敝則新、少則得、多則惑。是以聖人抱一、爲天下式。不自見、故明。不自是、故彰。不自伐、故有功。不自矜、故長。夫惟不爭、故天下莫能與之爭。古之所謂曲則全者、豈虚言哉。誠全而歸之。

【二十三章】 希言自然。故飄風不終朝、驟雨不終日。孰爲此者、天地。天地尚不能久、而況於人乎。故從事於道者、道者同於道。德者同於德。失者同於失。同於道者、道亦樂得之。同於德者、德亦樂得之。同於失者、失亦樂得之。信不足焉、有不信焉。

【二十四章】 企者不立、跨者不行。自見者不明、自是者不彰。自伐者無功、自矜者不長。其在道也、曰餘食贅行。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

【二十五章】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爲天下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爲之名曰大。大曰逝、逝曰遠、遠曰反。故道大、天大、地大、王亦大。域中有四大、而王居其一焉。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

【二十六章】 重爲輕根、靜爲躁君。是以聖人終日行、不離輜重。雖有榮觀、燕處超然。奈何萬乘之主、而以身輕天下。輕則失本、躁則失君。

【二十七章】 善行無轍迹。善言無瑕讁。善數不籌策。善閉無關鍵、而不可開。善結者無繩約、而不可解。是以聖人常善救人、故無棄人。常善救物、故無棄物。是謂襲明。故善人者、不善人之師。不善人者、善人之資。不貴其師、不愛其資、雖智大迷、此謂要妙。

【二十八章】 知其雄守其雌爲天下谿。爲天下谿、常德不離、復歸於嬰兒。知其白守其黒爲天下式。爲天下式、常德不忒、復歸於無極。知其榮守其辱爲天下谷。爲天下谷、常德乃足、復歸於樸。樸散則爲器、聖人用之則爲官長、大制不割。

【二十九章】 將欲取天下而爲之者、吾見其不得已。天下神器、不可爲也。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故物或行或隨、或歔或吹。或強或羸。或挫或隳。是以聖人去甚去奢去泰。

【三十章】 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強天下。其事好還。師之所處、荊棘生焉。大軍之後、必有凶年。善者果而已、不敢以取強。果而勿矜、果而勿伐、果而勿驕、果而不得已。果而勿強。物壯則老、是謂不道、不道早已。

【三十一章】 夫佳兵者、不祥之器。物或惡之、故有道者不處。君子居則貴左、用兵則貴右。兵者不祥之器、非君子之器、不得已而用之。恬淡爲上。勝而不美、而美之者是樂殺人。夫樂殺人者則不可以得志於天下矣。吉事尚左、凶事尚右。偏將軍處左、上將軍處右、言以喪禮處之。殺人之衆、以哀悲泣之、戰勝者、以喪禮處之。

【三十二章】 道常無名。樸雖小、天下莫能臣也。侯王若能守之、萬物將自賓。天地相合以降甘露、民莫之令而自均。始制有名。名亦既有、夫亦將知止。知止所以不殆。譬道之在天下、猶川谷之於江海也。

【三十三章】 知人者智也、自知者明。勝人者有力也、自勝者強。知足者富。強行者有志。不失其所者久也。死而不亡者壽。

【三十四章】 大道汎兮、其可左右。萬物恃之而生、而不辭。功成而不名有。衣養萬物而不爲主、常無欲、可名於小。萬物歸焉、而不爲主、可名爲大。以其終不自大、故能成其大。

【三十五章】 執大象天下往。往而不害、安平大。樂與餌過客止。道之出口、淡乎其無味。視之不足見、聽之不足聞、用之不可既。

【三十六章】 將欲歙之、必固張之。將欲弱之、必固強之。將欲廢之、必固興之。將欲奪之、必固與之。是謂微明。柔弱勝剛強、魚不可脱於淵、國之利器、不可以示人。

【三十七章】 道常無爲而無不爲。王侯若能守之、萬物將自化。化而欲作、吾將鎭之以無名之樸。無名之樸、夫亦將無欲、不欲以靜、天下將自定。



卷下

【三十八章】 上德不德、是以有德。下德不失德、是以無德。上德無爲而無以爲、下德爲之而有以爲。上仁爲之而無以爲、上義爲之而有以爲。上禮爲之而莫之應、則攘臂而扔之。故失道而後德、失德而後仁、失仁而後義、失義而後禮。夫禮者、忠信之薄、而亂之首。前識者、道之華、而愚之始。是以大丈夫處其厚不居其薄、居其實不居其華。故去彼取此。

【三十九章】 昔之得一者、天得一以清、地得一以寧、神得一以靈、谷得一以盈、萬物得一以生、侯王得一以爲天下貞。其致之、以清將恐裂、將恐發。神無以靈、將恐歇。谷無以盈、將恐竭。萬物無以生、將恐滅。侯王無以貴高、將恐蹷。故貴以賤爲本、高以下爲基。是以侯王自謂孤寡不穀、此非以賤爲本耶、非乎。故致數譽無譽。不欲琭琭如玉、珞珞如石。

【四十章】 反者道之動、弱者道之用。天下萬物生於有、有生於無。

【四十一章】 上士聞道而行之。中士聞道若存若亡。下士聞道大笑之。不笑不足以爲道。故建言有之、明道若昧、進道若退、夷道若纇、上德若谷、太白若辱、廣德若不足、建德若偸、質眞若渝、大方無隅、大器晩成、大音希聲、大象無形。道隱無名。夫唯道、善貸且成。

【四十二章】 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萬物。萬物負陰而抱陽、冲氣以爲和。人之所惡、唯孤寡不穀、而王公以爲稱。故物或損之而益、或益之而損。人之所教、我亦教之、強梁者不得其死、吾將以爲教父。

