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约翰福音》第一章 1:1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1:3 万物是藉着衪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 1:4 生命在祂里头,这生命就是人的光。 1:5 光照在黑暗里,黑暗却不接受光。 1:6 有一个人,是从神那里差来的,名叫约翰。 1:7 这人来,为要作见证,就是为光作见证,叫众人因他可以信。 1:8 他不是那光,乃是要为光作见证。 1:11 他到自己的地方来,自己的人倒不接待他。 1:12 凡接待他的,就是信他名的人,他就赐他们权柄,作神的儿女。 1:14 道成了肉身,住在我们中间,(我们也见过他的荣光,正是父独生子的荣光),充充满满地有恩典,有真理。 1:16 从他丰满的恩典里,我们都领受了,而且恩上加恩。 1:17 律法本是藉着摩西传的,恩典和真理都是由耶稣基督来的。 我将谈论基督,而不是谈论基督教。基督教和基督没有关系。事实上,基督教是反基督的——就像佛教是反佛陀的,耆那教是反马哈维亚的。基督内在的某些东西是无法被组织化的:它的本质就是叛逆,而叛逆是无法被组织的。一旦你建立起它的组织,你就扼杀了它,剩下的只是死尸。你可以膜拜它,但你不可能通过它而转变。你可以生生世世扛着这个重担,但它只会使你沉重,它不会解放你。所以从一开始就要搞清楚:我完全赞同基督,但我一点丁都不赞同基督教。如果你想要基督,你就必须超越基督教。如果你过份执著于基督教,你就无法领会基督。基督在所有的教会之外。 基督是宗教的真谛。在基督里面,人类所有的渴望都实现了。他是一个稀有的综合。 普通人生活在痛苦、烦恼、焦虑、伤痛和悲惨之中。如果你们注意克里希那,他走到了另一极:他生活在狂喜之中。没有痛苦留下来,烦恼已经消失了。你可以爱他,你可以和他跳一段舞,但那个桥梁失去了。你在痛苦里面,他在狂喜里面——那座桥在哪里呢? 佛陀甚至走得更远。他既不在痛苦也里面也不在狂喜里面。他完全的安宁。他走得太远,以至于虽然你可以看到他,但是你无法相信他的存在。那就像一个神话——也许只是满足人类的愿望。这样的人怎么可能在地球上行走,对痛苦和狂喜这么超脱呢?他走得太远了。 耶稣是所有渴望的高潮。他像你一样痛苦,就像每个人生来一样——处于痛苦的十字架上。他有时处于克里希那达成的狂喜之中:他庆祝,他唱歌跳舞。他也是超脱的。有一些片刻,当你越来越靠近他,你将会看到他最内在的本性既不是十字架也不是他的庆祝,而是超脱。 这就是基督之美:有一座桥存在。你可以慢慢地靠近他,然后他就可以把你引向未知——缓慢到你都不会觉察到你跨越了边界,你从已知进入了未知,世界消失,上帝显现了。你可以信任他,因为他和你那么的相似,又那么的不同。你可以信任他,因为他也有你的痛苦,你可以明白他的语言。 所以耶稣成了意识史上的一座丰碑。这不只是巧合,耶稣的生日成了历史上最重要的日子。它必然如此。在基督之前,是一个世界;在基督之后,存在的是一个完全不同的世界——它是人类意识的分界线。有许多历法,有各种形式,但以基督为基础的历法是最有意义的。人类内在的某些东西随着他而改变了,伴随他某些东西穿透了人类的意识。佛陀是美丽的、卓越的,但不属于这个世界;克里希那是可爱的——但桥梁失去了。基督就是那座桥。 所以我选择谈论基督。但一直要记住,我不是在谈论基督教。教会永远是反基督的。一旦你试图将叛逆组织化,叛逆就不得不被削弱。你不可能组织一场暴风骤雨——你怎么可能组织一场叛逆呢?只有当叛逆是混乱的,它才是真实而鲜活的。 一场混乱伴随着耶稣进入了人类的意识。现在不是要在外界、对社会进行重组,秩序必须被带到你生命最内在的核心。基督带来一片混沌。现在,你必须从那种混沌中彻底新生,一种秩序将出自你最内在的生命——不是新的教会,而是新的人类;不是新的社会,而是新的人类意识。那就是他的教训(message)。 这些话出自《约翰福音》——你们一定听过它们无数次,读过它们无数次。它们几乎成了废话,毫无意义而且琐碎。它们已经被重复过太多次,以至于现在当你听到它们,你的内心并没有钟响。