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5448|回复: 0

王凤仪性命哲学浅述-第三篇 四大界-第一章 四大界各论-一、志界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11-20 22:35:0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王凤仪性命哲学浅述
      以志 著  
      

      第一章 四大界各论
      一、志界
      ?  
        志界是人生最高的精神境界。凤仪先生说:“志界的本性如如不动,光明澄澈,无人无我,一切无说。是无为无不为的。”太上忘情,至人无心,不考虑个人的利害得失,心中只有众人,而无自己,毫无气火与阴私。其心愿是托起世上的愚人,使之成佛。志界纯阳无阴,超越时间和空间的限制,已达到超凡入圣、了脱生死的圣佛境界。故曰志界是佛国。  
        因为志界具有大智慧,看破一切,达透因果,所以“如如不动”。他从不为自己打算,不为外境所转移,无我相,无人相。看见众人好,他发欢喜心,看见众人有过错,他发慈悲心,绝不怨人,没有阴私,所以才说“纯阳无阴”(非生理上的阴阳,而是性理上的阴阳),“一切无说”。  
        志界心中存众生的道,明了佛、神、人、鬼(包括物)之所以成,即掌握其生成变化的规律,然而对后天的财势名利毫无作为,从形象上看是无为的,但在先天上,却有无穷的能量,故曰“无为无不为”。正是体现了老子的“大制不割”,孔子“君子不器”的精神。  
        志界包涵非常广泛。凡是超出气数,了生脱死者,都可归入志界。志界即是佛界。志界的究竟,便是佛果的圆成。当然,志界里还可分许多层次。不过,能恒常以“志”当人,处处以志界来要求自己者,只可称为“志界人”,但距“志界”还有相当一段距离。  
        佛家有一句话,叫作“人成即佛成”。先生主张,伦常有缺陷,人道不圆满,是绝达不到志界的。所以先生一贯教人以“尽伦立命,死心化性”为成圣成佛的必由之路。志界是“三界合一”升华的结果。  
        凤仪先生说:“事坏人不坏,才是志界人。”常人因为事情坏了,事业失败了,往往颓靡忧伤,气馁失望,甚至消沉丧志,一蹶不振,这便是事坏人也随之坏了。志界人正与此相反,以为逆境是锻炼人的好时机,事情虽坏,但自问无愧,内不动心,外不动性,而在道业上,却取得一定的成就。所以坎坷逆境正是千锤百炼的过程。凤仪先生说:“好事坏事都是成我的。”吃亏、忍辱、受屈,正可以给自己消除许多罪业,从反面找好处,存感恩心,这便是以“志”当人。先生说:“志是无烦无恼的,无荣辱,无人我,无分别的,打他,他以为给他增福,他把世界看成是因果的,所以无争。”有人问道:“那么志界人就是傻呵呵的吗?”凤仪先生说:“不对,正是特别的精明啊!可绝不像后天人那样阴谋奸诈啊!”  
        先生说:“志诚感佛。”志是成佛的根,志真诚了,自然与佛相通。这是先生通过自己的实践,有亲自体验的。他救杨柏时,大彻大悟,守坟时,诸佛诸祖都来相会,正是志诚的感通。  
        先生说:“以志行事是真的。”因为用志做人是“纯”的,没有一点掺杂,没有名利得失、情牵物累的干扰,所以他的生命是纯净的。“志界无心”,做了好事,并没有存我要做好事的念头,正是无心为善的“善”,因而无求报酬之心,无表现自己的想法。“杀身成仁”、“舍生取义”是志界人的本色,但并不是为了“成仁”而杀身,也不是为了“取义”而舍生,认为这是分内的事,生死置之度外。所以说以志行事是真的。所谓真就真在“无心”上。  
        “世界没好,就是我没好”是先生常用以自责的。这正是认世界的“不是”。他以拯救世人为己任,是志界的胸怀,是大慈大悲的体现。菩萨从不责备世人过,见世人有过错,他发慈悲心,以世人之过为己过。先生说:“达到认不是的真处就是佛国。”便是此意。  
        志界是托底的。先生说:“佛居在低处。”常常处在社会的最底层,先生为了潜心求道,考察民情,寻觅知音,曾乞讨访道。释迦牟尼佛为了度化世人,以乞食为生。《金刚经》开宗明义便让我们知道“世尊乞食于舍卫大城”。这是有力地说明了真正学道、修道者,必须“矮到底,穷到底”,要和荣华富贵名利地位的思想彻底绝裂,常常和下层社会人打交道,“托起愚人”。这乃是志界的一大特色。所以先生说:“我翻世界(彻底改造社会)以李永成(最愚笨的人)打底。”  
        为什么说志界人是“太上忘情”呢?似乎从表面上看志界人冷漠无情,不关心他人。但他所关心的是全面的,是关心他人的心性,不单纯关心人的身界,而是关心人的三界,所以往往不易被人感觉到。  
