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776|回复: 0

颠倒因果(四)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8 19:05:48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好的,我们继续来学习因果关系,现在我们来到28章,第一节:化解恐惧,当下的记忆。

“奇迹本身是无所为的。它只是化解而已。解除已做出之事所形成的干扰。它不添加任何东西,只是解除。而它所解除之物,其实早就不存在了,只因记忆犹存,似乎仍具直接的影响。这个世界早已过去了。形成世界的意念,虽曾被心灵想过以及珍惜过一阵子,如今已不复存于心中。奇迹只不过让你看到,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凡是真正过去的,就不再有任何后果。念念不忘那个肇因,只会产生肇因犹存的幻觉,却产生不了任何后果。”

这真是一个意义重大的概念,解释了我们一直所谈的主题中的很多东西。

“奇迹只不过让你看到,过去的已经过去了;凡是真正过去的,就不再有任何后果。念念不忘那个肇因,只会产生肇因犹存的幻觉,却产生不了任何后果。记忆是知见的过去式,两者都是有拣择性的。”

记忆是知见的过去式,这个观念很有意思。

“它虽是过去的知见,却好似发生在当下,仍然历历可见。记忆和知见一样,都是你自己造出来的一种技能,以取代上主创造你时所赐予你的能力。知见好比你所营造之物,也能被用在其他用途上,为其他东西效命。只要你愿意,它能够用来愈人,而非伤人。凡是用来治愈的,绝不会用来逞能。它只是认清了,你没有任何需求,故无需做任何事情。它是非拣择性的记忆,不会被用来干扰真理。救治所需的一切,圣灵都已拥有,却不受那一切原有的内涵及目的所限。那些技能还未真正发挥过。等待着一展身手的机会。它们并没有固定的效忠目标。”

所以这段话清楚地说明了我们一直在说的一点,也就是撤回我赋予万事万物的所有目的……桌子,椅子,身体,房子,车子,绿纸带,碟片,等等。

问一:非拣择性的记忆是个很有意思的词语。

David: 因为所有拣择性的记忆只是在利用过去,挑出我想要赋予事物的意义,我所认为的事物的意义。“非拣择性”给人的印象是它是普遍性的,圣灵的目的是普遍适用的,而世界上的所有事物都没有特定的功能与目标。一切特定而具体的能力,技能,物体都是如此。这一点也让人联想到我们之前所说的事物相互之间并没有联系。所有的具体事物都是通过圣灵的目的而相互关联,但它们本身之间没有任何联系。所以,沙发和身体,或房子和身体,或车子和身体似乎有很强的联系。按俗世的看法,车子是非常必要的,它可以载着身体到处跑。然而,世界上所有的物体,所有的技能,就它们本身而言,都不具备内在固有的意义或用处,因为“就它们本身而言(in and of themselves)”这整个观念是错误的。根本没有具体的独立存在(There is no specific in and of itself)。如果我们接受这一点的话,我们所建立起来的整个表相世界就会开始摇摇欲坠。

问一:我在想你说过的穿在金线上的珠子这个比喻,金线代表圣灵或圣灵的目的,而珠子代表具体的或分离独立的事物,如果没有线把它们穿在一起,其本身只是一团散沙,没有任何意义或用处。

David: 如果你进一步延伸这个比喻的话,你就会看到那是一条项链,因为那条金线是无始无终的,因此,那些珠子也不分……

问一:哪里是前,哪里是后。

David: 是的,这不是线性的。如果你仅仅把这个比喻看作是串着珠子的金线,那么你就得到一个线性的概念,项链或圈圈代表圣灵的目的,无始无终。

“圣灵确实能够善用人的记忆,因上主亲临其间。但这不是有关过去的记忆,而是有关当前的状况。长久以来,你一直相信记忆只能容纳过去的事,很难明白它也是一种能够记得现在的技巧。你容许世界限制你到什么地步, 世界对你的记忆也会构成那么大的限制。记忆与过去之间没有任何联系。除非你想要那个联系,它才会出现在那儿。唯有你的欲望才造得出这联系;也唯有你会把它系于某一段时间中,仿佛可供罪咎徘徊其间。”