【四十三章】 天下之至柔、馳騁天下之至堅。無有入於無間。是以知無爲之有益。不言之教、無爲之益、天下希及之。

【四十四章】 名與身孰親。身與貨孰多。得與亡孰病。是故甚愛必大費、多藏必厚亡。知足不辱、知止不殆、可以長久。

【四十五章】 大成若缺、其用不弊。大盈若冲、其用不窮。大直若屈、大巧若拙、大辨若訥。躁勝寒、靜勝熱、清靜爲天下正。

【四十六章】 天下有道、卻走馬以糞。天下無道、戎馬生於郊。禍莫大於不知足、咎莫大於欲得。故知足之足、常足矣。

【四十七章】 不出戸、知天下。不窺牖、見天道。其出彌遠、其知彌少。是以聖人不行而知、不見而名、不爲而成。

【四十八章】 爲學日益、爲道日損、損之又損、以至於無爲。無爲而無不爲。取天下常以無事、及其有事、不足以取天下。

【四十九章】 聖人無常心、以百姓心爲心。善者吾善之、不善者吾亦善之、得善。信者吾信之、不信者吾亦信之、得信。聖人在天下、歙歙爲天下渾其心。百姓皆注其耳目、聖人皆孩之。

【五十章】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動之死地、十有三。夫何故。以其生生之厚。蓋聞善攝生者、陸行不遇兕虎、入軍不被甲兵。兕無所投其角、虎無所措其爪、兵無所容其刃。夫何故。以其無死地。

【五十一章】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道之尊、德之貴、夫莫之命、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長之育之、亭之毒之、養之覆之。生而不有、爲而不恃、長而不宰、是謂玄德。

【五十二章】 天下有始、以爲天下母。既知其母、復知其子。既知其子、復守其母。沒其不殆。塞其兌、閉其門。終身不勤。開其兌、濟其事、終身不救。見小曰明、守柔曰強。用其光、復歸其明、無遺身殃、是謂習常。

【五十三章】 使我介然有知、行於大道、唯施是畏。大道甚夷、而人好徑。朝甚除、田甚蕪、倉甚虚、服文綵、帶利劍、厭飲食、財貨有餘、是謂盜夸。非道也哉。

【五十四章】 善建不拔、善抱者不脱、子孫以祭祀不輟。脩之於身、其德乃眞。脩之於家、其德乃餘。脩之於郷、其德乃長。脩之於國、其德乃豐。脩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觀身、以家觀家、以郷觀郷、以國觀國、以天下觀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以此。

【五十五章】 含德之厚、比於赤子。蜂蠆虺蛇不螫、猛獸不據、攫鳥不搏。骨弱筋柔而握固。未知牝牡之合而全作、精之至也。終日號而不嗄、和之至也。知和曰常、知常曰明、益生曰祥、心使氣曰強。物壯則老、謂之不道、不道早已。

【五十六章】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塞其兌、閉其門、挫其鋭、解其分、和其光、同其塵、是謂玄同。故不可得而親、不可得而疎、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貴、不可得而賤。故爲天下貴。

【五十七章】 以正治國、以奇用兵、以無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以此。天下多忌諱、而民彌貧。民多利器、國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物滋彰、盜賊多有。故聖人云、「我無爲而民自化。我好靜而民自正。我無事而民自富。我無欲而民自樸。」

【五十八章】 其政悶悶、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禍兮福之所倚。福兮禍之所伏。孰知其極。其無正。正復爲奇、善復爲妖。人之迷、其日固久。是以聖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劌、直而不肆、光而不燿。

【五十九章】 治人事天、莫若嗇。夫唯嗇、是謂早服。早服謂之重積德。重積德則無不克、無不克則莫知其極。莫知其極、可以有國。有國之母、可以長久。是謂深根固柢、長生久視之道。

【六十章】 治大國若烹小鮮。以道蒞天下、其鬼不神。非其鬼不神、其神不傷人。非其神不傷人、聖人亦不傷人。夫兩不相傷、故德交歸焉。

【六十一章】 大國者下流、天下之交、天下之牝。牝常以靜勝牡、以靜爲下。故大國以下小國、則取小國。小國以下大國、則取大國。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國不過欲兼畜人、小國不過欲入事人。夫兩者各得其所欲、大者宜爲下。

【六十二章】 道者、萬物之奧。善人之寶。不善人之所保。美言可以市、尊行可以加人。人之不善、何棄之有。故立天子、置三公、雖有拱璧以先駟馬、不如坐進此道。古之所以貴此道者何。不曰以求得、有罪以免耶。故爲天下貴。

【六十三章】 爲無爲、事無事、味無味。大小多少、報怨以德。圖難於其易、爲大於其細。天下難事、必作於易。天下大事、必作於細。是以聖人、終不爲大、故能成其大。夫輕諾必寡信、多易必多難、是以聖人猶難之、故終無難矣。

【六十四章】 其安易持、其未兆易謀、其脆易泮、其微易散。爲之於未有、治之於未亂。合抱之木、生於毫末。九層之臺、起於累土。千里之行、始於足下。爲者敗之、執者失之。是以聖人、無爲故無敗、無執故無失。民之從事、常於幾成而敗之。愼終如始、則無敗事。是以聖人、欲不欲、不貴難得之貨。學不學、復衆人之所過。以輔萬物之自然、而不敢爲。

【六十五章】 古之善爲道者、非以明民、將以愚之。民之難治、以其智多。故以智治國、國之賊。不以智治國、國之福。知此兩者、亦稽式。常知稽式、是謂玄德。玄德深矣遠矣、與物反矣、然後乃至大順。

【六十六章】 江海所以能爲百谷王者、以其善下之、故能爲百谷王。是以欲上民、必以言下之。欲先民、必以身後之。是以聖人、處上而民不重、處前而民不害、是以天下樂推而不厭。以其不爭、故天下莫與之爭。

