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439|回复: 0

目的是唯一选择(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8 19:06:10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译者按:花了九牛二虎的力气,终于完成了对这篇文章的翻译。吸引我的首先是本文的题目,目的是唯一的选择。每个人在生活中都为选择而困惑,不知道未 来的路该何去何从,或不知道下个小时或明天应该先做什么。如果我们的生活能够简单到只有一个选择,该多好!只要做好了一个选择,其它所有的事情就都会顺理 成章,该多好!本文关于奇迹理念的阐述使人联想到禅宗里当头棒喝的风范:徒弟问师傅,”请问我如何才能平息烦恼?”师傅则说,”烦恼在哪里?烦恼的那个人 又是谁?”通过对本文的阅读,你会明白原来所谓的烦恼,烦恼的那个人根本就不存在,都只是幻觉。摆脱烦恼,不需要改变什么,只须要看清事情的原貌即可。通 过仔细理清作者在论述中的思路,应该能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奇迹理论,更好地应对烦恼,化解小我。谨此与所有奇迹兄弟们共勉。  问:今天早上当我和我的治疗师通话,告诉她我的内在旅行时,她所说的是:”有一件事情我得提醒你,我希望你没有与那些让你丧失自我的人混在一起。” 我所失去的那个自我是谁呢?当她说那些话的时候,我想起了最近见到的一个图景,在其中我死了。我告诉她那个图景,跟她说自我正在丧失。那个自我是谁?那个 自我肯定与我真正的自己不一样。  问:是的,真正的自己怎么可能丧失呢?  问:在这种挣扎中或者我们被卡在”其它东西”之中时,我们看不到这一点,是不是?  答:当我在全国各地旅行时,有很多次我听到人们说:”哦,小我必须得死!”这个想法有些不对劲的地方,是不是?有人会问:”为什么小我必须死呢?” 我对他们说:”啊,你正在假定小我曾经活过!”想要击败小我,杀死小我,谋害小我或只是让小我死去等等,这些观念并没有抓住问题的核心。只须平静地看着小 我,看清它虚幻不实的本性……只要光明一出现,即能驱除黑暗--这便是全部的讯息。对我来说,”Die to self.” 这句话只是针对受蒙蔽的心的一个比喻,它误以为生命是跟世界和躯体有关的。事实上,在表相世界中不存在生命。表相(images)否认生命。生命是无形无 相,永恒不变的。  问:让我们花一分钟时间来回到小我只是一个信念这个观念上。就人格性这一点,在我的心中,我还是把真我(true self)和人格性联系在一起。  答:昨天晚上当我们在一起时,有一位男士谈到自己如何感到伤心,并且非常坦诚地分享了他的很多批判念头。他把其中的大多数认定为是针对他自己的”自 我批判”。然而即使这些判断是所谓”针对他人的”,也是一回事。所有的判断都与人格性的概念以及主体-客体的基本分裂有关。不真实的信念产生不真实的表相 (appearances)。如果一个人能够开始质询这些信念,那么他就能放弃整个信念系统和这一信念系统所产生的时空宇宙。只有在那时一个人才能记起自 己的作为永恒灵性的真实身份。然而就连你说”放弃”,也意味着你曾经有过,意味着整个不真实的信念系统首先曾经是”我的”,意味着它不仅仅只是一个幻觉。 好像不真实的东西似乎具有真实性,好像与上主的分裂真的发生了。这便是欺骗。  所以对我来说,真正地质询自己的信念是至关重要的。在这之上,你会觉悟到所有的信念,信念之树上的所有分枝,产生这些信念的那个基本信念,或说这个 比喻中的树干(小我),都是一回事。这是一个很清晰的参照点,根据这个参照点,你把虚假的看作是虚假的。我不需要做任何的事情。