罪疚仿佛仍徘徊期间的那部分时间是非神圣时刻(the unholy instant)。每一次非神圣时刻被召唤而来,被认作当下,过去被带入当下,当下就受到否定了,神圣一刻就受到否定了。所以每一次当你整理你的概念和想法,每一次当你作判断时,你还是在企图否认这些只是意象而已,否认小我的念头和被投射的意象其实早已结束并成为过去了;它们只是非神圣时刻的一部分。所以妄念之心完全只存在于非神圣时刻中,因为妄念之心是过去式。而正念之心,与宽恕一样,则属于当下。所以如果我们讨论正念之心,妄念之心,罪疚与宽恕……无论你用什么字眼,指的只是过去与当下。宽恕在正念之心中,或在当下。

问一:神圣时刻和非神圣时刻。

David: 是的。最近这几天我一直有个想法,就是奇迹就像一个点。妄念之心像一条线,而奇迹像一个点,只是一个点,永远是一个点。事实上如果你用线来作比喻的话,这个点压缩了(collapse,或译坍塌)整条线。但是与其想“我是神圣的上主之子,我是一体的,我是一切”,要领悟这一点的步骤是认为“我是一个点,而不是一条线。”所以,无论什么时候我开始想过去做了什么或未来即将发生什么,我就只需告诉自己“我是一个点,而不是一条线。”这非常简单,这是几何意义上的比喻。

问一:我喜欢这个意象,当我正在把自己想成一条线时,那条线开始收缩,变成了一个点。

David: 同时,有些人可能会问,“这怎么才能和‘我是万事万物,遍存万有’这一点相统一呢?”因为在有些人的心目中,一个点是非常微小的,但是一个点也可以被放大。奇迹是种感知,但是就好像整个时空宇宙都是那个点。你可以从奇迹的角度来观察那个点,你会看到全部的时空是同时存在的。它不是线性的,一切都被包含在非神圣时刻中。你可以把非神圣时刻当成你可以从奇迹的角度来观察的一个点。从这个意义上来说,那个点包括了你可能在的任何地方;一切都在那个点里了。它消除了距离,方位,地点这些概念。

“圣灵利用记忆的方式,与时间毫不相干。 祂不用它来挽回过去,而是把它当作放下过去的一种方法。记忆紧抓着它所接到的信息,去作它受命去做的事。这信息并不是它写的,目的也不是它指定的。”

记忆就像时间,身体,人际关系和别的一切事物一样。它是中性的,和别的一切事物一样,都服务于心中的目的。它是受蒙蔽的心所杜撰出来的一项技能。我们又回到了“我的目的是什么?这是为了什么?”。记忆就其本身而言不包含内在的目的。

“它像身体一样,自身并没有目的。如果记忆好似帮你执着远古的仇恨,为你累积的不义及害人的经验提供历历如绘的印象,那也不过是你向它索求这种信息,而它遵命照办而已。身体过去的一切历史,都隐藏在记忆的保险柜里。那使得过去栩栩如生却扼杀了现在的一切怪异联想,都藏身其中;你一下令,它们就会应声出现在你眼前,再度复活。如此,它们的影响或后果好似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强,甚至淹没了它们的起因。”

现在这里我们有了一些很好的内容。我们曾打过电脑记忆库的比喻,这个段落很好地说明了那个比喻——所有的历史,所有身体的历史都隐藏在一个容量巨大的硬盘里,里面有浩瀚的字节。而事实上,说到身体的历史,我们说的是“过去的历史”和“未来的历史”,全部的感知。

“如此,它们的影响或后果好似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强,甚至淹没了它们的起因。”

所以小我是一个分裂念头,我们甚至可以说是一种繁殖,因为似乎身体变得越来越多,越来越多,越来越多,可以说是人口大爆炸,“如此,它们的影响或后果好似随着时间而不断增强”。似乎随着时间的推移,出现了越来越多,越来越多的身体,“甚至淹没了它们的起因”。这还是一种因果颠倒,好似时间和繁殖成为了人口增加的原因,而事实上整个世界——包括众多的身体,所有的碎片,万事万物——的起因是小我,心灵中的分裂信念。所以时间似乎为受蒙蔽的心干了一件大好事,它似乎变成了肇始者;而事实上时间只不过是从分裂信念中杜撰出来的另一个信念。所以真正的起因在心灵中,而非在时间中。很多时候当你进行这些讨论时,有人会问:“世界正变得越来越好,还是越来越糟糕?”有些人会说,因为环境污染和各种各样的问题,世界正变得越来越糟糕,越来越复杂。但这还没有抓住问题的本质,也就是世界的起因是心灵,而并不是时间让问题变得越来越多。问题还只是一个,也即分裂信念。仅管林林总总的表相掩盖了万事万物的虚无本质。无论你把一个幻相乘以0 的多少次方,最后你还是得到0,因为起因不在世界或时间中。然而还是有科学家用他们的高倍望远镜来探索宇宙的开端(大爆炸),因为他们依然相信宇宙的起因在屏幕(被投射出来的表相世界)上。我们在奇迹课程中学到的是起因在心灵中。所以现在接下来的这一段话把时间打回了原形。