【六十七章】 天下皆謂我道大似不肖。夫唯大、故似不肖。若肖、久矣其細也夫。我有三寶、持而保之、一曰慈、二曰儉、三曰不敢爲天下先。慈故能勇。儉故能廣。不敢爲天下先、故能成器長。今舍慈且勇、舍儉且廣、舍後且先、死矣。夫慈、以戰則勝、以守則固。天將救之、以慈衞之。

【六十八章】 善爲士者不武、善戰者不怒、善勝敵者不與、善用人者爲之下。是謂不爭之德、是謂用人之力、是謂配天古之極。

【六十九章】 用兵有言、「吾不敢爲主而爲客、不敢進寸而退尺。」是謂行無行、攘無臂、扔無敵、執無兵。禍莫大於輕敵、輕敵幾喪吾寶。故抗兵相加、哀者勝矣。

【七十章】 吾言甚易知、甚易行。天下莫能知、莫能行。言有宗、事有君。夫唯無知、是以不我知。知我者希、則我者貴。是以聖人、被褐懷玉。

【七十一章】 知不知上、不知知病。夫唯病病、是以不病聖人不病。以其病病、是以不病。

【七十二章】 民不畏威、則大威至。無狎其所居、無厭其所生。夫唯不厭、是以不厭。是以聖人、自知不自見、自愛不自貴。故去彼取此。

【七十三章】 勇於敢則殺、勇於不敢則活、此兩者或利或害。天之所惡、孰知其故。是以聖人猶難之。天之道、不爭而善勝、不言而善應、不召而自來、繟然而善謀。天網恢恢、疏而不失。

【七十四章】 民不畏死、奈何以死懼之。若使民常畏死、而爲奇者、吾得執而殺之、孰敢。常有司殺者殺。夫司殺者、是謂大匠斲。夫代大匠斲者、希有不傷其手矣。

【七十五章】 民之饑、以其上食税之多、是以饑。民之難治、以其上之有爲、是以難治。人之輕死、以其求生之厚、是以輕死。夫唯無以生爲者、是賢於貴生。

【七十六章】 人之生也柔弱、其死也堅強。萬物草木之生也柔脆、其死也枯槁。故堅強者、死之徒、柔弱者、生之徒。是以兵強則不勝、木強則共。強大處下、柔弱處上。

【七十七章】 天之道、其猶張弓與。高者抑之、下者舉之、有餘者損之、不足者補之。天之道、損有餘而補不足。人之道則不然、損不足以奉有餘。孰能有餘以奉天下。唯有道者。是以聖人、爲而不恃、功成而不處、其不欲見賢。

【七十八章】 天下莫柔弱於水、而攻堅強者、莫之能勝。以其無以易之。弱之勝強、柔之勝剛、天下莫不知莫能行。是以聖人云、「受國之垢、是謂社稷主。受國不祥、是謂天下王。」正言若反。

【七十九章】 和大怨、必有餘怨、安可以爲善。是以聖人、執左契而不責於人。有德司契、無德司徹。天道無親、常與善人。

【八十章】 小國寡民、使有什伯之器而不用、使民重死而不遠徙。雖有舟輿、無所乘之。雖有甲兵、無所陳之。使人復結繩而用之。甘其食、美其服、安其居、樂其俗、鄰國相望、鷄犬之聲相聞、民至老死、不相往來。

【八十一章】 信言不美、美言不信。善者不辨、辨者不善。知者不博、博者不知。聖人不積、既以爲人己愈有、既以與人己愈多。天之道、利而不害。聖人之道、爲而不爭。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1:05:55 | 显示全部楼层
《金剛般若波羅蜜經》

《金刚经》于公元前994年间成书于古印度。释迦牟尼在世时与众弟子、长老须菩提等人的对谈纪录,由弟子阿难所记载。

法會因由分第一
如是我聞:一時,佛在舍衛國祇樹給孤獨園,與大比丘眾千二百五十人俱。爾時,世尊食時,著衣持缽,入舍衛大城乞食。於其城中次第乞已,還至本處。飯食訖,收衣缽。洗足已,敷座而坐。

善現啟請分第二
時長老須菩提在大眾中,即從座起,偏袒右肩,右膝著地,合掌恭敬。而白佛言:「希有!世尊。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言:「善哉!善哉!須菩提!如汝所說,如來善護念諸菩薩,善付囑諸菩薩。汝今諦聽,當為汝說。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應如是住,如是降伏其心。」「唯然!世尊!願樂欲聞。」

大乘正宗分第三
佛告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降伏其心:所有一切眾生之類─若卵生、若胎生、若濕生、若化生;若有色、若無色;若有想、若無想;若非有想非無想,我皆令入無餘涅槃而滅度之。如是滅度無量無數無邊眾生,實無眾生得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非菩薩。」

妙行無住分第四
復次:「須菩提!菩薩於法,應無所住,行於布施。所謂不住色布施,不住聲、香、味、觸、法布施。須菩提!菩薩應如是布施,不住於相。何以故?若菩薩不住相布施,其福德不可思量。須菩提!於意云何?東方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南、西、北方、四維、上、下虛空,可思量不?」「不也。世尊!」「須菩提!菩薩無住相布施,福德亦復如是,不可思量。須菩提!菩薩但應如所教住!」

如理實見分第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身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身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所說身相,即非身相。」佛告須菩提:「凡所有相,皆是虛妄。若見諸相非相,即見如來。」

正信希有分第六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得聞如是言說章句,生實信不?」佛告須菩提:「莫作是說!如來滅後,後五百歲,有持戒修福者,於此章句,能生信心,以此為實。當知是人,不於一佛、二佛、三四五佛而種善根,已於無量千萬佛所種諸善根。聞是章句,乃至一念生淨信者;須菩提!如來悉知悉見,是諸眾生得如是無量福德。何以故?是諸眾生,無復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無法相,亦無非法相。何以故?是諸眾生若心取相,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若取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何以故?若取非法相,即著我、人、眾生、壽者。是故不應取法,不應取非法。以是義故,如來常說:汝等比丘!知我說法,如筏喻者;法尚應捨,何況非法?」

