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4334|回复: 0

皆内观也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8 17:38:1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文 / 若水
  十三年前,我为光启出版社翻译了一本心理治疗书籍,原名是Bio-spirituality (修身之道),我为此书取名为内观自得>。它介绍了一种自我治愈的练习 Focusing,很自然地,我也把Focusing 定名为「内观法」。  谁知十余年后,小乘「止观学派」Vipassana 在台湾成立道场,竟舍传统的「止观」名称而改名为「内观」。此内观也,非彼内观也,然而这两个内观法却无独有偶地不仅都由身体下手,也都着眼于觉受 (sensation)。  如今,Vipassana 在台湾日渐普及,在这同时,又有一批新时代朋友开始共修内观自得>的Focusing,那么这两种「内观」究竟有何异同?有待一番澄清。  首先,Focusing 是出自心理辅导的传统,以治疗身心创伤为目的,而 Vipassana 则源自修行传承,以悟道为指标。因此两者虽然都在观身,应对的心态却大不相同,两者各有专精,若能配合得当,可能还会收到相辅相成之效呢!  Focusing 是以接纳与聆听的心态,请出觉受以后,加以抚慰,治愈潜藏在体内的创伤;Vipassana 则发挥慧剑斩乱麻的意志,请出觉受,只是观照,却不插手干预,让它在缘起缘灭的过程中自行了断,藉此消除业障。  不论在西方或东方,一强调原罪的观念,一重视吃人的礼教,两者都将身体视为欲望的渊薮,万恶之源,人们对它始终怀着又爱又恨的矛盾心理,时而纵容,时而压抑。  慢慢地,身体像个受虐儿,逐渐噤声,把所有的感受埋藏起来。因此,不论练习哪一种内观,初学的反应常是「没有什么觉受啊!」「什么也感觉不到?」  这也难怪,身体哪会不知我们图谋不轨,三顾茅庐的目的不过是为了「除之而后快」,它岂会轻易入彀?它只好绝地反攻,化身为腰酸背痛或杂念纷飞来干扰我们的练习。  有一点儿打坐经验的人,都知道肢体的酸痛绝不是单纯的生理反应而已,佛教徒归咎于「业障」;若纯由心理治疗的角度去看,这些生理的痛苦背后隐藏了许多情绪,最后都可归为一个「心痛」(或心结)。这时,我们愿以治疗的方式调理,还是以修行的心态待之,全看自己的选择。有些人以「不悟道誓不起坐」的决心熬过去,有些人则以抚慰陪伴的方式去「止小儿啼」,两者都有效益,端看身心能够承荷的程度。  闭关多次以后,会发觉每次闭关几乎都得经历类似的起伏过程。前三天练习呼吸冥想时,很欣慰地看到身心显著地沈静专注下来;等进入观身之后,照理说,心有所寄,应无暇起妄念才是,事实正好相反。当心思在身体上下穿梭之际,陈年往事的记忆竟然倾巢而出,有时尚未观到颈部,便不知所终了。  眼看着静坐的境界逐渐退转,却不知自己哪儿做错了。其实妄念的涌现,很可能是在排毒,是治愈的必经过程。因为身体乃是情绪感受的储藏室,冰封于皮肤下面的感受,经不起终日的问讯,一一苏醒过来,鲜活的记忆不断涌出。因此,葛师才会再三叮咛:「轻安之后,浊重的觉受必会卷土重来,这是好现象,因为更深的业力浮现了,只要耐心地观下去,你终会究竟解脱的。」  平素若练习过Focusing的人,跟身体的觉受打过交道,处理过自己的情绪,身心之间已经建立了某种信任与默契,那么在修Vipassana 时,就不至于被排山倒海而来的情绪搞得坐立不安。在观身时,他不会以修行人的「冷眼」旁观,而是怀着慈悲与信任地问候身体每一个部位。每天从头顶到脚趾,再由脚趾到头顶,好似与身体做爱,十天下来怎能不容光焕发?  身心和好之后,观慧夹着慈悲之力,不论是好的觉受或不好的觉受,心里明明白白:「我有知觉,但我不是这一知觉」,于是知觉便解放出来,转为灵觉,「观」转成「慧」,更加容易照出「人生无常」「法本无我」的人生实相了。  转自:奇迹课程中文部 奇迹&佛学 2006/4/7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6:38 , Processed in 0.110651 second(s), 27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