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20|回复: 0

六祖为何能闻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7 02:54:2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类:《修行路上的故事》


我们都知道六祖慧能大师一个字也不识,却能成一代禅宗大师,为什么呢?……佛法妙理,和文字没什么关系,不识字的人没有知障。对于修习佛法,你知道的多并不一定是件好事,因为知道会成为障碍。当我们执着于“知道”,“知道”就成了我们的障碍,因为“知道”挡住了我们看清存在和心本来面目的云埃。最下等的人常常有最上等的智慧,为什么呢?因为最下等的人没有知道的障碍。他的心完全开放,没有被任何“知道”所障住。什么是智慧?智慧就是心的开放程度。当一颗心越开放时,它就越智慧;当一颗心越封闭,它就越没有智慧。六祖大师当初因为没有上过学,没有接受过那些佛教知识文化的熏陶,所以没有任何“知”的障。因为他的“心”总是以为自己一无所知,因而他完全开放,因为他完全开放,所以他完全智慧。越以为自己一无所知的心越具备有智慧,因为它随时随地都是完全开放的。





我们知道的六祖大师的故事是,他于24岁时,一次在市卖薪时,偶闻一个人嘟囔“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顿然开悟。熟悉六祖故事的人都知道这个典故,但六祖大师为什么听到这一句话就能开悟,而你为什么却不能呢?这里面是有“奥秘”的。且听我给你分享这其中的“秘密”。





六祖大师早年家境贫寒,父亲是被贬到南方的政府官员,不幸在他很小的时候去世。六祖和其母亲相依度日。在那个时代,没有什么工业,六祖不可能到市里去打工。那时候没有煤炭,人们取暖依靠柴禾,但有些有钱人不愿意去山里花苦力砍柴,因此他们就买老百姓从山砍下的柴禾。因此,在那个时候,砍柴可以卖到钱。六祖家在山区,自然他就到山里砍柴卖柴喽。因为砍柴卖柴,这成就了一代大师。





六祖大师从小就是个勤劳的人,年纪不大就天天上山砍柴,卖柴。六祖大师每天走在山里,呼吸着山里清新的空气,闻听着林动听的鸟鸣,看着蓝天,感受着山河的沐浴和滋养。这使他和大自然一样,有一颗纯净的心。16岁的一天,六祖大师又上山砍柴,勤劳的他钻进了一片长刺的柴薪中,他光顾着砍柴,不小心,胳膊被一根带刺的树枝划破了,一阵清晰的疼痛“唤醒”六祖大师注意到自己的胳膊的存在,大师胳膊和疼痛,他停了下来,抬着胳膊注意观察鲜血从他的胳膊上流淌……他看着……看着……



突然,他意识到那“觉”和“疼”分离了!大师突然想到,“我是谁?”——他思索到,我是那个疼的人,还是那个知道疼的知?……他注视着,注视着……。渐渐的,他进入了那个“知”,他发现他根本不是那个“疼”,虽然他在疼。他是那个“知”。这时,他又想到了一个问题,“我平日里砍柴,是谁在砍柴?”,“为什么我不知道我在砍柴?”“当我专心地砍柴时,我的身体在哪里?为什么我没有注意到它?”,“当我没有注意到它时,那是不是我在梦中砍柴?”……六祖大师突然有所觉悟。



他继续观察着他胳膊上的“疼”和那“知”。越来越,那“知”是那么的明晰,那“疼”也是那么的活生生,但似乎也没那么疼。一刹那间,大师知道那个“知”,然后他带着那个“知”向远处望去,哇,他看到了宽度的蓝天,漂亮的白云,他带着那个“知”,眼睛又移向了他身边的树,远处的花;带着那个“知”,他又聆听到鸟鸣,闻见山野中花的幽香……



哇,从他的胳膊被树枝划破的刹那间,他感觉他的生命似乎和从前不一样了。他有觉知了。他看到了一个活生生的世界。世界是那样的清晰,他也是那样的“知道”。在没有大师点拔,也没有人告诉或指导的情况下,慧能突然知道了生命中那个叫作“觉知”的东西。他意识到,这个叫作“觉知”的东西多么不同。不知道它之前,他日日砍柴卖柴犹如梦中;知道它之后,他仿佛才然清醒。他喜悦,他兴奋,因为知道了“觉知”这个被隐藏了很深很久的生命的礼物。