無得無說分第七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耶?如來有所說法耶?」須菩提言:「如我解佛所說義,無有定法,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亦無有定法如來可說。何以故?如來所說法,皆不可取、不可說;非法、非非法。所以者何?一切賢聖,皆以無為法,而有差別。」

依法出生分第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所得福德,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是福德,即非福性。是故如來說福德多。」「若復有人,於此經中,受持乃至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勝彼。何以故?須菩提!一切諸佛,及諸佛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法,皆從此經出。須菩提!所謂佛法者,即非佛法。」

一相無相分第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須陀洹能作是念,我得須陀洹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須陀洹名為入流,而無所入;不入色、聲、香、味、觸、法。是名須陀洹。」「須菩提!於意云何?斯陀含能作是念,我得斯陀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斯陀含名一往來,而實無往來,是名斯陀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那含能作是念,我得阿那含果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阿那含名為不來,而實無不來,是故名阿那含。」「須菩提!於意云何?阿羅漢能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不?」須菩提言:「不也。世尊!何以故?實無有法名阿羅漢。世尊!若阿羅漢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即為著我、人、眾生、壽者。世尊!佛說我得無諍三昧,人中最為第一,是第一離欲阿羅漢。世尊!我不作是念:『我是離欲阿羅漢。』世尊!我若作是念,我得阿羅漢道,世尊則不說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者,以須菩提實無所行,而名須菩提,是樂阿蘭那行。」

莊嚴淨土分第十
佛告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昔在然燈佛所,於法有所得不?」「不也,世尊!如來在然燈佛所,於法實無所得。」「須菩提!於意云何?菩薩莊嚴佛土不?」「不也。世尊!何以故?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是故,須菩提!諸菩薩摩訶薩,應如是生清淨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無所住,而生其心。須菩提!譬如有人,身如須彌山王,於意云何?是身為大不?」須菩提言:「甚大。世尊!何以故?佛說非身,是名大身。」

無為福勝分第十一
「須菩提!如恆河中所所沙數,如是沙等恆河,於意云何?是諸恆河沙,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但諸恆河,尚多無數,何況其沙?」「須菩提!我今實言告汝,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七寶滿爾所恆河沙數三千大千世界,以用布施,得福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而此福德,勝前福德。」

尊重正教分第十二
復次:「須菩提!隨說是經,乃至四句偈等,當知此處,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皆應供養,如佛塔廟。何況有人,盡能受持、讀誦。須菩提!當知是人,成就最上第一希有之法;若是經典所在之處,即為有佛,若尊重弟子。」

如法受持分第十三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當何名此經?我等云何奉持?」佛告須菩提:「是經名為金剛般若波羅蜜,以是名字,汝當奉持。所以者何?須菩提!佛說般若波羅蜜,即非般若波羅蜜,是名般若波羅蜜。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所說法不?」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來無所說。」「須菩提!於意云何?三千大千世界所有微塵,是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須菩提!諸微塵,如來說非微塵,是名微塵。如來說世界非世界,是名世界。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見如來不?」「不也。世尊!不可以三十二相得見如來。何以故?如來說三十二相,即是非相,是名三十二相。」「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以恆河沙等身命布施,若復有人,於此經中,乃至受持四句偈等,為他人說,其福甚多!」

離相寂滅分第十四
爾時,須菩提聞說是經,深解義趣,涕淚悲泣,而白佛言:「希有!世尊。佛說如是甚深經典,我從昔來所得慧眼,未曾得聞如是之經。世尊!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信心清淨,即生實相。當知是人成就第一希有功德。世尊!是實相者,則是非相,是故如來說名實相。世尊!我今得聞如是經典,信解受持不足為難,若當來世後五百歲,其有眾生,得聞是經,信解受持,是人則為第一希有。何以故?此人無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所以者何?我相,即是非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即是非相。何以故?離一切諸相,則名諸佛。」佛告須菩提:「如是,如是!若復有人,得聞是經,不驚、不怖、不畏,當知是人,甚為希有。何以故?須菩提!如來說第一波羅蜜即非第一波羅蜜,是名第一波羅蜜。須菩提!忍辱波羅蜜,如來說非忍辱波羅蜜,是名忍辱波羅蜜。何以故?須菩提!如我昔為歌利王割截身體,我於爾時,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何以故?我於往昔節節支解時,若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應生瞋恨。須菩提!又念過去於五百世,作忍辱仙人,於爾所世,無我相、無人相、無眾生相、無壽者相。是故,須菩提!菩薩應離一切相,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不應住色生心,不應住聲、香、味、觸、法生心,應生無所住心。若心有住,即為非住。是故佛說菩薩心,不應住色布施。須菩提!菩薩為利益一切眾生故,應如是布施。如來說一切諸相,即是非相;又說一切眾生,即非眾生。須菩提!如來是真語者、實語者、如語者、不誑語者、不異語者。須菩提!如來所得此法,此法無實無虛。須菩提!若菩薩心住於法,而行布施,如人入闇,則無所見。若菩薩心不住法,而行布施,如人有目日光明照,見種種色。須菩提!當來之世,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能於此經受持、讀誦,則為如來,以佛智慧,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無量無邊功德。」

持經功德分第十五
「須菩提!若有善男子、善女人,初日分以恆河沙等身布施;中日分復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後日分亦以恆河沙等身布施,如是無量百千萬億劫,以身布施。若復有人,聞此經典,信心不逆,其福勝彼。何況書寫、受持、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以要言之,是經有不可思議,不可稱量,無邊功德,如來為發大乘者說,為發最上乘者說,若有人能受持、讀誦、廣為人說,如來悉知是人、悉見是人,皆得成就不可量、不可稱、無有邊、不可思議功德,如是人等,即為荷擔如來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何以故?須菩提!若樂小法者,著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則於此經不能聽受、讀誦、為人解說。須菩提!在在處處,若有此經,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所應供養,當知此處,則為是塔,皆應恭敬,作禮圍遶,以諸華香而散其處。」

