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亦新:我了解到,真正能让人成就的法门大多简单明了,单刀直入。而现在有很多人把大量的时间用于仪轨,到处拜师,但对世俗的追求却依然不减。 有些教派的仪轨大多流于繁琐,有很多的前行和加行。虽然,它对某些人是必要的,但不一定能适应这个时代。因为,成就跟修仪轨虽然有关系,但没有必然的关系。有很多不明白的所谓活佛、上师,用大量的非常繁琐的宗教礼仪填满了人们的时空,但人们根本就无法明白。以前是六道轮回把信仰者控制了,现在又多了“教法”的控制、“金刚地狱”的控制。那些教徒是不可能解脱的。解脱是绝对的自由,是真正的心气自在,只有达到绝对自由的人才是成就者。 雪漠:解脱跟善知识有关,但并不是有着“上师”、“活佛”名相的人就是善知识。 单纯的形式上的修行跟解脱没有必然的关系。跟解脱真正有关系的是善知识。你要看遇到什么样的善知识,这是最主要的。他必须确实是证悟者,而不是一个只有“上师”外相却没有成就的凡夫。 没证悟者的身心上扎了无数道绳子,他自己就是个非常烦恼的人,根本没见过自性光明,也得不到自在。因为他不是火把,他根本无法点亮你。有些人本身就是块石头,有些人可能还是块非常肮脏的石头。哪怕你把这个石头雕刻成佛像,无论雕得多么精美,甚至雕得像释迦牟尼佛一样,它仍然是块石头。它是点不亮别人的,能点亮别人的人,自己首先得是火把。 多年来,我一边实修一边观察,发现净土法门是非常好的,念阿弥陀佛真是很好的法门。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它非常直接,没有那么多繁琐的仪轨,它直接追求信仰,追求因信得度。如果你得不到真正的善知识和上师,你就选择念阿弥陀佛。当然,要是你能得到真正的上师,当然最好,因为修大手印可以究竟解脱。 有人问我,为什么你的学生中有那么多明白的人?我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一个火把可以点燃一个森林。但老师不是火把的时候,你就怎么也点不亮别人。只要有了火种,星星之火就可以燎原。明白了的人会点亮无数的人,可以让每个有缘者都变成火把。不明白的人无论怎样装模作样,念上多少亿遍咒子都不起作用,根本没有意义。在小说《西夏咒》中,我写了一个修行很精进、但没能破执的人。因为他修得越精进,执著也越来越重,又没有慈悲心,嗔恨心也太重,就容易堕入鬼道。 选择上师时,要破除名相上的执著,不要管他是什么样子,哪怕他是个乞丐,或是个捡垃圾的人,只要他能让你证悟就是你的根本上师。八十四个成就师中,卢伊巴的根本上师就是一个外相是乞丐的空行母。 许多假的善知识和上师,没有任何智慧,他只是个空瓶子。他可以装模作样地往你的瓶子里面倒“智慧”,但其实他自己也没有智慧。他虽然有“倒”的形式,你却得不到任何东西。我曾和几个学生去广东某家有名的寺院,我请寺中据说修得很好的僧人来交流。交谈之后,我发现他修得偏空了。那人离开之后,我不动声色地问学生:“你们觉得他修得怎么样?”学生们异口同声地说:“顽空!”那个僧人在顽空之中,但他自己根本不知道,像很多堕入顽空的人一样,他把顽空和无记当成了开悟。现在,有很多这样的所谓参禅者。 《六祖坛经》中的“无念、无相、无住”,对于证得了明体的六祖来说这是对的。对于一般凡夫来说,要是得不到真传,片面地去修,就会偏空。为什么呢?六祖证到了空性,证得了那种究竟的智慧。他在安住于明空时的无念、无相、无住是对的,而凡夫的无念、无住、无相就可能流于无记和顽空。换句话说,当一个人证悟之后,在那种本体智慧的观照下,无念、无住、无相是智慧的妙用,而愚痴者的无念、无住、无相仍然是愚痴。因此,至少要先明心见性,才能生起大的妙用。 要是一般人根本没有开悟,甚至没有传承,却片面地追求所谓的“无念、无住、无相” ,是很可怕的事。六祖得到了从达摩祖师一代一代传下的心印,心心相印,当“印”到六祖心头时,他就知道了什么是空性智慧。如果你连空性是什么味道都不知道,无论你怎么理解,都不对,还在思维的层面,而非本元心。只有在你能认知并忆持空性时,你才能真正地实现“无念、无住、无相”。没有契入空性的人,无论怎样追求“无念、无住、无相”,也仅仅是口头禅。 要是堕入无记和顽空,是不可能成就的。修到最好的时候,也只会堕入无色界。所以,要找一个真正明白的上师。在《大手印实修心髓》中,我专门有一节谈正念,即“心静非如石,定中有光明”。 修行要提起正念,如果连正念是什么都不知道,你怎么提起正念?因此,我才在《大手印实修心髓》中专门谈正念。真正的正念,就是明心见性。能认知到本元心才是正念。你还没有明心见性,你还是个糊涂鬼,那没什么正念可谈。如果连正念都不知道还修什么呢?要是连本元心、真心都不知道的话,是根本修不成的。 如果你的上师不明白什么是真心、正念,他就不是真上师。现在,有无数的“上师”,在收无数的弟子。但要知道,能够为你开示心性的人才是根本上师。无论他给你灌什么顶、传什么法都不是根本上师。根本上师只有一个,就是能让你明心见性的人。不明心见性,如何开始真正的修行?不明白心性,就说明你还没有入门。所以,不要贪多乱求法,不要找太多的上师,不要以观想的花样多而沾沾自喜。了义地看来,观想一条狗和观想一尊佛像都是观,无论观什么,只有在正念状态下的观才起作用,才有意义。在藏传佛教里有牛头大威德金刚,有马头金刚,有猪头金刚亥母。我们并不因其有着动物的外相,就看不起他们。观仅仅是一种工具。不要有分别心,观的目的是为了叫人明白心性和保任心性。不明白心性的观意义不大,和妄念一样。因此,有些人修生起次第也是散乱修,是在散乱状态下的修。它的目的就在于培养你的信心。信心俱足的时候遇到上师的点拨才能见性。信心不俱足的时候,哪怕上师真的开示了,你也会错过或丢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