“时间不过是一事无成之物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与你企图隐瞒自己真相的其他伎俩沆瀣一气。时间即不能夺走,也无法恢复任何东西。”

所以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观念,就像我们昨天的讨论中,我们引用了正文中较早部分的一段话,“正如天人分裂是百万年前发生的事,最后审判也会延伸到近乎等长的时间之后,甚至更长都有可能。”当你读到这样一句话的时候,而你对什么是层次混淆,什么是心灵,什么是正念之心妄念之心尚不清楚,你就会得出错误的结论,认为治愈受时间的支配,事实上得花上数百万年的光阴。但是在这里正文中较后面的地方,我们所看到的是“时间即不能夺走,也无法恢复任何东西”。能把上主儿女奥体恢复至其原本位置的,并不是数百万年的时间。时间和任何事物一样,只是中性的,它只不过是“一事无成之物的另一种表达方式”。我们赋予时间的目的才是至关重要的事情。如果心灵能在一瞬间彻底而全然地接受圣灵的目的,这才是领受救赎的真义,这不需要任何时间。在这里,有关过程的整个概念坍塌为领受修正的那一个决定;修正一直都在我们心中。

问二:那么,为什么耶酥要说这样的话呢?分裂发生在百万年前,治愈还要再花上百万年甚至更多的时间?

David: 哦,为什么他要说“上主会悲泣”?

问二:没错。我能看到那一说法是有帮助的,但我不确定……你是如何把它看作是有帮助的?

David: 恩,我是在正文第30页上首次看到这句话的......我能想象如果一个人开始接触奇迹课程,读到了我们现在正在读的548页上这些话,很可能会把书一把扔出窗外(译注:因为前后说法的相互矛盾)。没有经过仔细的研读与应用,以及随之而来的洞见与体验,为心灵接受这一类的观念铺平道路,心灵是无法一下接受这些观念的。记住这永远都是一种阐释。你的洞见越深刻,对奇迹课程所表达的这些深层次的观念越清楚,你就会原原本本地来看待刚才那样的话(“分裂发生在百万年前,治愈还要再花上百年年甚至更多的时间”)——它只是一颗踏脚石。我只是把它看作较低梯级中的一个梯级或路途中的其中一颗踏脚石。课程中的很多话都能够被阐释为是令人沮丧的。比如你可以回到教师手册,有些人会说,“哦,如果这是课程最后一部分的教师指南,那么它应该是非常高深的内容了,因为这是教师指南。”然而教师指南中有一段话所谈的是培养信任的“不同阶段”。

问二:恩,上面说,“需要花很长的时间才能达到这一点。”

David: 是的,事实上课程的用语比“很长”还要强烈,这出现在旧版奇迹课程的教师指南第十页上。“现在他不得不追求那花很长很长的时间都未必能够达到的境界。”所以人们根据这句话,说,“是的,这将是一个非常非常非常漫长的过程”。再联系到另外一句“需要花费百万年的时间”,最后就得出结论说,“让我们实际点吧。这个过程是路漫漫其修远兮。”当然课程的其它部分则清楚地指出这只是瞬间之事。它只能在此刻当下被领受!