我只是把虚假的信念和思 想,以及由这些信念和思想所产生的宇宙,看作是虚假的。它只是一种观察,看到所有的意象(images)都已经是过去的,而不是试图去选择和排列这些意象 以组成有意义的物体与事件的序列。这是一种寂静,平安与喜悦的状态!  问:你能不能再描述一下实相或真理的特性呢?  答:它是永恒的,不变的,无形无相,不断扩展。它没有有形的组成部分,没有时间,没有空间,没有具体特质。  问:所以,我注意到我对此还不是很清楚。当我看着大自然的时候,我看到它是变化的,当然它又是有形的。所以这些特性表明自然不是真实的。而我还是认为它是真的。所以我一定是错了。  答:认为大自然是真的那个”我”是谁?  问:所以,那个”我”就是必须被去除的东西;就是必须被质询的东西。  答:它只需要在光明中被审视和看清。前一天你提到, “我不知道自己是谁。”所有问题中的第一个问题是由小我所提的:”我是谁?”真实的自性从来不问那个问题。它确定无疑地知道自己是什么,灵性(spirit)–与万物一体。  问:不知道自己是谁,然而认为自己知道,正是罪疚产生的根源。当我做了一件我认为是错的事情之后,似乎我有罪恶感是因为我所做的事情。罪疚与你所做的事情毫无关系;它源自于与能做事情的那个”我”的错误认同--是不是这样?  问:即使是我做了某件事情,并从中感到世俗的快乐,也是同一回事。  答:是的,无论是哪种情况,都是心灵的错误认同。快乐与痛苦都是错觉。请再次回想我们的两个选择:分裂与宽恕。受蒙蔽的心相信自己是小我。这个信念 是一个决定,在我们能忆起上主和自性之前必须被扭转。当罪疚被归因于做了什么或没做什么,或某个特定的境况或事件时(比如,”我本不该丢下我的孩子的,我 本不该对我丈夫吼叫的,我没有归还我所欠的钱,我因为过去所做的或没做的事而内疚。”),那个信念就被投射到屏幕上(整个物质宇宙)。然而你能看到所有这 些思想都建立在人格性(personhood)这一基本假设之上吗?你能看到小我是如何想让心灵相信罪疚是因为屏幕上所发生的事情吗?罪疚从来都不是因为 屏幕上所发生的任何事情。罪疚源自于选择了错误的心,源自于相信自己是自己所不是的那个东西(也即,二元世界中的一个人)。它仅仅只是一个疯狂的企图,想 要认同一个全然虚幻,根本不存在的信念。  所以,如果一个人能够把感知到的烦恼追溯至那个核心决定,与上主分裂的信念,清楚地辨别小我的目的,他就会嘲笑”小我”这一概念。心灵的平安就是这 样达成的。当一个人看清了自己不是什么时,就会毫不费劲地认出自己是什么。我突然想到电影”在彼处(being there)”中的一幕。这部电影有一些很棒的关于清白无罪和不设防的象征。当Chauncey,那位园丁离开他那”受庇护的”住所,进入到”世界之中” 时,他来到了市中心,或者说一种都市环境。他正在路上走,一帮街头流氓看到了他,开始对他说脏话。其中一个流氓甚至拨出一把刀对着他的脸。尽管这一情境可 以被感知为很有威胁性,Chauncey却依然镇定自若,毫不设防。他只是掏出放在口袋里的电视摇控器并瞄准,似乎在想”我不喜欢这个频道,或许还有另外 一个频道我可以看。”圣灵的宽恕目的--那是一个人需要作的真正选择,不管处在何种情境中。为了获得清晰的感知(perception)和心灵的平安,圣 灵是我们要作的选择,或是需要对准的”频道”。  问:所以当我们在这里时,只在唯一的选择,那便是宽恕或分裂。  答:只有当你相信你在这里的时候,才需要作这一选择。如果一个人看到自己是这个分裂之梦的梦者,他并没有否定梦境,而只是从梦中的角色转换成了梦 者。比如,认为”我是一个男人,我住在某某地方,我以某个职业为生,等”,表明心还是相信自己在屏幕上,在梦中。这便是人格性(personhood)。 这还不是正念(being right-minded)。