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心)在睡觉的状态是不是属于昏沉的呢?这个时候觉知是以什么的方式存在的呢?有没有一种状态,心在睡觉的状态(或者说昏沉的状态),觉知依然清清楚楚,明明白白呢? 觉知无自性:没有独立、有自体的觉知存在于身心之内 没有独立的觉知存在于身心之内,没有有自体的觉知在身或心里保持它自己,没有这样的东西。觉知像世上的万法一样,依然是缘起的结果,因缘具足则现,因缘消失则散,觉知虽然看起来有出现或消失,但没有生和灭。觉知现,并没有一个叫觉知的东西生出来;觉知散,并没有一个叫觉知的东西消失去。有的只是镜花水月般的不是来去的来去。 觉梦同源,别期待觉知永恒 别期待觉知永恒,也不要探究它的存在方式,它根本就不是一种有实体的存在,所以也不存在“存在方式”;犹如梦一样,你是无法讨论梦及梦中物的,因为它们不是实有,逮无自性,据何而论?论之,则入戏论。觉知相对于梦而有,相对于梦而起名,和梦的性质完全一样,觉与梦同根同源,不可论说,说之,落入戏论。 一个比保持觉知更重要的问题——你为什么害怕失去觉知 在修行中,有一个比保持觉知更重要的问题是:你为什么想拥有觉知?你为什么怕失去觉知?我们强调修行觉知,是把它当作工具来使用的,并不是将它作为一个什么,或奉它为我们的神、佛,或我们自己。在觉修中,你怕失去觉知吗?如果你怕失去觉知,那和你害怕死亡一样。你为什么会害怕失去觉知呢?觉知这个情况,对那个怕做功。 昏迷、死亡和觉知 昏迷、死亡与觉知,就像黑暗和光。一个的消失是另一个的出现。它们不可能同时出现。如果昏迷或死亡仍有觉知(此处,“觉知”和“知觉”有所不同),那怎么叫昏迷或死亡呢?如果昏迷或死亡是精神上的绝对不在——断灭、顽空或绝对空,你怕吗?你怕什么?你想留住什么?如果是真修行人,这个问题本身,比讨论昏迷或死亡后精神有无或存在与否更为重要。 修行,将自己变成一个勇敢的人 从某种意义上说,修行就是将自己变成一个勇敢的人。勇敢的意思是,敢于接受生命——觉知,及其中的种种无常事;也敢于接受死亡——无觉知,意识上的种种不有或断灭——如果断灭存在的话(事实上,断灭是不存在的,那真实的从来不会消失,那虚假的根本就不存在)。如果一个修行人只期待和留恋觉知、存在,而不接受没有觉知、不存在,那是另一种形式的贪生怕死。 觉知,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工具而不是目标 不管你如何保持觉知,觉知最终都会失去。在修行中,对觉知本身的保有,最终是无意义的;对觉知下功夫的意义,在于预防或消减当下的苦。觉知的修行,对我们是手段,而不是目的;是工具,而不是目标。 觉和明——觉知是超越头脑的 觉知是超越头脑的,人们一般所说的觉知是头脑上的觉知,即明,所谓“是明非觉”。人们所说的这个觉知,是意识里面的事,不是超越意识或意识之外的事。有意识里面的觉、有意识外面的觉,意识里面的觉是人们常说的“明”,人们常说的明是头脑上的觉;意识外面的觉是佛菩萨所说的“觉”,佛菩萨所说的觉是本觉,是更深一层、更为广大和背景的明。换句话说,人们一般意义上所说的觉是明白、是头脑上的知道,是知识性的;而佛菩萨所说的觉,是心性本体的光芒,是自性的光辉,是智慧性的。 梦或日常生活中我们是没有觉知的,真的吗? 通常,我们认为自己梦中是没有觉知的,或修行人认为普通人在日常生活中是没有觉知的。真的吗?如果梦中我们是没有觉知的,那么醒来后我们是如何知道自己做梦了或做了什么梦呢?如果凡夫于日常生活中是没有觉知的,他们是如何有回忆并讲述自己过去未来的故事的呢?显然,在我们的梦或无意识行为之外,一直有一种觉知照耀着我们。这个在梦或无意识之外照耀着我们的,是心的自然之觉——更为深层广大的心智系统——超越头脑的照,不然我们如何觉晓这些呢。 头脑上的明——非觉,正是我们苦的根源 普通人所说的觉,是一种明——假明,而诸佛所说的觉是真明——真正的觉知,本觉。它是超越我们头脑的。那个我们超越头脑的觉知,不需要你造作,不需要你修造,只需要你发现,只需要你利用。