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类:《修行路上的故事》
宁静,巨大的喜悦,宁静
很多修行的人都有过被叫作“开悟”的体验,它常常先是一种瞬间而漫长的宁静,紧接是巨大的喜悦,然后是恒久而稳定的活的宁静伴随着喜悦……
开始一瞬但显得又很漫长的宁静,是头脑转停,思维停止,你突然漏雨出时间之外——念头和觉之间创造了巨大的距离,你处在那宁静的没有运动的空白之中,没有思维,但觉知分明……这就是你生命宇宙变化前,你最先感知的“宁静”。
这片刻的宁静,让你的头脑突然脱落,时空的幻觉在没有任何努力中被击破,你突然觉见了“另外的世界”——接着巨大的喜悦滚滚而来,能量在心中翻腾,那时你的心情是复杂,它像宇宙在重新调序或重新创造它的世界一样,它像你的“宇宙大爆炸”:你体验到一切消失后的空无的自由和轻松,你想到你过去被头脑搞得如此狼狈,那种突然放下而又偶然所到的感觉给你带来巨大丰富的体验,但总的感觉是喜悦。瞬间里,有人热泪滚滚;有人喜悦兴奋的大喊大叫,在心里或真正的叫了出来;有人不断地狂笑,那笑声中有对自己过往被头脑愚弄得如此狼狈的自己愚蠢的自嘲,有地此刻经验的不同的世界的惊喜;有人急匆匆的不停地狂走;更多的人是那些“混合”的感觉。总之,他们觉知到他们的世界“变了”。
在经历这种狂喜之后,像宇宙大爆炸之后一样,那人将经历恒久而稳定的活生生的宁静,同时伴随不断地有生命力的喜悦……
总之,经验到这到内在宁静与狂喜的人被叫作开悟的“体验”。当然,这并非人人相同,有的人对之前的“宁静”没有觉察,一上来就感觉到巨大的喜悦和内在爆炸的能量;有的人只经验到内在巨大而深沉的宁静而没有之后的狂喜;而有的人甚至这一切都没有,但他平静的开悟了……不管有没有这些“经验”并不重要,重要的是,他们的“世界”变了。这是个事实。这才是值得庆祝的事呢。
开悟的“体验”,只为摧毁你的头脑
在修行之中,人们常常被一些“体验”所障。他们往往期待和找寻那种特殊的体验。有过一次某种特殊的美好的“感觉”之后——他们常常下次再期待或寻找那种感觉。为此,这种“期待”障住了他们。记住,在修行之中,无论你出现过任何感觉、体验或看到过任何情景,都不要着它,都要放过它——那都是相、幻象,不要被它拉住或带走。永远记住,你是那“觉”,而不是那觉的对象;在觉上,不要在觉的对象上。不管在何种景况下,你要成为的恰是在永恒不变的“觉”,而不是那些觉中的情形或对象。在那些修行之中你所“看”到、“听”到或内在“经历”到的情景,百分之九十九的都没有任何意义——最有意义的是你的“第一”次那样的经历:那意义在于它掀动或摧毁了你的头脑——初步或彻底的改变了你旧有的世界观,松动或粉碎了你旧有的知见……这才是它的意义呢!
记住,开悟的体验中的“狂喜”只为摧毁你的头脑,而你打坐或其它时刻感受到的特殊的情景只为改变你的旧有知见和世界观,除此它没有任何意义。在修行穿过种种幻景之时,你永远要记住的是保持觉知,在“觉”上而不要在相或念——那觉的对象上,“你”始终是觉、成为觉,你即成为佛或不生不灭的“那”。记住这一点。
讲自己的体验,即是自性流露
在没有觉悟前,人们常常分不清,他们的话语哪些是思维哪些是自性流露,那声音哪是心的哪是头脑的,那行为哪是自性妙用哪不是。
嗯,在没有觉悟到这些前,你是分不清。但一旦觉悟你有了体验之后,这了了分明。大凡讲自己亲身体验的都是自性流露,讲别人的经验的都是思维,因为讲自己的体验它不用你去思考,它不运用思维就直接开讲,那东西如泉水一样的涌出,而“中间”没有一个“创造或加工”的过程,在“讲”和“讲出”之间没有一个“间隙”、没有一个“创造或加工”的过程的呈现行为——都是自性流露;而讲的不是自己的亲身体验,而是别人的,它必须经过“思考”,它运用的是头脑,它讲的东西和自己没有任何关系,它只要一讲就要动用思维,这种情况的话语就是思维而不是自性流露。自性流露流出的东西原于自己——是自己本性的开花,而思维出的思维的东西和自己没关——是借来的别人知见的运用。这是它们的差别。这差别能够让你分辨出,你自己的那些话语,哪是思维哪是自性流露。
“哪些声音是头脑的?哪些声音是心的?”有人常常分辨不出自己内在的声音哪时或哪个是头脑的,哪个是心的?这事实上非常好分辨,凡是那些没有经过你分析、比较、衡量、判断而直接出发的、你真心想要的声音都是心的声音,而那些在经过了你思考、衡量、比较、判断之后“决定”出的内在声音都是头脑的声音。那具体哪个声音是真的哪个声音是假的?那些与现实存在一致,不造成你痛苦的声音都是真的;那此与现实存在不符,给你造成内在冲突或痛苦的声音都是假的。