把自己认同于一个”人”,一个人便不可避免地会对”其它人,地方,情境,事件和机构”怀着防卫之心,比如,政府,国税局,邻 居,兄弟姐妹,同事,姻亲,等,因为这个身份不是真的。但是如果一个人把自己看作是梦境的梦者,他便能接受这一梦境的不同目的。这是一个很超然的立场,把 虚假的只看作是虚假的。他客观地观察这个世界的思想(the thoughts of the world), 不再对它们起反应。从世俗的角度看,似乎身体仍在说话,似乎身体还是活跃的,有时候走路或说话,有时候摆动双臂,但是他的注意力已经如此彻底地从世界的思 想中抽离了出来,以致不再认同于有形表相,而认同于圣灵的宽恕目的。身处这一目的中,你不会再看到孤立的人,或孤立的行动,情境或事件。  问:在我参加各种研讨会的过程中,我觉察到的一件事是我与自己的想法很认同。我认为我的想法就是我。当然,种种想法纷至沓来,我感觉自己被往各个方 向扯。所以我有机会看到我不是我的想法。但你刚才提到的一个观念是我也认为我是思想者。所以还需从那里再后退一步(So this is another step back from that.)。所以我刚刚一直想这一点,留意我是多么执著于想我是思想者。这是人格化(personification)的一部分。  答:是的,能停下来去看清那一点是很好的事情。那个错误是基本的欺骗手法。如果一个人认为自己是批判性想法的思想者,或是错误信念的持有者,那么随 之而来必定是内疚与恐惧。在”灵性之旅”上人们经常会倡导,”不要思考(thinking),思考是问题所在。去思想,而不是单纯地快乐,制造了问题。” 生命就是思想。所以并不是思考(thinking)本身是有害的,但是重要的是要明白,从引喻的角度来说,存在着两种思考方式(thinking)。这是 个踏脚石。在一个人能看清恐惧(小我)根本不存在,也从来没发生过之前,他必须利用构成分裂之心的两种思想体系这一踏脚石。其中一个思想体系中存在的是真 实的思想,埋藏在心灵深处,被种种攻击念头所覆盖。认清这一点是很有帮助的。一个人只需要请求圣灵的鉴别,理清这两种思想体系即可,而不是想,”我必须停 止思考。刚刚我又想了。我还想。我永远都摆脱不了这思考的陷阱。”并为思考(thinking)而感到内疚。理清的全部要点是要认识到,这两个思想体系是 互不相容的--其中一个的存在否定另一个。  问:你是不是说我们会继续思考,同时需要让我们的思想与正确的源头结盟,因为罪疚来自于没有与圣灵结盟的思想?  答:是的。受蒙蔽的心充塞了种种不真实的想法,或者说它其实根本就没在思考。圣灵的真实想法依然在那里,并且能被听到,如果一个人真心渴望的话。判 断否定了实相,因此什么都给不了你。释放判断的关键是看到判断的不可能性(impossibility of judgment)!如果一个人能清楚地辨别这两个思想体系,那么他就不会继续再玩小我的把戏了,小我总是把一切都与个人认同,把问题特定化(也即,看到 个人的问题,看到自己与别人或团体相对立,决定谁对谁错,选择站在哪个立场上,等等。)。当判断被看作是不可能的,心灵不再与屏幕上的图象与角色相认同 时,就一定会有平安!  问:你区分了攻击性的想法与真实的想法。我在想充满爱与感恩的想法是真实的想法,所以感激大自然应该是一个真实的想法。  答:让我们来看这一观念。让我们来看看真实想法的特性。万事万物都有源头。如果我们来检查因果关系,这些真实想法的源头是什么?我们可以这么说,通 过这样的方式我们可以检验我们的想法。小我的攻击性想法肯定不会来自于上主,但是真实的想法是对实相的反映,一定来自于上主。恩,如果一个人认为充满爱心 的想法与物质自然有关,比如,”美丽的形体”,他是否认为那些想法来自于一个抽象的,永恒的,不变的源头?永恒只能来自于永恒。形体只不过是被投射的意象 (images)而已。