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1602|回复: 0

不评断的态度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4-4 14:14:2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一个无忧无虑的心灵
  不再寻觅不再思辨
  孰是孰非,
  一个跳脱出判断的心思
  将会观照和了解

  所以门徒的首要条件是一个无忧无虑的心灵,不再寻觅不再思辨孰是孰非……
  这是一个非常重要而且具有革命性的陈述。佛陀是说:不要再思辨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因为如果去思考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你就会分裂,会成为一个伪君子。你会假装去做对的事而实际上却去做不对的事。而且在思考什么是对的以及什么是错的同时,你就会有执着,就会有所认同。你当然会认同对的观念。
  举例来说,你在路旁看到一张百元纸钞;那可能是从某个人口袋里掉出来的。现在问题来了:要不要捡起来?一部分的你说:「捡起来绝对没错。没有人看到,没有人会怀疑。而且你又不是在偷,钱就在那里!如果你不捡起来,别人也会捡走。所以为什么不捡?准没错的!」
  但是另一部分的你又说:「这不对,这不是你的钱,不是你的。这可以说是间接的偷窃。你应该去通知警察,或者如果你不想麻烦的话,就向前走,把它忘掉一乾二净。而且也不要回头看。这是贪婪,而贪婪是一种罪恶!」
  现在,有两种想法在对抗。一个说:「没错,捡起来。」另一个说:「不对,不要捡。」你要认同哪一个想法呢?你当然会认同那个说这样做是不道德的想法,因为那样做比较能令自我感到自豪。「你是个有道德的人,真是不同凡响;换作是别人早就捡走那张百元大钞了。在这个难困的时代,一般人再也不会谨言慎行了。」你会让自己不要认同那个想要捡纸钞的想法。并强烈地谴责这个想法:「这不对,这是我内在的原罪,我低劣的,该受到谴责的部分。」你会让自己远离这个想法,会说:「我不会容许这件事发生。它是我的本能,我的无意识,是我的肉体,是我的念头在说服我这样做;否则的话,我是知道的,知道这样做是错的。那个知道这样做是错的那个我才是我。」
  你总是认同于那个正确的,那个合于道德的态度,而不认同自己不道德的行径——虽然你做了。这就是伪君子产生的过程。
  圣奥古斯丁在他的忏悔录中说:上帝啊,原谅我,因为我不断地在做着我知道我不应该做的事,而不去做我知道我应该做的事。
  这就是冲突,这就是人变得充满着烦恼的过程。因此佛陀给你一把万neng钥匙。这就是能使你解除一切认同的秘诀:不要认同道德的想法,因为那也只不过是头脑的一部分而已。那是同样的把戏:一部分说好,另一部分说不好,这是同一个头脑在你里面制造冲突矛盾。头脑总是二元性的,头脑在对立的两极之间活动。它又爱又恨同一个人;它要做又不要做同一件事情。它就是冲突,思考就是陷入冲突。不要认同任何一方。
  佛陀在说:只要成为观照。你看,有一部分在说这个,另一部分在说那个。「我不是这个也不是那个,两个都不是,我只是一个观照者。」只有在那时候,了解才有可能升起。
  一个无忧无虑的心智,不再寻觅不再思辨孰是孰非,一个跳脱出评断的头脑会观照和了解。
  跳脱出对好与坏的评断就是观照的方法。蜕变只有经由观照才可能发生。这就是道德与宗教之间的不同。道德说:「选择对的,抗拒不对的。选择好的,抗拒不好的。」宗教说:「只要观照两者,根本就不要选择。保持在没有选择的意识之中。」
  宗教与道德非常非常不同。道德非常普通、世俗、平庸;道德无法引导你走到巅峰,道德不是神圣之路。道德只是社会的一种策略。这就是为什么有些事在某个社会是对的,在另一个社会中却是错的;在印度被认为是好的事情,在日本可能就不好了。今日被认为对的事明日可能变成错的。道德是社会的副产品,是社会用来控制人的策略。道德已经变成你内在的警察,内在的法官——这是社会的诡计,用来催眠你,使你合乎社会想强压在人们身上的那些观念。所以如果你生在一个素食的家庭,那么吃荤的人就是万恶之首。