本觉只是一种心的自然功能,发现它和使用它,能出离头脑上的“明”。事实上,头脑上的明——非觉,正是我们苦的根源。头脑上的明,是无明的开始。头脑的每一个明都是无明。 凡夫与佛菩萨的觉与明的不同 在日常生活中,凡夫有觉但无明:有觉——有本觉,本觉片刻不离曾离开,只是不知晓;无明——他们有了自己的明,头脑上的明,不是本觉本身的明,这个明正是无明的根源。在日常生活中,佛菩萨有觉也有明——他们的明,是本觉本身的明,非头脑制造的明;头脑制造的明在他们的觉中被了了清楚地知道,不能化为无明的根源。而凡夫,因为没有活在本觉本身的明中,他们时刻跟着自己头脑制造的明走了,所以那明步步化为无明。 头脑以为的明,正是它从觉中分离,进入它无明的开始 头脑上的明恰恰是无明,但凡人却将这种无明当作明,并且信以为真、认为千真万确。将这种甚深的无明当作明,正是凡人迷惑的根本。几乎,头脑所有的明白都是不明白,每一个明白都使我们陷入更大的不明白之中,只是我们不知晓,还以为真的十分明白了。人们常常分不清“明“和“觉”,常常将明当作觉。明和觉是不同的。明和觉的不同,换一种说法是,觉是心的自然光照,明是头脑的造作。头脑以为的明,正是它从那个觉中分离,并进入它无明的开始。 分辨出觉和明的不同,好好利用它们 头脑以为的明——无明——是梦的开始,也是我们将梦当真的开始。不管我们糊涂还是清醒,痛苦还是快乐,觉悟还是不觉悟,有一个觉知一直存在,找到它,利用它,把它当作解脱最好的工具使用它,把它当作出离梦幻的小岛归依它。这是本觉对解脱的意义所在,否则,它对解脱是没有意义的,即使它一直在。因为没有活在本觉中,没有观察头脑的“明”的起源,所以我们迷失在那个虚假的明中走不出来。作为修行人,我们首要的任务之一,就是应好好地观察头脑的“明”——无明的起源,分辨出觉明的不同,利用好二者。觉本来就明,我们要好好利用这个明,谨防迷失在头脑制造的假明之中。 昏沉和睡眠与觉知的关系 昏沉和觉知与睡眠是怎样的关系?昏沉既有觉知的属性,也有睡眠的属性,昏沉是处于觉知和睡眠之间的一种杂染状态。睡眠好比是浓墨的黑夜,觉知好比是阳光灿烂的白昼,而昏沉则类似于不是黑夜也不是阳光灿烂白昼的阴天。睡眠和觉知都是纯粹的,它们都是自然、光滑和顺畅的,而昏沉则充满了粘滞性。当你在打坐或修行遭遇昏沉,要么向这边来——起而上床睡觉,让自己快快入睡,好好休息,休息好后以饱满的精神打坐或修行;要么向那边去——通过粗大的身体活动,让自己回到完全清醒中,然后继续打坐或修行。千万别在坐在那里与昏沉死捱,那样是最没效率的,也常常被昏沉打败。 不仅仅要自自然然的照着,还要照破 在修觉的途中,许多人期待自己有觉知,能够保持觉知,他们的目的是想获得“掌控感”的。事实上,这不是圣者们所教导的目的。圣者们是想让你利用觉知来解脱的。换句话说,是想让你利用觉知来摆脱掌控感的。实际上你搞反了,利用觉知来掌控了。只要你还想在利用觉知来掌控,你就不可能解脱,你在那觉知中再次失去觉知。圣人们所说的觉知,不仅仅要自自然然的照着,还要照破,照破头脑的各种把戏和伎俩,出离头脑的种种陷阱。 利用觉知出离一切情况,别在觉知的光芒中让掌控感暗暗滋生 总之,别在觉知中跌入头脑的陷阱,别在觉知的光芒中让掌控感暗暗滋生。利用觉知出离一切情况,别企图用觉知获取掌控感。 查检你的觉知修行,别被一个叫“掌控感”的桩橛拴着系着 检查你的觉知修行,是否想在利用明明白白的觉知获取掌控感呢?如果是那样,不要让了这个念想的当。因为掌控感正是拴马桩、系驴橛,只要你还想掌控,还想获得掌控感,你就被这个桩拴着,被这个橛系着,不得自由。别上了它的当。 在觉知中消融一切,只留下灿烂的觉知和飞舞的空花 正确的觉知修行,觉知会消融一切,出离一切,最后只留下灿烂的觉知和那觉知中飞舞的空花。仿佛晴空里顿现的彩虹,或朵朵飞逝的晚霞。正确的觉知是最美好的修行,最美好的修行是正确的觉知,一切圣行者皆爱它用它行它。小心觉修中的岔道或误认,让自己走在正确的觉行之道上,体会空而明、明而妙的圣道,体会解脱而没有解脱者、觉知而没有觉知者的快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