能淨業障分第十六
復次:「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受持、讀誦此經,若為人輕賤,是人先世罪業,應墮惡道。以今世人輕賤故,先世罪業,則為消滅,當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我念過去無量阿僧祇劫,於然燈佛前,得值八百四千萬億那由他諸佛,悉皆供養承事,無空過者。若復有人,於後末世,能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於我所供養諸佛功德,百分不及一,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於後末世,有受持、讀誦此經,所得功德,我若具說者,或有人聞,心則狂亂,狐疑不信。須菩提!當知是經義不可思議,果報亦不可思議。」

究竟無我分第十七
爾時,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云何應住?云何降伏其心?」佛告須菩提:「善男子、善女人,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當生如是心:我應滅度一切眾生;滅度一切眾生已,而無有一眾生實滅度者,何以故?須菩提若菩薩有我相、人相、眾生相、壽者相,則非菩薩。所以者何?須菩提!實無有法,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於然燈佛所,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不?」「不也。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佛於然燈佛所,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實無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若有法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者,然燈佛即不與我授記:『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以實無有法,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是故然燈佛與我授記,作是言:『汝於來世,當得作佛,號釋迦牟尼。』何以故?如來者,即諸法如義。若有人言:如來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實無有法,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如來所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於是中無實無虛。是故如來說一切法,皆是佛法。須菩提!所言一切法者,即非一切法,是故名一切法。須菩提!譬如人身長大。」須菩提言:「世尊!如來說人身長大,則為非大身,是名大身。」「須菩提!菩薩亦如是。若作是言:『我當滅度無量眾生。』則不名菩薩。何以故?須菩提!實無有法,名為菩薩。是故佛說:『一切法,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須菩提!若菩薩作是言:『我當莊嚴佛土。』是不名菩薩。何以故?如來說莊嚴佛土者,即非莊嚴,是名莊嚴。須菩提!若菩薩通達無我法者,如來說名真是菩薩。」

一體同觀分第十八
「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肉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肉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天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天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慧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慧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法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法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有佛眼不?」「如是,世尊!如來有佛眼。」「須菩提!於意云何?如恆河中所有沙,佛說是沙不?」「如是,世尊!如來說是沙。」「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一恆河中所有沙,有如是沙等恆河,是諸恆河所有沙數,佛世界如是,寧為多不?」「甚多。世尊!」佛告須菩提:「爾所國土中,所有眾生若干種心,如來悉知。何以故?如來說諸心,皆為非心,是名為心。所以者何?須菩提!過去心不可得,現在心不可得,未來心不可得。」

法界通化分第十九
「須菩提!於意云何?若有人滿三千大千世界七寶,以用布施,是人以是因緣,得福多不?」「如是,世尊!此人以是因緣,得福甚多。」「須菩提!若福德有實,如來不說得福德多,以福德無故,如來說得福德多。」

離色離相分第二十
「須菩提!於意云何?佛可以具足色身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色身見。何以故?如來說具足色身,即非具足色身,是名具足色身。」「須菩提!於意云何?如來可以具足諸相見不?」「不也,世尊!如來不應以具足諸相見。何以故?如來說諸相具足,即非諸相具足,是名諸相具足。」

非說所說分第二十一
「須菩提!汝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有所說法。莫作是念!何以故?若人言如來有所說法,即為謗佛,不能解我所說故。須菩提!說法者,無法可說,是名說法。」爾時,慧命須菩提白佛言:「世尊!頗有眾生,於未來世,聞說是法,生信心不?」佛言:「須菩提!彼非眾生,非不眾生。何以故?須菩提!眾生,眾生者,如來說非眾生,是名眾生。」

無法可得分第二十二
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佛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為無所得耶?」佛言:「如是!如是!須菩提!我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乃至無有少法可得,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

淨心行善分第二十三
復次:「須菩提!是法平等,無有高下,是名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以無我、無人、無眾生、無壽者,修一切善法,則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所言善法者,如來說即非善法,是名善法。」

福智無比分第二十四
「須菩提!若三千大千世界中,所有諸須彌山王,如是等七寶聚,有人持用布施。若人以此般若波羅蜜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他人說,於前福德,百分不及一,百千萬億分,乃至算數譬喻所不能及。」

化無所化分第二十五
「須菩提!於意云何?汝等勿謂如來作是念:『我當度眾生。』須菩提!莫作是念!何以故?實無有眾生如來度者。若有眾生如來度者,如來即有我、人、眾生、壽者。須菩提!如來說有我者,則非有我,而凡夫之人,以為有我。須菩提!凡夫者,如來說則非凡夫,是名凡夫。」

法身非相分第二十六
「須菩提!於意云何?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不?」須菩提言:「如是!如是!以三十二相觀如來。」佛言:「須菩提!若以三十二相觀如來者,轉輪聖王即是如來。」須菩提白佛言:「世尊!如我解佛所說義,不應以三十二相觀如來。」爾時,世尊而說偈言:「若以色見我,以音聲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見如來。」

無斷無滅分第二十七
「須菩提!汝若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莫作是念:『如來不以具足相故,得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須菩提!汝若作是念,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說諸法斷滅。莫作是念!何以故?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法不說斷滅相。』

不受不貪分第二十八
「須菩提!若菩薩以滿恆河沙等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復有人,知一切法無我,得成於忍。此菩薩勝前菩薩所得功德。何以故?須菩提!以諸菩薩不受福德故。」須菩提白佛言:「世尊!云何菩薩,不受福德?」「須菩提!菩薩所作福德,不應貪著,是故說:不受福德。」