问一:到底哪种说法会令人泄气,完全取决于个人的立场。我想到我们在密歇根州所举行的一个全天的聚会,其中一位女士当她不断地阅读“这仅仅只需要一瞬间”这一观念时,觉得很沮丧,因为她觉得,如果真的只需要一瞬间,为什么她还没有经历那个瞬间?所以对她来说,看到这只需要一瞬间这一点很让人沮丧,然而对其它人来说,令人沮丧的事是需要花费百万年的时间或花很长很长的时间都未必能够达到。

David: 这完全基于个人阐释。小我无论面对哪种说法,都会使之显得令人沮丧:这将要花很长很长的时间,或这只需要一瞬间,而我却做不到。我想当你开始弄清楚“梦境的梦者”这一概念,以及我们一直在谈的紧迫性(urgency)时,你甚至不必对某句话作出阐释了,因为那句话本身会自动消解。

问一:只是弃置一旁就行了。在它还有助益的时候使用它,然后将其弃置一旁。

David: 它已经结束了。你甚至都不必说“OK,谢谢你。你对我做了很好的服务,现在我跟你吻别”。在某个特定的时刻,在洞见中,在“啊哈”时……过去结束了,消融了。

“时间不过是一事无成之物的另一种表达方式。它与你企图隐瞒自己真相的其他伎俩沆瀣一气。时间即不能夺走,也无法恢复任何东西。”

所有其他伎俩……你可以把所有的东西全部归入这一范畴中……时间,空间,能力,技能,人格性……凡是你能说出来的东西。尺寸,程度,特性,层次……所有这些都是“你企图用来隐瞒自己真相的其他伎俩”。我们自性的真相是全然抽象的,我们自性的真相里不存在层次,程度。

“时间即不能夺走,也无法恢复任何东西。你却有种诡异的用法,使得过去好似成了现在之因,现在只是一个无法改变的果,因为它的肇因已经过去了。”

这是一个意义重大的句子,因为它把世界的整个基础给抽空了。需要舍弃的是你对时间的诡异用法,使得过去好似成了现在之因。你们来看这句话的后半部分,“现在只是一个无法改变的果,因为它的肇因已经过去了”。这就是小我用来忽略当下(现在)的技俩。如果过去成了现在之因,那么现在就只是个结果,是无法改变的。你已经沉没了,你已被注定了。小我说,你只管忽略当下吧 ,因为……

问一:你什么都改变不了。

David: 小我会说,你什么都改变不了,因为过去是现在的肇因。

问一:此前我从来都没有从这个角度来看这句话。

David: 所以现在你就会明白为什么线性时间必须得压缩,心灵必须舍弃线性时间这一信念,因为不这么做,就变成了宿命论。比如心理学会说:“你是环境的产物”或“你是你过往制约的产物”。

“改变一定要有一个持久不变的原因,否则,改变也无法久存。如果改变之因仍在过去,现在就没有任何改变的可能了。当你把过去存留于记忆中,这种用法就把过去与现在对立起来了。”

所以如果我们回到电脑这个比喻上来,受蒙蔽的心不断地激活程序,这便是它对记忆的用法。如果说在电脑硬盘里有一小部分储存的是对上主的记忆,或是对当下的记忆,或是对神圣一刻的记忆,受蒙蔽的心从来不会去激活那个程序。它总是不断回到容量巨大的储存过去的那部分硬盘,不断地从中召唤过去的记忆。相反,事实上它需要做的是召唤当下的记忆。

“忘却你教给自己的一切吧!因你已被误导很久了。若能学到并保全更好的一课,谁还会记得那荒谬的课程?当宿仇宿怨的记忆出现时,请记住,它们的原因已经不复存在了。你已无法了解它们的目的何在。”
  
这段话与练习手册中的所有练习相吻合,比如,“我所见的一切不具任何意义”及“我不知道万事万物的目的何在”。这便是为什么这些练习是如此重要,因为心灵必须接受这些针对肉眼的看法的修正观念。这便是会让人感觉迷失方向的地方;线性的日常生活就是专门用来迷惑心灵的。 而耶酥在这里所说的是“当宿仇宿怨的记忆出现时”,无论以何种形式呈现,请记住,它们的原因已不复存在了,因此你无法了解它们的目的何在。这意味着不要试图去弄明白事情是怎么回事,不要试图将事情合理化(或曰辩解)或剖析事情。你无法明白它们的目的何在。停止徒劳无益的尝试。这一点也和你在“你依然认为自己知道”这本日志上所得到的讯息相吻合。你无法明白它们的目的何在。所以现在我们即将明白一个观念,也即要用一个新的目的或新的原因去取代。