Can you see that after a while one looks at every thought in one’s mind, and runs it by the same criteria, the same test?  问:我如何才能放弃判断?似乎在真实的想法与小我的想法之间,还存在一个判断。我如何能在没有判断的情况下辨别那些想法呢?  答:看清小我,同时又不感到内疚的唯一可能的方法,是和圣灵一起看(looking with the Spirit)。换句话说,只有宽恕和分裂这两个目的。如果一个人是和圣灵一起平静地看待自己的想法的话,那便是宽恕。圣灵知道心灵的真实面貌,圣灵知道 它是完整无缺的。当我们彻底接受真宽恕的时候,就会看到其实没有什么需要选择的,就会看到分裂之心这个比喻也只是梯子上一个梯级--最顶端的那一级。当你 到达梯子顶端的时候会发生什么?即使你是在物质世界里使用梯子,比如,当你到达你用来爬上屋顶的梯子最顶端一级的时候,你就扔下梯子了。一旦你到达了梯子 的顶端,一旦你领受了彻底的宽恕,梯子就消失了。彻底的宽恕是领受(acceptance) 对小我这一错误的修正!分裂看似发生过,修正则被给出作为即时的答复。修正答复了分裂的瞬间,在那一瞬间,时空看似分裂成了数以亿万的各类星球和众多的意 象,包括孤立的芸芸众生。看到受蒙蔽的心没有能力准确判断任何事情,是领受修正从而终结错误的关键。有个故事给大家:当心相信自己与上主分裂了时,它惊恐 万状,以为自己真的做了一件不可能发生的事情。心在那恐惧的瞬间,似乎投射出了一整个世界,并与世界屏幕上的林林总总相认同。在这个充满种种意象的整个宇 宙中,这颗受蒙蔽的心接受一个躯体作为自己的新”家”。这个躯体,而不是那被遗忘的灵性(spirit),被选择作为”我”,而宇宙中其余的一切,包括受 蒙蔽的心所感知到的所有那些”其它的躯体”,被选择作为”我”所”生存”的客观世界/宇宙。这一主体-客体的分裂,和物质宇宙中所有意象的排列,只是受蒙 蔽的心要想把一些秩序带入到混乱中,从而减轻它的恐惧的一个企图。意象的排列是种判断,是用来维持这个幻觉世界从而保护小我免受真理之光的打扰的工具。放 弃判断就是释放小我和小我所营造的扭曲的世界。所有虚假的信念和思想都是对自我的判断,而真实的自性是超越判断的。  问:所以焦躁不定只是因为相信我是我所不是的人。  答:假如我们回到原点,焦躁不定是因为相信在根本没有选择的地方存在着选择。如果真正理解了这一点,你就会看到最后我们所做的只是检验思想者和心中 的想法。在表相之间的选择根本不是选择。宽恕是一种超然的状态,当你观察所有关于行动的想法,所有躯体层面的想法,所有关于人格性的想法:哦,我需要做这 个,我需要做那个;我需要照顾这个,我需要照顾那个;我为这件事感到羞耻,我担心会发生那件事,等等时,只是把虚假之物看作是虚假的。  问:那么我是在做什么呢?我正在积极地打电话,推掉我日程表上的事务。这是行动,而不是观察。  答:如果一个人还在睡梦中,如果一个人还没到达那一点,在其中他质询了关于人格性(personhood),时间和空间等所有方面的信念,那么他依 然还持有一个虚假的信念体系。但是圣灵能够渗透进那个信念体系,抵达心灵误以为自己所在的那个层面。让我们说你开始质询你关于一切事物的信念了。在感知的 屏幕上所发生的一切只不过是那些信念所投射的电影。似乎还是有一个人继续在线性时间里做事情。但是记得,那只是梦境,那只是把自我阐释或感知为物质世界中 的一个人。所以有人会说,”我好像变得更平安了” 或者 “我好像变得更烦恼了”。你有没有看到那只是一种意义或阐释?好像变得更平安的那个”我”是谁?好像变得更烦恼的那个”我”又是谁?还是把自己当作一个人 (直译:还是一个人,It is still a person)。