  有一次一个耆那教僧侣告诉我:「我喜欢你的书,可是为什么你说到马哈维亚时,也到耶稣、穆罕默德和拉玛克里虚那?你不应该把他们并列。马哈维亚就是马哈维亚,他怎么能跟耶稣、穆罕默德、拉玛克里虚那被列为同类、同等,而加以比较呢?」
  我说:「为什么不行?」
  他说:「那耶稣喝酒,吃肉——还有什么比这更大的罪?」
  穆罕默德吃肉而且娶了九个女人!人必须要断绝女色,他却不只一个女人,而是九个!九是个完美的数字。事实上,九之后没有数字;九是最后一个数字,九之后又还原到一……
  「穆罕默德娶九个女人,吃荤——你怎能把他跟马哈维亚并列?而且你怎能把拉玛克里虚那跟马哈维亚并列?他以前是吃鱼的。」
  孟加拉国人不能吃鱼。
  他对我的书唯一的批评就是我把这些人放在一起。
  去问基督徒……我曾经问过一个基督教的传教士:「你觉得耆那教的僧侣怎么样?他这样说过……你有什么反对的看法吗?」
  他说:「当然有!你怎么可以把马哈维亚和耶稣并列?耶稣为人类而活,为人类牺牲他的生命。马哈维亚做过什么?马哈维亚完完全全是自私自利,只想到自己的救赎。他完全不在乎别人!他不曾医好一个瞎子,不曾让任何死者从死里复活。他只是在山里在森林里,静心二十年,还有比这更自私的事吗?全世界都在受苦,世人痛不欲生,而他却不来安慰他们。还有比这更奢侈的事吗?只是待在树林里的河畔静心,还会有比这更奢侈的事吗?他为可怜的人类做了什么?耶稣牺牲了他自己——他生为他人,死也为他人。他的整个一生只有纯粹的牺牲,别无其它。你怎能把马哈维亚和耶稣相提并论?」
  而他似乎是对的。现在,你要如何决定呢?佛陀不曾治愈过病人、瞎眼的人、聋人、哑巴,他只是静心而已。好象很自私!他应该设立医院,或者至少是学校;应该分送医药,应该去那些灾荒地区为大众服务……他不曾做过一件这类的事情。这是哪门子神圣的境界?以一个基督徒看来,这是全然的自私。
  现在,谁才对?又要由谁来决定呢?我们依据自己的偏见在生活。
  那个耆那教的僧侣错了。那个基督教的传教士也不对,因为两个人都在评断——而评断的行为本身就不对。耶稣是耶稣——他以他自己的方式生活。佛陀是佛陀——他以他自己的方式生活。各有其独特的个性,独特的方式来表达神。彼此都不是对方的拷贝,两个人都不必模仿对方。世界有各式各样不同的生命,这样才美。如果世界只有一个又一个的耶稣出现,他们看起来像是从生产线出来的福特汽车一样——每秒生产一部福特汽车,一模一样,彼此完全相同。耶稣只有一个,仅此一个而且无法再制,这样很美。而且佛陀只有一个也无可仿制,这样很好。
  一个真正具有宗教内涵的人对事物会抱有不评断的态度。道德人士无法不评断,他们变成法官。现在,这个耆那教僧侣,和愚昧的一个凡人,却想要评断耶稣、拉玛克里虚那、穆罕默德。他什么也不知道,什么也不了解,从来不曾静心过——对他自己也还不了解。这就是为什么他会来找我的原因。
  他来找我是想了解静心是什么,以及怎么静心。他的静心尚未发生,但评断已经来了——而他甚至想评断一个象耶稣这样的人,甚至对他自己的所作所为不觉得惭愧羞耻,反而还非常的自傲。而那个基督教传教士的情形也是如此!他对静心,对佛陀的所为,马哈维亚的所作所为一无所知。他完全不知道佛陀所发挥的功能的奥秘之处。仅只他的成道本身对全人类而言就已经是无与伦比的服务了,再也没有比这更高的事了。没错,他是不曾医好过任何人的肉眼,但他却治愈了成千上万人灵性之眼,这才是真正的服务。他使得成千上万的人听到真理,倾听,而后了解——这才是真正的服务。
  但是这个基督教传教士,因为他经营一所小学、一所医院,就自以为有资格评断别人。卫道之士总是在评断别人,一个真正具有宗教性的人绝不会评断。他活在凡事皆不评断的意识之中。
  一个跳脱出评断的心灵会观照和了解。他只是观照和了解。如果佛陀遇见了耶稣,他会了解;如果耶稣遇见了佛陀,他也会了解。只是观照,看,然后就有了解。


摘自  奥修《法句经(二)》第一章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8 12:44 , Processed in 0.128270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