但这些话是意味深长的。你也许错过了它们的意义,但如果你变得警觉一点,觉知一点,这些话的意义就会被开拓出来(reclaimed)。开拓它们的意义是一次奋斗……就像你从大海里开拓出一块土地。 基督教用许多解读遮盖了这些美妙的话语,它们失去了原初的清新——神父们的嘴只是在鹦鹉学舌,他们并不知道他们在说什么:面对这些圣洁的话语,他们一无所知,毫不迟疑,没有敬畏。他们只是像复读机一样地重复。他们的姿势是假的,因为一切都是训练出来的。 有一次我受邀去一所基督教神学院。他们带领我参观神学院,我吃了一惊。它是印度规模最大的神学院之一:那里每年都要预备200-300名基督教牧师和传教士——一种五年制的培训。一切都要被教导:连在讲坛上要怎么站,怎么讲话,什么地方要多强调,如何作手势——全部都要被教导。结果一切都变得虚假,那个人只是在做空洞的姿势。 这些话就像烈火,但经过几百年鹦鹉学舌般的重复,火焰的周围已经堆积了大量尘埃。我的努力会再次揭示它们。你们要非常警觉,因为我们会用未知的方式在众所周知的道路上行走,我们会用一种非同寻常的、全新的态度踏入我们习以为常的领域。这个领域正在变得陈旧。我的努力会带给你们一种新的意识去看待它。我希望将我的双眼借给你们,让你们可以用新眼光看待旧事物。当你们拥有了新眼光,一切就更新了。听着: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奥义书》会惭愧,《呔檀多》会嫉妒: 太初有道。 福音书说的“太初”是什么意思?基督教一直把“太初”解读为好像有一个开始。他们用来解读“太初”的那些话,好像它们表示某个时间的开始。但是没有时间,怎么可能有开始呢?要有开始,时间是先决条件。如果时间并不存在,那你说的“太初”是什么意思呢? “太初”是时间的一部分,它不可能先于时间,所以“太初”的意思并不是说有一天上帝创造了世界。那纯粹是愚蠢。“太初”只是一种表达方式。“太初”其实并不是意味着开始,因为从来就没有开始——所以也不可能有结束。上帝是永恒的,祂的创造是永恒的。它一直如此,也将永远如此。 因为“太初”这样的表述,巨大的争议持续了几百年。甚至有愚蠢的牧师和主教试图确定日期:基督前4004年,在某个星期一,世界开始了。那之前上帝在干嘛呢?永恒必定在这天之前——4000年算不了什么。之前祂在做什么呢?什么也不做?那为什么突然有一天他就开始创造了呢? 这一直是个难题,不过这个难题出现是由于错误的诠释。不,“太初”只是一种说法。一个人总得从某个地方开始,福音总得从某个地方讲起。生命是永恒的,生命永远没有开始,但每个故事都有开始,每种经典都有起源。他们总得选择某个词语,你找不到比这个词更好的了:太初。“太初”的意思就是说我们不知道。 但从一开始起,如果有任何开始的话,上帝就一直在创造。让我换一种不同的说法:上帝就是创造力(creativity)。你甚至可以去掉“上帝”这个词。事实上,福音书并不想使用“上帝”这个词。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太初有道。你说的“道”是什么,这个“道”是什么?知晓真理的人清楚地知道给神命名是徒劳的:神没有名字,不可界定——所有的语言文字都是微不足道的,它们无法包含整体。“道”也只是用一种方式来指出那无名的,那未知的。太初有道。 犹太人是耶稣的前身,耶稣是他们的高潮……犹太精神在耶稣身上达成了圆满。他们当然不承认耶稣,那是另一回事。有时候是这样,你们当中的某个人实现了整个民族的期盼,但那种成就非常深远与卓越,你过于浅薄因而难以置信,你必须否认它。 耶稣升得很高。犹太人等这个人等了几百年——真是讽刺!——几百年来他们一直期盼着这个人出现,他们所有的希望都寄托于这个人会转变他们的生命,将天国带到人间……等这个人出现了,一直等待他的他们却不能相信,不能信任。怎么回事呢? 他们已经沉溺于等待本身。“现在如果就是这个人,我们该怎么办呢?”然后等待就必须中止,不得不中止。他们等待了很久——事实上,等待本身已经变成他们的整个活动,成了他们所有的宗教活动:等待神子到来。现在这个人突然出现,他说:“我来了。” 但现在他们宁可执著于他们的等待也不愿正视这个人——因为正视这个人意味着等待的终结;现在他们没什么好等了。