威儀寂靜分第二十九
「須菩提!若有人言:『如來若來、若去;若坐、若臥。』是人不解我所說義。何以故?如來者,無所從來,亦無所去,故名如來。」

一合理相分第三十
「須菩提!若善男子、善女人,以三千大千世界碎為微塵;於意云何?是微塵眾,寧為多不?」須菩提言:「甚多。世尊!何以故?若是微塵眾實有者,佛則不說是微塵眾。所以者何?佛說微塵眾,即非微塵眾,是名微塵眾。世尊!如來所說三千大千世界,則非世界,是名世界。何以故?若世界實有者,即是一合相;如來說一合相,則非一合相,是名一合相。」「須菩提!一合相者,則是不可說,但凡夫之人,貪著其事。」

知見不生分第三十一
「須菩提!若人言:『佛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於意云何?是人解我所說義不?」「不也,世尊!是人不解如來所說義。何以故?世尊說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即非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是名我見、人見、眾生見、壽者見。」「須菩提!發阿耨多羅三藐三菩提心者,於一切法,應如是知、如是見、如是信解,不生法相。須菩提!所言法相者,如來說即非法相,是名法相。」

應化非真分第三十二
「須菩提!若有人以滿無量阿僧祇世界七寶,持用布施。若有善男子、善女人,發菩提心者,持於此經,乃至四句偈等,受持、讀誦,為人演說,其福勝彼。云何為人演說?不取於相,如如不動。何以故?一切有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應作如是觀。」
佛說是經已,長老須菩提,及諸比丘、比丘尼、優婆塞、優婆夷,一切世間天、人、阿修羅,聞佛所說,皆大歡喜,信受奉行。

(全文完)

--------------------------------------------

重要词汇:
1、金刚:指金刚石,以喻坚利之意,历百劫千生,流转六道,而觉性不坏。即以金刚之坚,喻般若体;以金刚之利,喻般若用。
2、般若:为梵语,华语当译为妙智慧。(比智慧还高的层次)。
3、波罗蜜:为梵语,华语译为到彼岸。众生因有我执,故陷於烦恼之苦海。倘能从生死烦恼苦海,渡到不生不灭,清净安乐之地,即为到彼岸,即脱离了苦海。
6、经:经字当径字解,比喻修行的一条路径。
4、顿悟:就是一闻法,就知五蕴本空,六尘非有,立即开悟,而明大道。(六祖惠能为代表)
5、渐悟:由信而解,解而行,行而证,次第渐修,也可悟入。顿渐虽殊,而到彼岸则一也。(神秀为代表人物)
7、三藏:它是指经藏(佛所说的教法典籍)、律藏(戒律典籍)、论藏(所说的法相问答,及佛弟子或佛灭後,诸菩萨所解释的经义,与辩论法相的典籍)。

 楼主| 发表于 2011-6-23 11:06:12 | 显示全部楼层
《瑜伽经》----冥想禅定之经典

[古印度]Patanjali

《瑜伽经》作于公元前二世纪,是印度古瑜伽之集大成者,在印度瑜伽发展的历史上占据重要地位,成为古典瑜伽的标志。

《瑜伽经》由梵文写成,在翻译上非常困难。现存的英译本有数十种之多,但译法各有不同,有时分句也不一样。这篇译文只是根据四个英译本互相参照译成,只宜作粗略的参考,不能算作确定的版本(译者不详)。

第一章 静坐冥想

1.1 现在,我们要解释甚么是瑜伽。
1.2 瑜伽是学会控制意识的转变。
1.3 这样,知觉者便能还其本来面目。
1.4 否则,我们便会认同于那些转变。
1.5 那些转变有五种,痛苦的与不痛苦的:
1.6 知识、谬误、幻想、睡眠和记忆。
1.7 知觉、推论与亲证都是知识。
1.8 错误的知识是谬误,不由实相而来。
1.9 字面的知识但没有对象便是幻想。
1.10 觉醒的失去便产生睡眠。
1.11 那些经验过的事物还残存的便是记忆。
1.12 通过锻炼和不执着于物,便能控制以上种种。
1.13 坚持不懈便是锻炼。
1.14 经过一段长时间,便能打下牢固的基础。
1.15 不执着便是对所见所听之物,毫无欲望。
1.16 由于知道了自己的真我,对世上种种都无欲无求,这便是最高的。
1.17 最高的冥想是由真我与宇宙联合而产生真理、明辨、喜乐的知觉。
1.18 另一种冥想是由舍弃世俗和持久的锻炼达成,可以消解那些旧的习性。
1.19 那些无分别的存有,没有了身体,完全溶入最高的自然。
1.20 其它人则要经过信心、发奋、记忆、静虑、智能等阶段。
1.21 有些人意愿很强,很快便可进入冥想。
1.22 由温和到强烈的锻炼,效果最好。
1.23 此亦可由对神的顺服达到。
1.24 神的灵,不受任何性质或行动所影响。
1.25 祂是所有知识的来源。
1.26 祂是古人,以至于今人的导师。
1.27 祂的象征便是那神圣的声音(AUM)。
1.28 此声应常念诵,便可达到成功。
1.29 由它可达至宇宙的意识,并使一切毫无障碍。
1.30 疾病、怠惰、犹豫、疲弱、物欲、谬见、精神不集中、注意力不稳定,这些都是令意识分散的障碍。
1.31 此外还有忧虑、紧张、呼吸不匀等。
1.32 练习瑜伽可克服这一切。
1.33 心境的平静来自友谊、仁爱、喜乐和平等心。要平等对待快乐的与受苦的,值得的和不值得的,便能使意识纯洁。
1.34 控制呼吸也能克服这一切。
1.35 精微的知觉产生最高的意识转变,使心灵平静。
1.36 这是由于那超越的、内在的光。
1.37 亦由于意识控制了欲望。
1.38 亦由于对梦境和睡眠的知识。
1.39 亦由于静坐冥想的锻炼。
1.40 那联合由小至原子大至无限都能主宰。
1.41 真正的知见是知觉者、知觉的能力与被知觉者三者完全通透。
1.42 知觉者能像通过无疵的宝石来直观对象。
1.43 真确的知识是能直观对象。
1.44 同时思维有所转化,净化了记忆,使对象能在无思维的状态下呈现。
1.45 精微的对象在无分别的情况下呈现。
1.46 以上的叫有种子的冥想。
1.47 但如果达到无分别心的冥想,真我便呈现。
1.48 智能便与真理合一。
1.49 此与言辞的推理截然不同。
1.50 这种由静坐冥想而生的状态会超越以前的思想习性。
1.51 这种控制一旦达成,便达到无种子的冥想。