当一个人退转至正念当中,或者说听从圣灵的判断,他就到达了一种清晰或彻底宽恕的境界,不再对自己或任何事情作任何阐释了。”个人的”感 知消融了,转化成了宽恕,圣灵的阐释或判断。只要一个人还是相信自己在世界中,那么判断和选择就在所难免。对于受蒙蔽的心来说,圣灵是批判性的 (judgmental),因为它似乎得经历理清两种思想体系这一”过程”。以下这个例子用来说明那个过程是如何进行的:一个人进入圣灵的频道,他很安 静。他非常想要与圣灵联接,具有强烈的愿心。但是仍然与表相有关的想法会进入他的心中,比如,要给某某人打电话,要去见某个人,要辞掉这份工作,接受那份 工作,等等。很明显的,那些想法依然是表相层面的想法。但圣灵明白,那颗受蒙蔽的分裂之心依然相信自己是世界中的一个人。那个虚假的信念系统呈现为投射在 世界屏幕上的阴影,呈现为内在黑暗信念的外在描绘。圣灵与心一起协作,以释放掉产生投影与屏幕的虚假信念与想法。所以当心灵开始松动和质疑这些曾经受保护 的信念时,它会感到迷失方向(比如,”我不再那么确定自己是一位妻子,或是母亲,或是男人,或是建筑工人,或是美国人,等。我不太确定我是谁。”)。在象 征的层面上,事情似乎仍在屏幕上发生着,但是这些只不过是受蒙蔽的心关于自己的阐释。这就让判断这个问题变得很清楚。圣灵不在”世界中”作工,而是对”认 为自己在世界中”的那颗心作工,以便让它觉悟到是它自己营造了这个世界。一个人可以有意识地请求圣灵教他用不同的方式来感知世界。你有没有看到这与另一种 作法完全不同,也就说,”圣灵,请进入这个世界并改变其中的环境--帮我找到一个停车位,帮我中彩票,等等”?  然而,对于一颗相信自己软弱无助,似乎需要具体援助这一象征符号的心,认为圣灵在”世界中”作工的阐释会是个很有助益的踏脚石。一颗依然相信具体和 特定之物的心只能以这种方式来阐释圣灵。当心灵请求,”亲爱的上主,请帮我找到一个停车位”,然后把”找到停车位”这件事感知为对存在着一位满怀爱心和乐 于助人的上主这一事实的证明,对于这样的心灵,这种阐释很明显是有助益的。然而,你有没有看到,这样的一种感知只不过是另一种阐释而已?圣灵不会进入这个 世界,真理不会进入幻相。圣灵只能对心灵作工,以释放掉虚假的信念。一个人可以选择把自己阐释为”一个人”,并把特定的境况与事件归因于圣灵,比如,”圣 灵帮我找到了一个停车位”,或者”圣灵帮我减掉了20磅”。这依然是一种”人格性的”阐释,好似圣灵真的会关注分裂的人,物体,事件和境况,而不是关注相 信这些具体之物的心灵。总而言之,圣灵不会用肉眼的方式来感知世界。慧见不是”人格性的(personal)”。  问:我想要变得更实际一点。讲求实际难道不好吗?  答:对我来说,最实际的事情莫过于审视自己的想法,概念和信念。我想人们通常把讲求实际与具体事务,或做有形层面的事联系在一起(比如,”做一些实 际的事情。”)。但是你在我们讨论开始时说过,”我必须得做些什么”这一想法让你感觉不舒服。作为对这一点的质疑,我要求你只须审视信念即可。我们从具体 事物开始探讨,然后由此追溯至心中的信念系统。这是非常实际的事情。比如,让我们来看看这个观念,”那个女孩穿过街道去追那个球。”看起来好像发生在表相 世界中的事情是”一个事实”,一个人唯一的选择便是如何阐释”所发生的事”。一个人必须明白”所发生的事”就是一种阐释,因为感知就是阐释。”所发生的事 ”--表相世界--从来都不是事实,它是一个幻觉,一场梦。它是关于实相的幻觉。”上主和实相”是唯一存在的事实。所以你能看到,检验那个产生阐释--比 如,”那个女孩穿过街道去追那个球”–的信念系统是多么重要。那个阐释假定了人格性的存在,是不是这样?那个阐释假定了”女孩”,”跑”,”穿过”,”街 道”,”拿”和”球”这一连串的概念。这些概念被串连,联系在一起,构成了那个阐释。我们今天的探询中所包含的奥义,肯定会让人认真地去质疑他所感知到的 一切事物的目的。  