未来消失了,希望不见了,欲望没有了。这个人会消灭所有的期盼、欲望和未来——这太过份了!陈腐的头脑已经沉迷于等待本身,它已经对自身的痛苦与挫折上瘾了——现在就太过份了。 有这种情况:如果你病了很久,你慢慢就开始在生病里有某种投资。然后你开始害怕——你害怕如果你康复了,你就必须要去上班、去市场。这些年你一直在休息:无忧无虑,你可以放松。现在责任又来了。不仅如此——这几年你一直生病,大家都同情你,几乎每个人都试图关爱你。你变成了你的家人、朋友和熟人的中心,大家都很友善。现在要再次进入残酷无情的世界:你心里感到畏缩,这似乎不值得。 如果一个民族等待了这么久……犹太人一直在等待。他们依然在等待——救世主已经出现又离开了。但他们已经在等待中投入了太多:他们的等待已经变成了祈祷,他们的犹太教堂只是等待救世主来临的房间。而他已经来过了! 我告诉你们,如果他再来——尽管我认为他不会再犯相同的错误——如果他再来,犹太人还是不会承认他,因为他们的守望要怎么办?他们主要的生活都在里面,他们的监狱已经变成他们的家,他们对它进行装饰。现在要处于无情的、敞开的天空底下——有日晒雨淋,冷热无常——那是危险的。他们现在有庇护。 太初有道…… 犹太人一直强调不可妄称上帝之名,因为它是某种保留在内心深处的事物。宣称衪就是对祂不敬,说出它就是让它成为普通的世界与语言的一部分。反复地诉说它就是让它失去意义与内涵。 如果你爱一个人,你一整天都在说“我爱你,我爱你,”不停地说——你享受这样说——一开始对方也许会高兴,但迟早这件事会变成累赘。“我爱你,我爱你”——你让美丽的话语变得毫无意义。不要过度使用它,这样它才有意义,它才具备某种内涵。事实上,那些真心相爱的人也许根本不会使用它。如果爱没有自己显现出来,说了也没有用——说是没有必要的。如果它自己显现了,有什么必要说它呢?你使用少数关键词时应该谨慎,要非常慎重。它们应该保留在你碰触到巅峰的稀有场合。 犹太人一直坚持不要称颂上帝之名。这是过去的习俗,在基督之前,只有所罗门神庙的大祭司才允许使用它——而且是一年一次。别人都不允许。所以“道”是代码,它指代上帝之名。总得用什么东西去象征它,这是一个美丽的代码:“道”。他们没有使用任何名称:他们只是说:“道”。在印度他们也是采用同样的做法。如果你问锡克教徒,Nanak的信徒,他们会说:NAM,“名(the Name)”。他们不会说任何名字;他们只是说:“名”。它的意思和“道”一样。 只有大祭司才有许可,而且大祭司必须净化自己。一整年他都要净化自己,断食、祈祷并做好准备。然后在一年中的某一天,整个社群会聚集到一起。然后大祭司也不能当众说出这个词:他会进入神庙的至圣所(the innermost shrine of the temple),把神庙的门关起来。在没有人可以听到的寂静深处——人群会在外面等候,他们无法听到——他会怀着圣洁、深爱与亲密之情呼唤神的名字。他为了整个社群而称颂上帝之名。 上帝之名被称颂的那天是一个有福的日子。然后一整年这个名字就不会再被提及。你必须把它放在心里,它必须变得像一颗种子一样。如果你一再地把种子拿到土壤外面,它就不会发芽。把它埋在地底下。浇灌它,保护它,但要让它呆在黑暗里,这样它才可以发芽,才会死去并重生。 上帝之名必须被埋藏在内心深处。连你也不应该听到它,它应该深埋在你的本性之中,在你的潜意识深处,它不会碰到你自己的头脑。那就是大祭司进入至圣所的意义。没有人听见,庙门紧闭,他才称颂一次上帝之名。这就是它的内涵:进入你心灵神殿的至圣所,净化自己,偶尔,当你感受到你本性的芬芳——当你的能量处于顶峰,当你真正地活跃,没有一丝一毫悲伤围绕着你:你很开心、无比快乐、兴高采烈而又心静如水,你处于可以感谢和感激的心境——然后你才进入内在的至圣所。你的头脑会被留在外面——那就是人群。你深入你的心,在那里你安静地称颂,即使你的头脑也无法听到。“道”必须被带到那里。 太初有道,道与神同在,道就是神。 上帝与上帝之名之间没有分别。祂没有名字,祂就是祂的名。祂本身就是他的名字;祂的存在就是祂的名字。一个孩子诞生了,他有什么名字呢?——没有名字。但他存在。那个“在”就是他的名字。然后为了方便的目的,我们给他取一个名字,慢慢他就会忘掉他的“在”,他会认同于他的名字。