第二章 实践锻炼

2.1 瑜伽是对身体加以自律,学习经典,和对神的顺服。
2.2 目的是促进冥想,除去障碍的根源。
2.3 无知、我执、迷恋、厌弃、贪求,是生命的五种障碍。
2.4 无知是其余几项的温床,无论是沉睡的、轻微的、可构成障碍的还是激烈的。
2.5 无知将那些不是永恒的、不纯洁的、痛苦的、不属真我的,认同为永恒的、纯洁的、愉快的、属于真我的。
2.6 我执是知觉者将自己认同于知觉的能力。
2.7 迷恋是对欲望的追逐。
2.8 厌弃是住在痛苦之中。
2.9 贪求在那些有学识的人之中仍然存在,是会自己助长的。
2.10 这些障碍还在精微阶段时,可以做相反的事情来消除。
2.11 如果成形以后,可以静坐冥想来消除。
2.12 那些障碍由过去的业行而来,在可见及不可见的界域发生作用。
2.13 一旦生根,便影响生命的状况、生命的长短和种种经验。
2.14 由于行善与行恶的不同,分别产生乐果与苦果。
2.15 对于有智能的人来说,甚么都是苦的。因为一切都在改变,事物变成它们相反的状态。
2.16 还未来到的痛苦是可以避免的。
2.17 痛苦的因由是知觉者认同于被知觉者。
2.18 此世界有各样事物和知觉,是要让我们解脱于这个宇宙。
2.19 自然有四种特性:特定的、非特定的、有分别的、无分别的。
2.20 知觉者只是知觉本身,虽然纯洁,还是通过思维来看事物,而自我使他认同于这个思维。
2.21 这种知见的性质是为了知觉者的好处。
2.22 虽然对觉醒的人来说,这些都会毁去,但对其他人来说,仍然存在。
2.23 知觉者与被知觉者遇合,便产生这个世界。
2.24 无明是它的原因。
2.25 如果没有无明,没有知觉者与被知觉者遇合,知觉者便得到自由。
2.26 消灭无明有赖不断的明辨。
2.27 智能有七个阶段,随着知识增长,一个接着一个展现。
2.28 通过瑜伽的锻炼,那些杂染便会被知识之光去除,生出明辨的智能。
2.29 持戒、精进、调身、调息、摄心、凝神、入定、三摩地,是瑜伽的八支。
2.30 非暴力、不说谎、不偷盗、不纵欲、不贪图。
2.31 无论何时、何地、在甚么情况,属于甚么阶级,这都是不可打破的誓言。
2.32 内外洁净、满足、对身体及感官的控制,学习经典、对神顺服,都是精进。
2.33 如果有反对瑜伽的思想,要用相反的去对抗。
2.34 毁灭的本能是有害的思想。无论是自己去做,去引生,或去认同。如果由贪婪、怒气、迷惑成为动机,无论是温和、中度还是猛烈,都会带来无穷的苦难和无明,因此要发展出相反的。
2.35 只要确定非暴力,敌意便会消除。
2.36 不说谎,便能得享工作的果报。
2.37 不偷盗,便能得享财富。
2.38 不纵欲,便能得享灵性上的强健。
2.39 不贪图,便能得到生命的知识。
2.40 洁净为身体带来保护,不会因与他人接触而被感染。
2.41 精神上的洁净,产生觉醒和对感官的控制。
2.42 满足产生最大的快乐。
2.43 身体以及感官的完美,因持戒而消灭那些不洁而来。
2.44 由不断的学习达至与上天合一。
2.45 三摩地是由注意力与神合一而产生。
2.46 姿势必须稳固舒适。
2.47 控制不安,对无限作冥想,便能做到。
2.48 这样,便不会受二元性骚扰。
2.49 掌握了姿势以后,便要控制呼吸。
2.50 控制吸气和呼气便是调息。在外、在内,以至于静止不动,都因应时间、地点和数目而调节,呼吸又细又长。
2.51 第四样是呼吸既不在外,也不在内。
2.52 于是对光之遮蔽便除去。
2.53 这样精神便适合作冥想。
2.54 如果精神脱离了知觉,而知觉亦不与感官混合起来,注意力便与自己合一。
2.55 于是达至对感官的最高控制。

