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185|回复: 0

[刘素云老师] 无量寿经第三十集(第二回复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17 13:25:2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第三十集
复讲于2020年12月5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请看下面经文:
【法藏白言。斯义宏深。非我境界。】
这是法藏菩萨答佛的开示,这是法藏菩萨慈悲,代表我们说的。
佛所讲的三个“自”,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义理太广大,太高深,“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
“境”是指心所游履攀缘的地方,它不是脚所行履经过的地方,而是你心所能达到的地方。你心之所游,心之所缘,所以叫作境。例如眼所见色,若看见颜色,这个颜色就是眼识所游履之处,就称为色境。法是意识游履的地方,称为法境。
“境界”是指心所能行到的、意所能攀缘的处所,以及自己修持所得到的结果。
“非我境界”,表示这不是我的水平、我的心所能达到、所能想到的,我理解不到这个境界。
“又实相之理,为妙智游履之所”,也叫境,属于法境。实相之理就是自性。这是什么境界?明心见性,这三个自他就懂。所以慧能大师一句话提醒了惠明,惠明就开悟了。他为什么悟得那么快?用真心。我们真的要学佛,要用真心,不用妄心。真心悟入的是智慧,智慧的境界无量无边,知识的境界非常有限。
有人说,当今社会用真心吃亏,你用真心,人家笑你傻。我七十多年的人生经历告诉我,用真心不吃亏。一般人这样想,他对我虚伪,我凭什么用真心对他?殊不知,他用虚伪对我,他是凡夫;我用真心对他,我是佛菩萨。不一样,不吃亏。
真心是什么?真心干干净净一无所有。来佛三圣给我们做出了榜样。海贤用真心,海庆用真心,那个老德和尚用的也是真心。别人骗他、捉弄他、欺负他,别人是用妄心,他完全用真心,他得真实利益。别人那么糟蹋他、侮辱他,他全接受。他见到佛就拜,人家说牛粪里有佛,他就拜牛粪。一般人看他是个呆子,其实他真的一点不呆。你们拿他开玩笑,他得真实利益,这正是他妙智的显现。
有这样两句话:一句叫“内重己灵”,一句叫“外慕诸圣”。什么意思呢?世间自在王佛的三个“自”字,就是教导行人尊自己本有的灵性,教中叫做“内重己灵”。法藏菩萨说,“非我境界”,仍然请佛开示,这叫“外慕诸圣”。“外慕诸圣”是净土宗特有的家风,叫做他力法门。外圣正是他佛。末法凡夫只要能信“有世界名曰极乐。其土有佛。号阿弥陀。”切愿往生,一向持名,就可以往生。这全仗弥陀一乘大愿海和名号无边功德的加持力,这就是他力。
上面两个“有”字太重要了,语气肯定,不容有一丝怀疑,坚定众生求生西方的信念。蕅益大师在晚年放下万缘,一心念佛,自己取了一个外号,叫西有道人。西就是西方,有就是有极乐世界,有阿弥陀佛,把这两个有字作为自己的外号,念念不忘这两个字。
净土法门是他力法门,他力法门,也叫果教派,是从佛果上修持的。所念的这句名号,是佛历劫精修、万德圆满的果实。现在我们念佛号,是从佛的果实开始。打一个比方,比如馒头,须经过多种程序,播种、收割、加工、商业运作、厨师多种劳动,才有熟的馒头。我们是直接吃馒头的人,吃就是享受佛万德成就的果实。
所以,净宗是易行道,是方便里边的究竟方便。以上“内有己灵”、外有诸圣,有自有他、有内有外,这正表自他宛然。但我们应在差别中了达无差别。夏莲居老居士有偈曰:“弥陀弥陀直念去,原来弥陀念弥陀。”到这时己灵与外圣,能念同所念,都是弥陀,自然能所两忘,自他不二。太妙了!
