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08|回复: 0

守持一句,受用终生 (2014-09-08 09:12:00)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4-9-9 12:05:3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随佛学法不是做世间学问,
知道的越多越好;
相反,它更应该警惕“知道”和“多”,
因为知道的越多,
越容易成为悟真解脱的障碍。
读经、读论、读疏,
不是读得越多越好,
相反,读得越多越容易变成知解,
停留于头脑,
而远离于活在真实法界。
因此于我而言,
并不提倡自己或他人多读经论,
应该少读,而注重于实践或消化吸收。
良药不必杂,一味治宿疾;
真言不须多,一句放光彩。
有人感叹佛法浩瀚,
三藏十二部浩如烟海,
穷其一生也难以读一遍而感到遗憾。
有什么好遗憾的呢?
倘若只读经论不入实际,图成虚幻。
读经读论读疏注,
实在不必要太多,
一句话,一个咒,乃至一个字,
若能时时深刻的观察,理解和受用,
足矣。
例如,
大可不必读完全部南传经典,
闻佛一句“诸行无常”,
处处观察,时时牢记,
天天受用……够了。
例如,
也可不必读完整部华严,
听佛一句“应观法界性,一切唯心造”
谨记佛的这一句教导,
时时、处处精勤觉知……
够了。
再例如,
也可不必研究完所有的唯识论典,
听说一句“法相唯识”,
于时时处处清楚了知如何“法相唯识”,
只这四个字就够了。
关于真理,
我提倡“守持一句,受用终生”。
听说或遇到一句打动自己的真理之言,
观察、理解和受用数月或终生,
这样就行了,不必再多。
从来都是头脑喜欢收集或珍藏更多,
像它喜欢换或咂摩不同口味的棒棒糖一样;
而安静的心总是遇到一根棒棒糖,
而咂摩,享受,和甜蜜终生。
警惕我们的头脑。
收集的真理的句子,
或者读的智慧的语言越多,
越往往失去它的效能,或其存在的意义。
因此,对于佛的教导或智者的言句,
知之多,不如持之少更好。
闻法学佛,
重在“一点深入,一门深入”
而不是广求知解,数他珍宝,
而成真理的贩子,贫穷的银行职员;
一生摆弄别人的钱,自己却不能受用。
真理都是相通的,
从一点可以通全体,
从一门可以深入多门,
不必跑着广泛地了解全体,
可以静下来从一点而了解全部。
善知识,
一生莫上了头脑的当,
莫被知识湮没了。
人应该在知识之外,
而不应掉进入知识的沙河里完全湮没。
修行者,
莫一生研究手指,研究不同人的手指,
莫在手指上空过一生,
应该透过手指看向月亮,
受用月亮的存在及其光。
“诸行无常。”、“诸法无我。”
“心是画工师,能画诸色彩。”
“缘起性空。”、“法相唯识。”
“情生智隔。”、“识心达本。”
“心生种种法生,心灭种种法灭”……
择取这样的一句,
处处观察,时时思行,受用终生,不必再多。
为什么要读遍所有的佛经,看过所有的佛言佛语呢?
那三世诸佛千言万语,
说的不都是这样简单的一句么?
千言万语只为一句真理下注脚。
大智之人,闻佛一语,奉行终生,受用终生,
不必再到恒沙海中捞摸寻觅章句。
醒而知之者,谁还在那里
寻经讨疏,苦积学问,入海算沙徒自困呢?
是佛大弟子者,
闻佛一句,守持一句,受用终生。
南无三世诸佛,
南无十方菩萨,
南无世间有智慧者。
圆月皎洁,中秋吉祥。合十。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9:37 , Processed in 0.132743 second(s), 31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