如果有人侮辱那个名字,他就会生气;如果有人赞美那个名字,他就会开心。但那个名字从不属于他! 神就是孩子,祂是永远的孩子,是世上永恒的纯真。祂没有名字。那就是这句话的含义:道与神同在。“在(Is-ness)”,存在,本质:道与神同在。祂的名字就是祂的本性。不要重复祂的名,要进入祂的本质——这是唯一通达祂的道路。事实上,忘记祂。进入你自己的本性和“在”,你就会通达祂。 万物是藉着衪造的;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 上帝是创造力(creativity)。说上帝是造物主是曲解祂,但是说“上帝是创造力”将不可理喻。然后人们会想:那为什么要用“上帝”呢?——只说“创造力”不就行了。我们说:“上帝是造物主”,由于这种表述方式,出现了很多胡说八道。那祂什么时候创造的世界?祂为什么之前不创造它呢?为什么祂之前不能创造它,而要在祂创世的时候创世呢?为什么祂要把世界创造成这个样子?难道祂不能改善它吗? 世界上有那么多痛苦和悲惨,而祂是创造者。于是上帝成了肇事者。我们感到愤怒:如果祂是创造者,那祂就要承担所有的责任。为什么祂不能改变它?然后各种问题升起,神学家一直在回答这些问题。 如果你能够直观地看待事物,问题从一开始就不用出现。神不是创造者,祂是创造力。创造力是祂的本质。祂总是在创造;他不可能从他的创造中休息一天。那是不可能的;你不可能从你内在的本性中休息一天——不可能。你可以离开的都不是你的本性,你无法离开的才是你的本性。 上帝的本性是创造力。祂一直在创造。没有别的方式:这个世界唯一能够存在的方式就是它现存的方式(the only way the world can exist is how it exists)。你怎么看它,你谴责它或者赞美它都是没有意义的。这就像去问一朵玫瑰:“为什么你只有这几朵花瓣?你应该可以有更多的。出什么问题啦?”但如果有更多的花瓣,同样的问题会再次关联上去。 不管这个世界如何,头脑总是会制造问题。所以那些明白的人,他们放下头脑,接受这个世界。只有两种方式:要么接受头脑而反对这个世界,要么接受这个世界而放下头脑。这是万物存在和可能存在(things are and can be)的唯一方式,没有对象可以让你抱怨,也没有人可以听到你的抱怨并且改进。上帝是创造力,而不是创造者。 万物是藉着衪造的——万物其实是用祂造的,而不是被祂造的(made OF Him, not BY Him)!——凡被造的,没有一样不是藉着祂造的。不仅在过去——即使是现在,每当一件作品被创造出来,祂才是创造者,你只是祂的媒介。你作一幅画或写一首歌。你以为你是创造者吗?在深刻地创造的那一瞬间你消失了,上帝再次开始运作。所以这不是一个关于过去的问题。无论何时何地有创造产生,那总是籍着祂。去问所有伟大的诗人。他们会说每当伟大的诗篇降临到他们心里,他们最多是被动的接收者。诗歌发生了,他们不是它的创造者。 认为你能够创造只是你的幻觉。所有的创造都归功于祂。即使是透过你所创造的一切,也是祂在创造。明白这一点是一种伟大的启示。明白了这一点,自我就消失了;明白这一点就是允许祂彻底拥抱你。你成了一个管道,在渺小中伟大有了可能(in small things, great things become possible)。然后祂开始透过你行动。如果你跳舞,就是祂在跳舞。你最多是祂的舞池。当你歌唱,就是祂在歌唱。你最多是一根竹笛,一根空心的竹笛,只是祂的通道。你最多可以允许——一直是祂在做功。 这就是我说的“飘浮”、“随波逐流”的意思。允许祂的创造力流经你。不要强加任何模式给祂,不要强加你的意志。如果你可以允许自己完全被占据,痛苦就不见了,你不再是一个人类。一旦你允许彻底被占据,你内在的耶稣就变成了基督。耶稣消失了,基督显现。 基督就是准则。耶稣是木匠约瑟夫的儿子。耶稣在某一刻消失,然后基督进入了。“基督”的意思就是现在这个人不再是人类,这是被上帝附身(God-possessed)的人。就像有人发疯了,你们说:“这个人鬼上身了”,你们也可以说“这个人神上身了”。现在这个人已经消失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