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这颗心是佛。这颗心是法。这颗心是僧。
三宝只是一心。如果一个人能得心宝,便同时得到三宝。
没有故事的心是佛,有故事的心是法,在故事而又不被故事束缚者是僧。
佛是心相,法是心相,僧也是心相。
佛是空如来藏,法是不空如来藏,僧是空和不空如来藏。
2
一个修持心性的人,不管剃不剃须发,著不著袈裟,都是僧。
一个不修持心性的人,即使著袈裟,剃须发,也不是僧。只有僧的外表,不具僧的实质,是僧吗?就像一棵胡萝卜长的像人参,但它是人参吗?
身著袈裟,剃除须发,日诵经书,学佛威仪,但不知心性,不修持心性,是小僧人。修持心性,活出自在(单独),现佛威仪,言谈符合佛义,是大僧人。大僧人不关外表,不管剃不剃须发,著不著袈裟,都是真正的僧人。
世人若只看见小僧人,俱小僧人眼;若能看见大僧人,俱大僧人眼。俱大僧人眼,实质就是大僧人,看者与所看属于同一类;俱小僧人眼,则是小僧人,看者与所看属于同一种。
3
一个人的本质是心、是佛,而心佛没有形象,因此,别企图从任何形象里寻找心,寻找佛。
剃除须发,身著袈裟等,那是身体上的相,身体上所呈现的相是可以改换的,不可靠。当一个人表面上剃除须发,身著袈裟,就像演员,那只是在演一个僧人——一个佛法的爱好者,一个佛法的学习者,一个佛教的执行人。
身体是道具,僧袍是道具,没有头发和胡子也是道具,不要迷失在这里。
僧人是一个标杆,一个指月之手,一个箭头,它的存在只是在提醒和导向你进入内在世界的。看那看不见的,听那听不见的,才是努力的重点。
若你问一个大修行者是不是僧人?他是,但不一定以你想象的样子呈现。
看那看不见的,听那听不见的,向你的里面寻找你,这样你将遇见他——一位佛,一位僧,一个奥秘的存在。
4
整个奥秘就是这颗心。
当你了解它,三宝随时携身;当你念叨它,得大总持。
你是这颗心,但这颗心不是你。这颗心比你大得多。
身体是一座岛屿,你以为的你是一座岛屿,你的各种性格、各种人格、各种身份则是一些群岛,而心是整个大海、整个海洋,它比这一切都大。它超越你的所知所想。
心是神秘家,成为那神秘家;心是奥秘的存在,进入那奥秘的存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