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967|回复: 0

心无挂碍,行走世界 (2019-02-13 06:57:16)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9-2-18 13:09:12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问:有些朋友约去聚会,不愿意去,觉得没意义没意思,但又觉得是一番好意,不知该用什么心态去参加聚会呢?


       一般情况下,一个人不愿意参加聚会,多半是因为他过往参加聚会的体验并不美好。例如,冷场,和别人没有话讲,尴尬,孤立等,总之,他的自我体验到不舒服,自我没有从中获益。当有人再次邀请他参加聚会时,他在心里说不,那说明:自我正在基于过去的经验而反应,它明显地受过去的经验及故事影响了。


       现在,有朋友邀请你去参加聚会,你是否也是这种情况呢?不管是不是,先弄清内心的受、想、行、识,先处理好自己的内心,让它光明清净,然后再决定你如何行动。如果你这样做,这是一次内观,是一次消磨习性的机会,是一次修行,是一种佛陀的作为。


       对我来说,修行,从某种意义上说,是一种去粘解缚、应病与药的过程。所谓去粘解缚、应病与药,不但是别人给自己去粘解缚、应病与药,也是自己给自己去粘解缚、应病与药。


       对我来说,所谓去粘解缚,是指处理感受和想法对我们的限制和影响。粘,什么能粘住我们?感受;缚,什么能缚住我们?想法。所以,如果将去粘解缚具体化来讲,是正确处理我们的感受及想法,即做受与想的功课。


       具体而言,如何处理受与想?也就是,如何做受与想的功课?在距佛陀二千六百年后、因特网高度发达、知识及智慧极易共享的今天,有两个智者达人的、垂手可得的、处理受想的方法可供我们使用:一个是针对感受的,一个是针对念头的;一个是莱斯特先生的释放法,一个是拜伦凯蒂的内在调查。学习并习惯于应用这两个方法,应情对境会轻松快乐很多。


       例如,朋友邀请你去聚会,但一想起聚会你就有不好的感受,但又不得不去。这时,你就可以针对即时生起的感受做释放,或针对当时头脑中涌现的头脑做质询。二者同样有效。解粘即能去缚,去缚即能解粘。二者互为首尾,除一而另一除。


       同样的情况,父母让你去邻居家借些什么东西,你觉得不好意思;或你要去上司家送些礼物,你觉得难为情;或你一想起某人、某事,心里就不痛快,有某种感受堆积在胸膛……这时,你可以针对这些感受做释放,也可针对出没在这些感受中的念头做质询,直到心胸中干干净净无一物,直到头脑中空花飞舞无影响。


       这些方法到底具体该怎么做?如果你真的需要,心智自会引领你找到、学会和用上。


       总之,内在有障碍,外在才会有障碍。消除心的障碍,是我们最应该做的事,也是最为迫切的事。若是没有内心的障碍,有谁呼你而不去?别说参加宴会,即使阎罗招你去地狱,你也不会内心惆怅,有梗有碍。


       当我们去参加宴会,你可以站在岸上看别人戏水,但也可以跳进水里和别人一起嬉戏,也可以边戏水边站在岸上——修行柔软觉知的修行者可以这样做。总之,如果没有自我建造长城,确立边界,你可以像一块糖融化在那杯里;你可以带八十岁的智慧回到十八岁;你可以带着佛陀的静默回到叽叽喳喳的麻雀时代;你可以以姣好的心回到单身渴望恋爱的岁月……一切皆有可能,当我们心无挂碍。


       现在,你心有挂碍,先除挂碍,再入世界。作为修行人,应时刻检查我们心中的挂碍。保持我们心空清朗,无物为碍,是我们的本家职业。护理我们的内心世界,没有业余,皆是全职。对此,对外可以马虎,对之不得马虎。为什么呢?心界才是你的真世界,世界只是你的坐看台。心无挂碍,行走世界,是佛陀们的样子。作为想学习佛陀的人,跟在他身后的人……来力求达成,心无挂碍,行走世界。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8:47 , Processed in 0.110123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