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442|回复: 0

张庆祥《失落的内心》摘要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8 07:24:2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张庆祥《失落的内心》摘要

内容摘要:

    每个人都曾感受过自己的「内心」,那里面总是充满各种奇妙的感受,有喜悦的、有感动的、有伤痛的、有不安的…就是这些内心的种种感受,编织出我们的人生。然而我的内心究竟在哪儿呢?无数的人想进一步去看清它、认识它,甚至去净化它,但我又该往哪里去注视我的内心呢?它究竟躲在何处呢?

    存在「内心」的那个忧伤、那个痛,应该有个确切的位置吧?就像牙痛一样,那个「痛」应该有个确切的位置吧?当然有的!没有确切的位置,如何去感觉及治疗你的牙痛呢?同样的,你那内心的伤痛、内心的不安,它应该有个位置吗?当然也会有的!没有确切的位置,如何去感觉及治疗你内心的伤痛与不安呢?

    你常听到很多人喜欢引证楞严经卷一里说:「既不在内,亦不在外,不在中间,俱无所在,一切无着,是名为心。」于是他们便根据这段经文下了一个结论说:「心是遍满太虚无所不在的」!但这句经文被我们这样解释,究竟正不正确呢?

    其实在佛教的大般若涅盘经第三十卷里面,曾有六位外道的大师认为「心遍满太虚无所不在」,而佛陀为了证明心不是无所不在,也不是遍满太虚的,因而与他们进行了一段非常精彩的辩论,只是因为大藏经有五千多卷,就算你每天读完一卷,也得花上十四年的时间才读得完,所以很少人曾经看过这段经文,也因此才有机会让这种似是而非的论调,至今仍然迷惑着无数的修行者!
刚听到这样的说法也许你会非常呀异,但以下这段精采的经文就是最好的证明。看完这段内容,相信你必和我一样,对于佛陀用简单的比喻,就能破除了你我心中的迷惑,佩服得五体投地…

大般若涅盘经卷30:

    六师言:「瞿昙(佛陀的凡姓,指佛陀),色亦非我,乃至识(感觉、想法)亦非我。我者遍一切处,犹如虚空。」

    (译:六位外道的大师说:佛陀啊!这色身终究不是我的,甚至你所感受到的感觉、想法也不是我的,真我遍布在一切地方,就像虚空一样无所不在的!)

    佛言:「若遍有者,则不应言『我初不见』,若初不见,则知是见本无今有。若本无今有,是名无常。若无常者云何言遍?

    (译:佛陀回答说:如果你真的已经如虚空般遍满在一切地方,那么你就不应该说「这地方我以前没见过」,如果这地方你未来到之前没见过,那么就知道你现在所见到的景象你本来没见过,而是今天人到了这儿才见到的。如果这景象是你人到了这里才见到的,这就叫做「无常」,也就是你并非当下就能见到宇宙间的一切事物。若是你的知见这样的无常,怎能妄说你与太虚一样遍满在一切处呢?)
若遍有者,五道之中应皆有身,若有身者应各受报,若各受报,云何而言转受人天?

    (译:佛陀又说:若是你真的已经遍满在一切处,那么六道除了你正在经历的人道之外,其它天、阿修罗、地狱、饿鬼、畜牲等五道,也应该同时有你的身心存在,如果其它五道也同时有你的身心存在,那么你应该同时感受而其它五道的苦乐果报,但如果你正同时在感受着六道的苦乐果报,又为什么要劝人好好修行,以便从恶道里面求生到天、人的善道里面来呢?)

    以上佛陀用了极简单的比喻,就让我们轻易的了解到,人的心并未遍满太虚,而是只在每个人身中的某个位置,因此才有「直指人心」的教义存在。然而由于大多数的修行人对于「心遍满一切无所不在」的执着,至使这直指人心的教义,沦为指不出位置的窘境,并且失传了两千多年!

    如今在认识自己「内心」的道路上,到底人们失落了什么关键?以至使它变得比登上月球还困难呢!且听黄庭禅创办人张庆祥先生娓娓道来…

失落的内心本文:

    「内心」!这是一个非常奇妙的字眼,它总是让人感觉到既现代又古老,既熟悉又陌生,既单纯又深奥!这是年复一年,从古到今,不论智愚贵贱,大家都喜欢谈论的课题。小学生在谈,大学生在谈,博士也在谈,禅师也还在谈!人们整日都在追求它、谈论它,但却觉得越谈越陌生!人们常努力想去揭开它,但又觉得越来越深邃!这就是我们的「内心」。一个看似平易,却又遥不可及的「家」!

