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衣袂飘飞 于 2021-6-24 18:48 编辑
法語選粹(黃念老) 眾生都是在情見之中,所有的見,都是眾生知見。佛出現世間的大事因緣,就是為了告訴大家佛的知見。我們的修行是什麼?就是要把我們的眾生知見,轉變為佛的知見,就是這麼一件事。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積功累德品】
現在這個世界是濁亂哪,所以我們就是要在這個濁亂的環境裏頭,我們保持內心的清淨,這是極大的修持,而這裡最好的辦法就是念佛了。 ——《淨修捷要報恩談》【第七拜光中極尊】
我先把佛的這一段經文讀一讀。『善男子。我以佛眼觀一切眾生。貪欲恚癡諸煩惱中。有如來智如來眼如來身。結加趺坐儼然不動。』佛有五眼,《金剛經》講過。這個事情只有佛眼能見,其他一切都不行。見什麼呢?看見眾生,『貪欲』就是貪;『恚』就是瞋;『癡』就是愚癡,在三毒的種種煩惱之中。他說在這種種的煩惱之中,有如來的智慧、如來的眼目、如來的身,在那跏趺坐,儼然不動。這煩惱與他不相干哪,所以就稱為《如來藏經》。 ——《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第四講】
佛法在咱們這個世間出現,就是由於釋迦牟尼佛在臘月初八夜裡頭看見了星星悟道了,世尊的第一句話,而一切佛法就從世尊的這第一句話開始:『一切眾生皆具如來智慧德相』,沒有一個例外,都有和佛一樣的智慧德相,都『具』就是已經有了,『具』是具有,『具』是具足,如來的智慧德相在任何一個眾生,蒼蠅螞蟻,都是具足的。這就是佛法不同於任何學術、任何的宗教之處。我們都在學佛,而不從這一句上把它緊緊的,從這個地方出發,而在這個枝葉上在那兒去用功,這個就很可惜了。 ——1991年9月對弟子開示《恆河大手印》
這佛學跟學佛是兩件事,佛學是佛教的學問,還要學佛呀,學佛就是要學佛的大慈大悲、六度萬行。佛學院有一個學生問我:『我們到底要不要搞佛學?』我說:『既然名字叫做佛學院,當然要研究佛學了。但是要知道,佛學裏頭真正的內容,都是告訴咱們怎麼去學佛的。』 ——《從金剛經談到無量壽經》【第三講】
所以我們學佛,關鍵在於智慧。有人只是求禪定、神通,都不究竟,成佛關要就是智慧。唯識宗最後是轉八識成四智,八識能轉成四智就成功了,所以成功就因智慧。涅槃三德,法身、般若、解脫三德,因智慧才能顯現本有的法身,因智慧才能斷盡煩惱妄想得到解脫。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發大誓願品】
神通只是聖末邊事,是聖道末了的邊邊上的事。現在很多人捨本逐末。你說他不信佛?他信佛。你說他不用功?他用功。但是他不在根本上用功,他就追求那些末邊上的事情,他看得很重,所以說顛倒見!若不信佛法,信外道,那是更大的顛倒。你信了佛法,可是你單單看到神通、奇異功能、瑞象與靈感,這就叫做附法外道,是附在佛法裏頭的外道。 ——《大乘無量壽經白話解》【受用具足品】
某參訪者準備了許多修行細節方面的問題,寫了一大張紙,帶到北京當面一一請問黃念老,念老回答得很辛苦,但還是勉力回答了大多數的問題。事後與弟子談起此事,黃念老說﹕「……怎麼都可以,好多問題怎麼都可以。很多人都老認為這是個方法的問題,總想找一個好的方法,這始終不是個方法的問題,而是個覺悟的問題,不是方法問題。」 ——【1991年開示弟子提問】
不能期望一看書就喜歡踴躍,你必須看不懂的,甚至和自己的看法相抵觸的。有抵觸不要緊,到最後自己的看法與經上的合了,這才能有進步。一看就懂,那就總是和自己目前的水平差不多,則不容易進步。我當年看《宗鏡錄》就是處處有吃不透的地方,一個問題解決了緊接著下一個問題又來了,最後我收效很大。 ——《黃福生學佛筆記摘抄》
【你必須看不懂的】 編按:黃念老對身邊人開示時,其子黃福生對這些開示都認真做了筆記。黃福生居士往生後,其同修將之整理而成此筆記摘抄。 夏師偈: 『彌陀教我念彌陀 口念彌陀聽彌陀 彌陀彌陀直念去 原來彌陀念彌陀』。 此偈句句直指,純系現量,真無上醍醐。 茲續貂如下: 『原來彌陀念彌陀 徧空飛舞曼陀羅 我今拈花我微笑 何須西來老達摩』。 ——《老念居士詩集》
編按:這一則的第一個偈子【直念去】,見於夏蓮居老居士所著《淨語》的【下卷】。「現量」,唯識學有三量:現量、比量、非量。 ——恭轉於黃念老法音網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