“不要让你此刻有意赋予它们的原因,促使它们变为过去那种模样或表相。你应庆幸,这一切俱已过去了。因这正是你愿受到原谅的。去看此刻你所接受的原因所带来的崭新结果,也就是当下所看到的种种后果。它们的美妙会使你惊讶万分。它们所带来的亘古恒新的观念,则是那终极之因的幸福之果;那个因是如此地古老,远超过你认知能力的记忆范围。”

我们已经讨论过不属于上主的观念实际上是无法被分享的,而想要分享这些概念和观念这一企图,好似赋予了这个世界以客观真实性。心灵不仅营造了一个梦境,在其中众多的梦中角色加入进来,加强了世界的真实性;心灵不仅给那个梦中角色贴上标签,用一个特定的名字称呼那个梦中角色,而且那个梦中角色也会回应那个称呼。这相当令人信服,觉得在我的心灵之外还存在着一个独立的客观现实,而没有看到是我自己的心灵同时在称呼和回应。这一切都是妄想。我看到某某人,而他们对我说“嗨!”,他们对那个名字有回应。所以这就是为什么所有的感官和感官所接收到的一切讯息似乎见证了世界的真实性。似乎有两个人或两颗心灵都赞同某个杜撰出来的虚妄概念,而这一概念似乎因此就具有真实性了。我们的下一段话引用自第26章:

“ 因与果其实是一个东西,而非分开的。上主切愿你懂得那一向真实的事,即:祂已将你创造为祂自己的一部分了;这一事实必然依旧真实,因为观念离不开它的源头。此即创造的原则:心灵所孕育的每个观念,只会增添它的丰富,绝不会取走任何东西。这对于无谓的遐想与真正的意愿来讲,都是真的;心灵可能愿意被骗,却无法使自己成为它所不是的东西。相信观念离得开其源头,就等于欢迎幻觉变为真理,但绝不会得逞。因蒙骗上主之子的企图是不可能得逞的。”

这段话所表达的就是克利须那穆提所说的“我即是世界,世界即是我”这句话。克利须那穆提的话是对“念头不会离开其源头,世界没有离开过思想者的心”这一说法的另一种表达方式。这里我们所谈的是妄念之心。但是在心灵能清楚地分辨正念之心与妄念之心,宽恕与幻相之前,在虚假之物全然消失之前,我们必须先清楚地区分真实与虚假,并把虚假之物看作是虚假的。所以如果你想说“我是神圣的上主之子”……假如你想跳过以下的步骤,也就是彻底地审视对想法的排序(ordering of thoughts,把虚妄的想法当真,具有重要性,因而试图排列或整理自己的想法),审视判断或把错误变真的微妙手段,而直接跳到“我是神圣的上主之子”,就好像试图从字母表的中间直接跳到“Z”。这就是为什么我们需要彻底地搞清什么是虚假的。把虚假之物看作是虚假的。

问一:那么,从把虚假之物看作是虚假的到看到虚假之物根本不存在这一视野的转变,是如何实现的呢?

David: 你所说的这一切都是一回事。我刚才所指的是奇迹课程中的这个观念:你将抵达真实世界,你将几乎没有时间来享受它(原文:you’ll barely have time to enjoy it, 意即抵达真实世界之后,时间的信念已被化解)。说“上主迈出最后一步”还是一个比喻,意味着上主需要迈步,但是他所迈的“一步”是创造;上主所迈的最初和唯一的“一步”便是创造他的圣子。所以奇迹课程中所说的最后一步事实上就是第一步……

问一:恢复对亘古未变的实相的觉知。

David: 克利须那穆提也说过,“最后的一步就是最初的一步”。这根本不是我们通常所认为的路途终点的那一步。

“当因与果一并出现,不再分开时,才可能产生奇迹。只治愈结果,而未治愈其因,只不过是将这些结果转变为另一种形式而已。这并非解脱。”

这是对魔术(magic)的另一种说法。所有魔术层面的尝试只不过是试图把结果转变为其它形式,或治果不治因。试图通过形式的转变来治愈世界上似乎不对劲的某个事物,某个后果,某个境况或事件。或者用克利须那穆提的话说,就是“ 调整组合意识的内容(to juggle the contents of consciousness。Juggle是个魔术技巧,也就是同时抛掷并接住好几个物体,并不让物体落地)”。你持有所有这些观念,如果你希望通过不断地调整组合这些观念,最后得到一个完美的组合,那么这只是痴心妄想,因为仅仅通过转变和篡改观念,你永远都不会达到心灵的转型(transformation of mind)。你必须从一个全新的角度,从奇迹或战场上空的角度,用一种全新的方式来看意识,才会发生有意义的转变。