    自古以来最有智慧的人都告诉我们,我们一生所追寻的一切,所梦想的一切,答案就在那儿,它是那么的美好,而我对它却是一无所知!它是那么的亲切,而我与它的距离却是那么的遥远!笔者试图以这篇文章把你的「内心」介绍给「你」!然而这必定是一项比登上月球还艰巨的工程。

    我们有能力登上月球,却无法彻底解决发生在一个人「内心」中的场场战役

   今日人类的智慧,已能克服很多非常艰巨困难的事情,好比我们可以把人类送上月球,我们的视野可以扩展到更遥远的星际,也可以清楚的看到海底最深处的真相,更已经研究出最尖端最快速的计算机,这么多伟大艰巨的工程,我们都一一达成了!

    但还有一项最为重要的工作仍然没有达成,这项工作似乎比方才所举的那些伟大的成就更为艰巨,那就是人们内心的「安宁」与「祥和」!看看这个世界吧!到目前为止,整个世界仍然处于躁动不安之中,大大小小的战争从未停息过:国家内外有战争,政党内外也有战争;公司内外有战争,家庭内外也有战争;然而最重要的不是「你」的外面有战争,而是「你」的里面更有着一场又一场的战争!不是只有昨天战争,今天也还在战争;不是只有刚刚战争,现在也还在战争!

    你以为世界这么乱是因为国与国的战争吗?还是政党与政党的战争吗?或是人与人的战争呢?不!只要你内在祥和,外面的战争根本摧毁不了你!这么多场的战争中,比起一个人内在如火如荼的战役,世界大战根本就不算什么!多数的人生并非毁于世界的大战之中,也非毁于人与人的战争之中,而是毁于这一场场「内在的战役」之中!只有发生在你内在的战役才能摧毁你!

    在这场内在的战役中,我们安宁的时刻被牺牲了,我们祥和的时刻被牺牲了,我们一辈子中大多数的珍贵时刻,因为这些内在的战役而全军覆没!在我们自己的战场上,「我」被摧毁了!以及我的神性内所具有的安宁与祥和,也都一并摧毁了!

    想想看,撇开身外的战役不谈,这一天之内,发生在人类「内心」的大小战役,要是全部加起来的话,恐怕用那最先进的计算机,也还不一定计算得完呢!这些激战的血泪故事,恐怕用尽全人类有始以来的所有纸张,也写不尽的!这就是为什么整个世界感觉如此躁动的原因。也就是说,真正需要安宁与祥和的不是世界,而是每个人的「内心」!人心安宁了,世界也就安宁了!

    然而这是个简单的工程吗?想想看,我们有能力登上月球,却无法彻底解决发生在一个人「内心」中的场场战役,目前为止我们对它仍然束手无策!这个世界的每一个国家,每天投入多少教育家、心理学家、宗教家、慈善家去挽救人们的内心,但这项工程进行到目前为止,世界仍然一天比一天乱,可见这项「内在和平」的工程,其难度远比登上月球还要复杂得多!

    或者不是因为这项工作太难,而是由于我们对「内心」这两个字的认识,仍然存在许多朴朔迷离的关键还未得到厘清!否则怎么会全世界那么多专家学者的一起努力,依然无法阻止它的每况愈下呢!然而这些专家却常以为自己对「内心」这两个字是了如指掌的,这才是最大的问题所在!

    致使世人对「内心」感到扑朔迷离的三大困境

    凡事想要得到好结果,最好先认清方向再开始奔跑,因此想要让每个人都可以具体有效的去体验他的内心,其首要工作就是要先厘清一些至今仍令人们感到扑朔迷离的关键,才能使这学问重现古人「直指人心」般的具体有效。

    那么一谈到「内心」这两个字时,一般人立即产生的错误方向是什么呢?以下三点,正是致使世上的人们对「内心」感到扑朔迷离的困境所在:

(一)「内心」与「外物」分不清:

    一看到「内心」这两个字,顾名思义,它当然存在我们的「内在」!如果我问:「一个人内心的安宁与满足,是发生在他的内在?还是外在?」你马上能回答「内在」!那么一个人若失去它的安宁与满足,是从他的内在失去呢?还是从外在失去?你可能想了一想,然后回答「内在」!如果我再问:「那么要找回失去的安宁与满足,是从内在去努力呢?还是外在?你可能会停几秒钟,然后勉强吐出几个字「好像应该也是内在」!对的,这些答案都是「内在」!

    然而仔细的看看世上的人们,每当他们的内心发生动乱或浮躁的时候,他们都是往内心去寻找失去的安宁与满足呢?还是急着往外去摆平外在的事事物物呢?答案是…几乎全部都急着「往外」!因为看起来此刻内心的不安,全都是因为外在的某个不如意的人事物所引起的!