        人生处在极度艰难的境地,甚至上天无路,入地无门,进也不能,退也不成的时候,惟一出路,便是用“志”。定在“志”上,巍巍不动,内心有正确的主宰,毫无妄贪妄求之念。“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为了正义,坚持到底,不动心,不退转。如此方能显出志界人的价值。好事坏事都牵不动,自然不遭魔。所以先生说:“志是擎天柱,志是降魔杵。”  
        生死离别是世人最大的痛苦,但又是任何人也逃脱不了的。而志界人对此却看得很平淡,处之泰然,认为这是大自然规律。再美满的家庭、和好的夫妻,总要有离开的一天。世上没有永久不散的筵席,况且用“生死一如”因果规律的观点来看,生死聚散是有一定因缘的,是正常现象。有生必有死,而死是另一种生命形式的开始。实际上,宇宙大生命是不生不灭的,何必啼号哭泣、痛不欲生!所以志界人能看破一切,放下一切,其处事的心理和生活情态,往往与常人相反,故不易被人们所理解。  
        凤仪先生说:“真到走界,半点气火也没有,只剩真乐了。”这是“去习性,化禀性,止宿命,了阴命”,不断拨阴取阳,提高精神境界的结果。气火是造成人生烦恼的根本原因。修道者通过积功累德和人事磨练,洗刷掉蒙在心性上的尘垢,清除精神上的垃圾,天性得到复明,私欲净尽,天理流行,所以只剩真乐了。所说的真乐和世俗的物欲之乐,是截然不同的。物欲之乐是依附于物质之乐,是满足人欲之私的乐。这种乐来自身外,是幻假不常的,而且必将带来苦的后果。因为这种外部条件一旦失去,便苦不堪言了(如丢掉官位,失去财产等)。志界的乐是来自本身的性天之乐,是没有“苦因”的乐,不假外求的,不论外部条件如何变化,并不会影响其乐,故谓之真乐。这是无法用世俗的观点来理解的。  
        世俗之乐是着意在“有”字上,“有”必然有得有失。而志界之乐是落实在“无”上,一切皆无,与世界合一,当然就没有得失了。世俗之乐正因为“有”,有财产、有名利、有地位、有权势,心上的压力重重,患得患失,所以乐后必苦。而志界的心里,不仅无权无位,无财无势,连“我”都无,“本来无一物”,当然也就无任何挂碍了,无挂碍,自会清净圆明,永保其乐。孔子说的“饭疏食饮水,曲肱而枕之,乐亦在其中矣。”正是体现了志界的真乐。  
        志界是达全体的,圆通无碍,对于人和物的道,都一目了然。先生说:“志界的人对他人的道都知道,所以不替人着急,因为既然知他的道,就知他早晚必能归在道上。像麦子和高粱,种的日期差不远,而五月收麦,八月收高粱,农人也不着急,正因为知道物各有时呢。”所说的知他人的道,即是了解其性、心、身的阴阳消长变化的规律,洞明其前因后果,勿忘勿助,循循善诱,方可取得预期的效果。  
        “存佛心,说佛话,行佛事,当体成真,就是佛了。”是先生教导后学们学道学佛的重要纲领。换言之,即是存志界心,说志界话,行志界事,就是志界了。当然不是像说的那么简单,必须经过刻苦的修学,严格的要求,使自己的生命改造成为佛的样子,自然就是佛了。这主要说明在我们活着的时候,必须达到相当高的精神境界,才有成佛的可能。也就是说,要想死后成佛,必须活着的时候,就达到了佛的境界,不求死后成佛,也必然是佛了。如果生前仍然贪恋尘缘,烦恼未断,因果不了,尽管你下过什么样的“功夫”,妄想死后成佛,那是自欺欺人,断难如愿的。  
        古往今来,人类发展史中,总有一些出类拔萃的觉者,他们不仅是做人的榜样,更为人类踩出一条通往超凡入圣的途径。他们是志界的典范。先生说:“五教的圣人,没有不是拿志当人的。像孔子困于陈蔡,仍然坦荡自如,弦歌不辍,正是用志;耶稣被钉在十字架上,三日复活,仍救世人;释逆牟尼过去世被人割解肤体,还是说我成佛先度你。他们这种精种,各教主不都是相同的吗。我常说五教一家,正是说他们的精种是相同的啊!”  
        凤仪学说,初读起来,似乎理论广博,却语言浅俗。然而通读起来,可发现其学说确是完整体系,循序渐进,由浅入深,躬行实践,可使人臻于至善。那么其学说的核心是什么呢?我们在学习本篇时,便可领悟,其核心就是四大界中的“志”。这个“志”不仅是目的,同时也包涵着原则、途径和方法,是先生的哲学思想的精髓所在。我们在日常生活中,可随时随地用“志”来衡量自己,不断提高精神境界。先生说:“我平素是自守用志,待人用意。”  
      
      [标签:出处]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3-29 05:21 , Processed in 0.072450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