第三章 禅定力量

3.1 凝神是将意识放在一物之上。
3.2 入定是周流不断的知觉。
3.3 三摩地是只有冥想的对象存在,对自身的知觉消失。
3.4 此三者形成静坐冥想。
3.5 由掌握静坐冥想,便得到智能的光。
3.6 这种掌握是通过不同的阶段。
3.7 此三者比以前讨论的更为内在。
3.8 但就算是此三者也是外在于无种子的境界。
3.9 那种控制的状态是心灵联系上控制的活动,使那些习性消减下来。
3.10 这流通因不断练习而稳定下来 。
3.11 当心灵放在一物之上,对其他的兴趣便减退,便能达到入定。
3.12 在此境界,过去和将起的心象成为一样。
3.13 由此感官上的变化,便超越了事物的原理、性质各方面。
3.14 事物的性质是过去、现在、将来三个原理。
3.15 进化是由这三个原理不断的转化造成。
3.16 对这三种转化作冥想,便可得到过去和未来的知识。
3.17 平凡字句与意义的知识是混乱的。通过静坐冥想,便能得知一切生物声音的知识。
3.18 对过去的习性作冥想,便能得知过去生命的知识。
3.19 对他人的身体作冥想,便可知道他人的思想。
3.20 不是知道思想的内容,而是它的内在状态。
3.21 对身体的形状作冥想,对形相的知觉便被阻闭,对眼睛的显现便被分离,那个瑜伽士的身体便不被看见。
3.22 行为的后果有快有慢,从内在的控制得知死亡的时间。
3.23 对不同的气力,例如大象的气力作冥想,便产生大象的气力。
3.24 对内在的光作冥想,便得到精微幽隐和远处的知识。
3.25 对太阳作冥想,便得到世界的知识。
3.26 对月亮作冥想,便得到星球的知识。
3.27 对星空作冥想,便得到星空运动的知识。
3.28 对脐轮作冥想,便得到身体运作的知识。
3.29 对喉咙作冥想,便能中止饥渴。
3.30 对胸膛中的管道作冥想,便能使身体稳定。
3.31 对头上的光作冥想,便能拥有超觉的视力。
3.32 由于直觉的力量,产生所有知识。
3.33 对心脏作冥想,便能得到有关意识的知识。
3.34 喜乐是从灵魂与智能的无分别而来。通过对真我的冥想,便会得到真我的知识。
3.35 由此便达到超觉的听力、视力、味觉和嗅觉。
3.36 这些力量都是三摩地的障碍。
3.37 当知道了注意力受束缚的原因,瑜伽士的意识可以进入另一个人的身体之中。
3.38 控制了这个灵力,瑜伽士便能在水上行走,不受荆棘的伤害。他能克服死亡。
3.39 通过对生命能量的控制,身体发出光明。
3.40 对以太及听觉作冥想,便能听见上天的声音。
3.41 对以太及身体的关系作冥想,瑜伽士的身体便能变得很轻,能够在空中飞行。
3.42 对心灵作冥想,便能离开身体,那时无明便会去除。
3.43 对物质的精微和物理形状、状态及功能等作冥想,便能控制物质。
3.44 由此可使身体变得极小、极大,以及不可被损。
3.45 这个身体变得美丽、有力及强壮。
3.46 通过对器官生命力和它们性质和功能的冥想,便能控制这些感官。
3.47 这样身体便能像思想般飞快移动,控制超觉的感官,控制自然的元素。
3.48 通过对真我以及生命能量之间关系的冥想,便能做到无所不能,无所不知。
3.49 以无欲无求来毁灭束缚的种子,便能免除一切束缚,达到自在。
3.50 瑜伽士不要因这些灵力而骄傲起来,因为这样便会使他产生障碍及下堕。
3.51 对时间的运动,之前及之后作冥想,可以得到明辨的知识。
3.52 这种冥想可以分辨两样极相似的事情,就算它们的特性和地位都一样。
3.53 那直觉的知识能知道所有事物和它的性质。
3.54 当真我变得与生命能量同样纯洁,便达到完美与自在。

第四章 解脱自在

4.1 超自然力量可由前生而得、通过药物而获得、通过念诵咒文,以及通过静坐冥想而获得。
4.2 生命由低级到高级转化,是由于自然的创造力。
4.3 行为无论好坏都不直接引起蜕变,只是除去对自然力的障碍,就好象农夫在田里除去石头,才能犁沟灌溉一样。
4.4 意识可由真我的力量产生。
4.5 那个原初的意识,仍控制着那些被创造的意识。
4.6 只有那些达到三摩地的意识才能免于欲望,成为最高的。
4.7 瑜伽士的行为,不是黑的,也不是白的。但对其他人来说是以下三者:黑的、白的和二者之混合。
4.8 由此三者,表现出与之相应的果报。
4.9 即使有时间、空间、物种的阻隔,由于记忆和习性,那些果报都能持续。
4.10 对喜乐的追求是永恒的,而欲望和习性则没有开始。
4.11 它是由因、果、支持与对象造成,没有这些,它便不存在。
4.12 过去与将来,各依它们的形式和原理而存在。
4.13 它们或潜藏,或显明,各按其特性。
4.14 所有事物都是合一的,因为这是整体的进化。
4.15 对象相同,但如果意识不一样,看出来便不一样。
4.16 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是否能被心灵认知。
4.17 事物之可知或不可知,取决于心灵被调整至的状态。
4.18 意识的调整永为知觉者所知,因永恒的灵是不变的。
4.19 那些心灵不能照亮自己,因为他们是作为对象而被认知。
4.20 知觉者与对象不能同时被知觉。
4.21 意识由另一意识所知,便造成无穷后退,引致思想上的混乱。
4.22 当心灵变成更高形式的灵体,便能知觉更高的意识。
4.23 在一切知觉中,知觉均被被知觉者着色。
4.24 心灵受欲望调节,是为了最高者工作,这是因为它的混合性质。
4.25 对于那些有分辨力的知觉者来说,他们的真我与思维分离。
4.26 得到分辨的意识,便能达到自由。
4.27 有些时候思维从过去的习惯而来。
4.28 上文说过,去除这些习性便是去除障碍。
4.29 那些达到完全的分辨,完全舍弃了各种欲望的状态,叫做三摩地。
4.30 到此所有痛苦消除,能排除各种因果的障碍,获得自在。
4.31 知识免除所有遮蔽,变成无限,感官的作用也变得很小。
4.32 完成了它们的目标,三态之进化便停止。
4.33 不断进化的到了最后,成为一种明显的转化。
4.34 当三态完成了它们的目的,便达到自在的境界,得知自身的所有知识。这便是绝对的自由。

----《瑜伽经》全文完----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9:59 , Processed in 0.10812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