问:我们之前有谈到过内在小孩的功课,心理治疗,或回顾个人历史。去看所有这些东西有实用性吗?当我在审视我那功能失调的过去时,我想要质询我所看 到的东西。功能失调不是发生在我五岁或七岁的时候;当我相信我与上主分裂的时候,它就已发生了。那才是真正的功能失调,不是吗?  答:是的,而那个”功能失调”只能在此刻当下被揭示和修正!如果一个人当下就停止作同一个错误选择的话(也即分裂),个人历史就会不复存在。如果一 个人当下就接受修正的话,未来的概念也将烟消云散。没有了历史和未来,人格概念(Personhood)就没有任何意义。你能看到这一点吗?  问:你说的是从历史的层面看,功能失调的过去一点也不重要在。(You’re saying the dysfunctional past is irrelevant in historical terms.)  问:它正发生在当下。David在之前提出过,一个人所作的选择要么带来一切,要么一无所有。如果一个人选择了分裂,如果他选择不断地重复经验那个分裂的话,那么他就会认为自己是一个有着过去和未来的分裂的人。  答:这里有个要点需要澄清。我们正在讨论的洞见是这一点:烦恼从来都不是因为在功能失调的个人历史中所发生的事情。一个人当下的感受,与发生在过去 的躯体层面上的事件没有任何关系,也和将来可能发生的事情没有任何关系。一个人当下的感受如何,是心灵当下的决定和知见(perception)当下的选 择所产生的结果--这一点,而且只有这一点,才会带来平安或烦恼。记住,分裂之心只有两种内涵或目的。感知或阐释源自于心灵所选择的目的。如果一个人感到 烦恼,只是因为他在当下选择了小我,选择了分裂。换种说法是:一个人必定依然相信过去还在当下,而不是把过去看作是已经不在了。这是一种欺骗,因为过去已 经不在了!烦恼永远都表明幻觉取代了真理的位置。所以我们又再次回到起点。如果一个人似乎处于烦恼中,不是因为某个人说了或做了什么,或是因为天气,或因 为可能会发生的事情,等等。烦恼,不管其表现形式或强烈程度如何,永远都是因为一个人在当下选择了小我,因此依然还重视小我。分裂的愿望依然原封未动,需 要受到质询。  再次地,为了作出一个清晰的想要平安的决定,一个人需要对分裂和宽恕–分裂之心的两个不同目的–非常,非常,非常清楚。否则,一个人就会被一直卡在 小我中。我想要把小我比作一个厨房用具,一个正在运作,制造出很大噪音的搅拌器,这个搅拌器的线一直通到我们的心灵,而停止噪音的方法是拨掉插头。心灵正 在给小我提供果汁或说电源。没有电源,搅拌机就不会运作。小我本身是不会运作的,它甚至根本就不存在,除非一个人给予它心灵的力量。所以关键是要顺着电源 线一直往下,往下,往下,直到找到插头(目的),然后拨掉插头。问题是,如果一个人持有一整套关于线性时间,空间,躯体,家庭,职业,自然,和这个世界上 所有事情的信念系统,然后他开始往下寻找,小我就会叫道”快停下来!你不是真的想这么做。你会变得一无所有的!你会失去你的身分!”而如果小我对他依然显 得有价值的话,心灵就会中止对插头的寻找。为了试图处理搅拌机的噪音,受蒙蔽的心就会采取一些防卫机制,寻求表相世界中的消遣(distractions on the surface (the projected world).) 这个比喻中顺着电源线往下找的说法,和我们此前的说法是一样的,也即从具体之物开始追溯烦恼的起源,直至找到产生烦恼的错误信念,或者说搞清内涵和表相之 间区别。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5:48 , Processed in 0.110405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