“除了彻底由罪咎中解脱的圆满救恩以外,上主之子是不会接受次等礼物的。不然,他会继续要求自己做某些牺牲,如此便等于否认了一切都是他的以及他是不受任何损失所限的。”

这里出现了耶酥在《教师指南》里提到的“牺牲”一词。他说在天国里,“牺牲”一词毫无意义,但是因为你还相信自己是属于世界的,所以他把“牺牲”定义为放弃你心爱的东西。只要心灵还在世界的任何一个事物上看到哪怕是一星半点的价值,那么它就会把放弃世界看作是种牺牲。你所执著的任何一个微不足道的事物都会强化牺牲的概念。只要你还有一丁点的序列感(If there is even a little bit of ordering),只要你还不愿将旮旯里的某个东西暴露至光明中,那么你就在否认一切都是属于你的。

“不论是一个小小的牺牲,或是整个牺牲的观念,所带来的后果都是一样的。只要有可能失落任何东西,上主之子就不再完整,不再是他自己了。他既不会知道自己,也认不清自己的意愿。他已背弃了天父与自己,使双方都成了自己可憎的敌人。”

我们看到有越来越多不同的方式在阐述这同一个主题,“你要么彻底学会这个课程,要么根本一无所知”。从小我的眼光来看,这样的观念会显得令人发怵;而对我来说,我越来越觉得当你开始衷心拥抱那个观念时,它带来的其实是种宽慰,仅管刚开始的时候我们会逃避这个观念。逃避是因为觉得“彻底地超越小我是不可能的事情”。对奇迹理念的毫不妥协能消除那一类的观念(Non-compromise dispels that kind of notion)。这整个段落的开头那句话表达了我们所讨论的内容的主题思想:当因与果被放在一起,不被分开时,才可能产生奇迹。这一点彻底地把过去与未来给剔除掉了,因为过去与未来只不过是试图将因与果分开。分裂出现在线性时间中。

问一:在书边上我贴了一张纸条提醒自己,我为什么想要弄清楚因果关系这整个概念。如果我能够在世界的每一个情境中保持内心的平安,那么我的心灵就会明白世界不会产生后果,而不会产生后果之物必定也没有原因。这便是对小我的化解。
(待补充)


David: 我认为“当因与果被放在一起,不被分开时,才可能产生奇迹”这一观念与我们在之前学习过的正文中“近在眼前的救恩”这一部分密切相关,在那里耶酥说“为什么好事会化身为祸害?”为什么你认为上主会把救恩放在未来?当心灵相信开悟或救恩是将来的事时,它正在将原因与结果分开;它是在说存在着一个真实的过去,存在着一个即将到来的真实的未来;它是在否定自由的肇因就在当下。它还想要执著于那个间隔,相信那个时间间隔的真实性,并把解决方案或修正投射至未来。当心灵这么做时,它必定会觉得在它领受救恩之前,还得继续受恐惧的折磨。它只不过是把恐惧投射到时间中,并告诉自己“时间会治愈一切创伤”。不过,治愈一切创伤的是我们赋予时间的新目的,而非时间本身。线性时间从来都没治愈过什么。线性时间是问题的一部分,而非问题的解决方案。

问一:这是那些颠倒乾坤的老生常谈中的一个例子,是吗?

David: 我们也可以对它进行重新阐释。与其说时间治愈一切创伤,你可以说对时间的恰当运用,圣灵所赋予的时间目的,能治愈一切创伤,因为圣灵的目的是要废除时间的必要性。小我赋予时间的目的与它赋予万事万物的目的一样……是死亡:维护与上主的分裂是真实的,分裂确实发生了,而自己会遭受惩罚这一信念。所以从所有这些不同的角度来理解因果关系是很有意思的,甚至从时间的角度,看到一切最终指向的是这一点:“当下是释放之点(Now is the point of release)。”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5:26 , Processed in 0.097866 second(s), 24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