    这看起来好像是很对的,但人们忽略了一点,此刻那个「不舒服的感觉」,是发生在你的内在还是外在呢?谈到「感觉」当然是发生在你的身上!而刚刚你说要找回失去那份安宁的感觉,应该往内在还是外在去努力呢?你也曾回答「内在」!而此刻当人们感到内心的不安时,他们都往内去安排还是往外呢?此时每个人却都往外!这便是第一个令人陷入扑朔迷离的地方了!因此这点有必要再加以说明。

    很多人以为等他们只要掌握了生活中的每一项元素,就会拥有安宁与满足,但事实并非如此,因为事情总是层出不穷的,想要「掌控一切」这并不是他们能力所及的。世上没有任何人能掌控一切,就算世上所有大小战争都被你熄灭了,大小事件都被你摆平了,你已非常成功了,但只要你内在的动荡与战争还在进行,那么不论你多么成功,你仍然得不到安宁与满足,那些外在的成功对你而言,也都变得毫无意义了!

    因此你要相信,你在身外所追求的一切意义,最后都得在你的「内心」中发生,你所追求的一切安宁与满足,也要在你的「内心」去感受,否则它根本没有意义,因此你一生所追求的并不在外!外在有可能是一个可以引起你不安或满足的媒介,而不是不安或满足的本身,它只是个会骗走你的注意力的幌子而已!因为外境的变化能不能造成不安或满足,还要看你的「内心」去怎么感觉,因此外在不是最根本的因素。反之,若是你的「内心」能存在着安宁、祥和,那么不论外在任何的处境下,你都可以感受得到安宁、祥和。这点则是所有外在的努力无法比拟的。

    因此想要得到你理想中的人生,你的首要工作便是明白你的「内心」!一旦你懂得在你的「内、外」间划清界线,就非常容易看到外在的一切并非你所追求的,它只是一个幌子、一个媒介而已。将你所追求的满足与安宁寄托在外物身上,那将是再动荡也不过的事了,因为外物的本质就是如此!

    看看你的「内心」吧!真正的满足只在你的内心发生,它当然也可以藉由外在的任何原因而得到短暂的发生,但你也可以不需要任何原因就能一直享有它,因为它是与生俱来的,它本来就存在你的内在,重点是你得要学习去认清它,去让它发生在你的内心而已!

    然而凑巧的是,大部份你感受到内在的安宁与满足时,外在的境遇大多恰巧也都在你所满意的情况下,这使得人们非常坚固的以为,要得到内心的满足之前,必需将外在的一切都摆平、都安排妥当才行,正因这个错误的指引,使得我们不断的往外物去奔忙了一辈子,最后仍然不能掌握到你所想要的那个安宁与满足,因为外物的本质总是在变化、在动荡!

    但你别误会这个说法是叫你抛弃外在的一切,让它随意去溃败,不是的!你应该尽量去安排、去追求外在的一切美好,但不应当在追求的过程中,或追求不到时,被烦恼所包围,你有能力在外在未安排妥当前,就已经全程享受到那份安宁与满足!这份满足不必等到一切安排妥当后才能拥有!若是这样的话,那你所能拥有它的时间未免也太短了!况且就算外物都被你一一摆平了,你一定能握有那份安宁吗?这真是个大问号!因为那份感觉根本就不在外!而我们却常常忽略这个唯一的目标,不断的在错误的方向上努力。就如佛陀在「大乘本生心地观经第九」里面所说的:

    尔时佛告弥勒菩萨摩诃萨言。汝善男子,当修学者,但有一德,是人应住阿兰若(寂静解脱)处,求无上道。

    (译:那时佛陀告诉弥勒大菩萨说:你们这些善信啊!正在修行的人,只要能行持一个好的法门,这个人就可以证入到非常寂静解脱的境界,求得无比殊胜的道。)

     云何为一?谓观一切烦恼根源即是“自心”。了达此法,堪能住止阿兰若处。

    (译:要行持哪一个殊胜的法门呢?即是“观察到一切烦恼的根源,就只发生在自己内心的位置上”。找到了内心这个烦恼贼窟的位置后,才有办法证入最寂静解脱的境界。)

    所以者何。譬如狂犬被人驱打,但逐瓦石不逐于人。未来世中住阿兰若新发心者亦复如是。
(译:修心为什么一定要先找到内心这个烦恼的贼窟呢?譬如一只疯狗被人追打,但这疯狗只追咬打在它身上的瓦石,却不追咬丢出瓦石的人。未来末世发心想要追求寂静解脱之道的修行人,也会犯了和那疯狗完全相同的毛病。)

    佛陀这段话的意思是:修心的人常常找错焦点,一个修心的人没有先在自身上,找到使他烦恼不堪这个内心的贼窟在哪儿,却以为努力摆平外在的一切,就可以得到清静解脱,最后当然是徒劳无功了。

    不幸的是我们往往在这个重要的关键上混淆不清,因而使得这个「内在的主角」被混淆于外在的种种变化境遇之下,使你永远无法发现它的存在,并也诱使你整日往外的去安排、去摆平、去追求…最后你发现始终还是无法真正的拥有它,就这样,你平白浪费了你一辈子应该都能享受到这安宁的恩赐!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6:34 , Processed in 0.096188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