六祖大师,因为知道了“觉知”这个生命中的神。每天他就带着觉知上山、砍柴、卖柴、与人讨价还价。然后带着觉知的回家,带着觉知的生火,带着觉知的给母亲烧水、洗脚……。总之做任何事他都带着觉知。他感到有趣而好玩。





每天傍晚时分,他砍完柴,都非常觉知而宁静的坐在一块大石头上盘着腿休息。他望着遥远的山脉,突然,他意识“心”这个东西。心是什么?六祖大师注意到——他观察着自己的内部——他注意到,他的“心”:当他看到鸟,看到白云,当他感受到风……他的心一会是鸟,一会是白云,一会是风。他凝望着整个宇宙,他发现他的心时刻在“奔流”,在整个宇宙间奔流。一会是这,一会是那,它时刻不变地变幻着它自己。因为保持着觉知,大师注意到,他在思考,“心到底是什么?”为什么它时刻千变万化,一刻不息,为什么还有个不动的“觉”?他还注意到,当他一个念头也不思考时,那“心”又是朗朗的空。当他思考时,那“心”又是千百“念”的化现。哇,这好奇妙啊。他惊喜于他的发现。他一边体验着如如不动的觉,一边体验着时刻也不息的心的奔淌和化现。他喜悦,他兴奋。每天都这样带着觉知的上山、干活、卖柴,每天他都这样坐在山里一边体验着如如不动的觉,一边感受着心的千百亿不停的化现和那什么念头也没升起的状态。



有一日,他走在大地,他发现他根本不是走在大地,而是走在他自己的心上——因为大地也只不过在他的心上。他突然向远处望去,他发现了另一件事,他发现他的“觉”并不是随着他“眼睛”刚刚到达那儿,而是原本就在那儿;当突然听到了一声布谷鸟叫,他发现觉并不是随着“听”刚刚抵达到那儿,而是它原本就在一切处。他意识到:他的心是大地,觉是天空,遍及宇宙,不生不灭。他还发现他的心,时刻生念,时刻造相,但那心时刻既不着于念,也不着于相,它既是一切又不是一切,它时刻不停地奔流和变化——它不住……。了不起的慧能大师发现了“心”、“念”和“觉”这三样东西。一个字也不识的他发现了这三样东西,非常了不起了。慧能大师还发现了这三者之间的关系,觉是心性,念是心用;心是觉体,念使觉明;无心无念,觉亦长生。哇,大师太伟大了,他为自己的这些发现非常喜悦,他把喜悦变成自己内在的河流日夜滋养着他的心。





在没有一个人指导的情况下,大师洞彻了生命这伟大的发现。带着这觉的品质,他日夜观察和体验这生命觉、心和念的美妙存在。每天走在天地之间,他享受着由眼、耳、鼻、舌、身、意所带来的美好。自16岁起,大师就日日这样生活。至到24岁的一天,当他仍旧带着觉知砍柴卖柴时,于市场上,突然他听到了一个人诵吟到——“应‘无所住’而生其‘心’”……,大师随即一惊,啊,这是谁说的话?他在心里问到。觉照心流成念,镜前大王变幻,不停不住本然,有觉有照不变。——应‘无所住’而生其‘心’,不正是这个意思吗?太了不起了,谁说的这句话?他在心里问自己。他按捺不住自己,于是他问了那个人,这话从哪里来的,是谁说的?那人告诉他,是金刚经中佛陀说的,从黄梅五祖大师那里听来了。哇,真是太好,居然还有人能说出这话,真是不得了,我一定要去拜访他。佛陀所说?佛说?佛真不得了,我也要做佛?就在那时刻,六祖大师就在心里种下了那个成佛作祖的念头种子。于是随后,他回到家里,把这事告诉了他的母亲,他要去庙宇里跟随弘忍大师学佛法。母亲也支持他,于是一代上根大师,从那时起,就开始被宇宙“分娩”了。





六祖大师为什么能闻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顿然开悟呢?因为他在这之前早已体悟这佛理,并如此稳固觉知、观照心念生活了8年呀。大师为什么能够闻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开悟呢?因为他已经经验到。因为那已是他活生生的体悟,所以当别人用一句简单的话描述出他那体悟的状态时,他能立刻感应到并喜悦起。这就是为什么六祖大师闻一句“应无所住而生其心”而断然开悟的原因、秘密和故事。望读者从我的讲述中受益。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8 13:30 , Processed in 0.105444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