你的日常种种行动哪些是自性妙用哪些不是?种种所用都是妙用,没有一处一时不是。错用对用,都是其用。不过,正确的行为(和现实存在相符的)是自性的直接妙用;而错误的行为是自性的间接妙用。总之一切用为自性用,一切有为空有生,凡此等等,无有例外。
思量即不中用——注意第一个念头
五祖大师让弟子们去作一首偈,看看谁的见地符合如来心法,好把衣钵传给他。他告诉大家,你们快去,快去作一偈来我看,见性的人当下就能作得,不用思量,思量即不中用——思考就不对了……
“思量即不中用”,为什么呢?思量就是思考,一思量一思考就进头脑了,那就不是心,因此远离本性,不在心上,当然不是心法,不得如来意了。
那么什么是思考什么不是思考?若说思考,其实都是思考。但细说却作别解。觉上起念,第一个念往往是自性流露,自性自用,不叫用思考;从第二个念头第三个念头以后,往往进入思考被叫作思考了。如果没有觉知,一念起后,紧接着你就无明中跟二念三念四念而去,进入头脑的思维,进入头脑的胡同去了;但如果你有觉知,一念起后,你跟着十念八念走也没事,因为你没糊涂。觉知照下,念念是第一念;无有觉知,一念生出,跟它而走,即入思考,进头脑,入幻城,作梦中漫游。
根据我的经验,修行的重点在于觉知,觉知的重点在于觉念,觉察的初期在于觉察第一念。第一念起即知,每每如此,便不犯糊涂。一念有觉,持觉去往,则念念不迷;若第一念就无觉,念念升起,如鼠生子,到了第七八十辈你还不知,当然你会迷糊,被念头所转,为念头所伤了。
所以我的提醒是:修行觉知觉念的人要记住“思量即不中用……时刻注意第一个念头!念起即觉,念念有知,即是明人;念起无觉,念念不知,是为梦中凡夫。
在故事中自知
“心”被存在制造出来就是为了生发念头的,而念头就是为编造心的故事生活的。所以不要期待心不生念,也不要期待念不编故事,那都是它们的本然和本性。心生念不要紧,念造故事不要紧,关键,你要有觉知。知道你的心是如何生造念头的、念头又是如何纺织它故事的,这就是清醒的人;不知道心是如何生出它的念头、而它的念又是如何编造心的故事的,就是睡梦中人。心和念为你创造故事不可怕,关键要在故事中自知。倘若心不生念念不创造故事,就没有生命了;生命的重点在于有“觉”,有觉才算生命、才算活着,因此时刻你要清醒而在觉知之中,否则你就是一个梦中昏睡活而不活的人。“在故事中自知”,记住这句话。
谁的书也不必看
修行的人常常爱看书,但这并不是什么好事。对于修行的人,看书常常是头脑的惯性,是头脑不能自恃的表现。从某种意义上看,看书就是上头脑的当。大部分的书籍都是头脑念头的片刻,是死的、硬的、知识的堆砌,是石块,是石块垒起头脑的迷宫,走进书里像走进一片没有生命力的空洞之城,看这样的书实在没有多大意义。它除了能让头脑在迷宫里走玩而忘却自己痛苦或烦恼外,余无多益。
且一本写的越好越迷人,它就越把你引入自己的头脑;越进入自己的头脑,你就越远离自己的心;越远离自己的心,你就越心脑分离,心就是道,也因此你就越与道分离。看别人的书引你离开自己——当你看别人的书你就无法启用自己的智慧。你看的别人的书越多越久,你自己的智慧就越无法开启和动用。这就像你带着自己的金矿却像别处陶金一样的犯糊涂。不,来放弃向外的找寻,来开采你自己内在自性金矿。
我遇到不少爱看书的修行人,但有的现在还在继续看,有的已经意识到书的问题了——象那些觉悟过意识书问题的人一样开始在内在里进入“焚书坑儒”了。一个人在他的生命中进行一次“焚书坑儒”是一次心灵成长的标志性事件,那意味着他把头脑给火化了,给埋葬了。唯有当一个人把他的头脑给遗弃,唯有当一个人的心不能供养他的头脑时,他才开始真正的“心”灵成长,才开始真正培育自己的“灵”性,否则,在头脑中谈心灵成长,那只是个假象。
我的建议,你谁的书也不必看——无论老子、达摩、耶稣、奥修,还是克氏,不必看。人们人人拥有相同的智慧,你看他们的书一天,你就向外一天;你看他们的书一天、依赖他们的智慧一天,你就延迟开启自己的智慧一天。几乎所有的书都带着你走向头脑——它们各以各的方式,老子的书把你带入头脑,克氏的书把你带入头脑,奥修以他美的方式看起来很像把你带进心——其实又把你带入头脑……,总之看别人的书,你很少不上当。
你怎样才能不上别人的当?不看他们的书,看自己的书。你的未写出的书在你的心中,它才是你该看的书呢。越是所谓的好书,越应该扔掉,因为它把你带进头脑更快、更深、更进一步。而你进头脑一步就远离心一步,只要你远离心一步,你离道又相背一步。就这样,你求道反而进反道,事与愿违,求道在远道,终日努力,不见结果。所以,不必看书——不听头脑给予自己的理由或辩解,不看书——是比聪明更进一步的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