我们全心全意就靠外圣,就靠阿弥陀佛,靠到最后才知道,原来阿弥陀佛不离自性。中峰禅师说:“我心即是阿弥陀佛,阿弥陀佛即是我心。”这话说得多好!阿弥陀佛从哪里来?我心自现的。极乐世界在哪里?就在此方。“此方即是净土,净土即是此方。”只要你把起心动念分别执著放下,此地就是净土,跟自己在极乐世界无二无别。为什么?放下起心动念、分别执著,就回归自性。
我们这个世间,见性之后怎么样?见到一切法清净无染,见到一切法不生不灭,这是见性了。
峻谛老和尚说,“非我境界”有三个意思:
第一“谓菩萨常途净土之行,我已知之”,“今欲得诸佛土之中最胜净土,斯义弘深,非我境界。”
这段话的意思是,常途净土之行是四圣法界,就是十法界上面的声闻、缘觉、菩萨、佛,十法界里面,上面四法界是净土,下面六道轮回是秽土。这个事情法藏菩萨知道,但我要的不是一般的净土,我求最殊胜的,超越这个四土的净土,他求这个,这就不是他的境界了。
第二“谓实虽随各自乐欲,应摄取之,今欲五乘齐入报土”,这个意思很深,不是他的境界。这句话的意思,“实”是实实在在,虽然随着各自每个人修行的乐欲、爱好跟他的愿望,应摄取之。比如小乘的四果,须陀洹、斯陀含、阿那含、阿罗汉,他们所得的乐,他们的欲望不一样。初果的人希望证二果,二果人希望证三果,三果人希望证四果,不相同,这是随着他自己修证,他能够证得,这个是他应该摄取。
现在法藏比丘的愿望,是希望五乘齐入报土,这个意思深。五乘包括人乘、天乘、声闻、缘觉、菩萨,这五种人统统都生实报庄严土,这个不容易,这个太特殊了。所以这个意思深,不是我的境界。
黄念祖老居士说,“报土乃法身大士所居”,就是实报庄严土,二乘是小乘,他们达不到这个层次,比小乘更次一等的人天,也就是人乘、天乘,要将这四种人都生到实报庄严土,“故非凡情所能测”。这个事情我们无法想象,不可思议。不可思议就是不可想象。用一般话说就是不可能。不可能为什么变成可能?这里头义理很深。
第三“谓虽法报高妙,非菩萨之分。”
这两句话的意思是,“法”是法身,“报”是报身,他们的境界高妙,要法身菩萨才行,普通三贤菩萨不行,天台别教,十住、十行、十回向都没有见性,都没有真正开悟。
“非菩萨之分”,这个菩萨是三乘菩萨,“我能经无量劫,当克获之”,念老说,“法报二身,经无量劫必可悟证”,但是现在不行,“但当下尚非其分,故下云非我境界”,不是我的境界,“虽有三义不同,抛却己分,专归佛力,斯乃法藏菩萨自开他力门也。”这句话非常重要,这是我们今天讲的信心问题。
对这句话要产生绝对的信心,绝不可以有丝毫怀疑。那就是上面三种是普通一般的途径,净宗是特别的。怎么特别呢?把自己丢掉,不靠这个,全靠阿弥陀佛,我能不能成就与我自己没关系,我自己的能力当然不行,了生死出三界谈何容易,决定做不到。现在全归佛力。其他八万四千法门,半信半疑可以学。这个法门决定不可以,百分之百的信心,百分之九十九的信心还差一分都不行。为什么?不是我自己的能力,全靠佛力。靠佛力凭什么?凭四十八愿。
四十八愿一定要认真学习,那是我们能往生极乐世界的凭据,也是阿弥陀佛对我们的保证。如果你能真正相信,一个字也不怀疑,那恭喜你,你这一生只要把这一句佛号念好,你就成功了。
我们要切切记住这句话:“抛却己分,专归佛力”,这是法藏菩萨(就是阿弥陀佛)自己开辟的他力法门。“非我境界”四个字,即是抛却己分;请佛明示,即是专求佛力。
第五品经文就讲到这里。
下面把这品经文的重点总结一下:
第一个要点:学习法藏比丘的发心发愿。
古大德的四句话很重要,“入道要门,发心为首。修行急务,立愿居先。”法藏比丘在因地的发心大,愿力大,才成就了殊胜无比的西方极乐。
法藏比丘发的什么心?立的什么愿?八个字:“取愿作佛。悉令如佛。”什么意思?他的愿望只有一个,那就是作佛,而且要让自己的一切都和佛一样。这个发心是高起点的。
法藏比丘的发心发愿,是度众生的心,度众生的愿。怎么理解?我们看看那八个字:“取愿作佛。悉令如佛。”可不可以这样理解:
“取愿作佛”有两层意思,一是发愿自己要作佛,二是发愿让一切众生都作佛,这才是发愿起点高的所在之处,是与众不同之处。
“悉令如佛”也有两层意思,一是让自己的一切,比如国土庄严、智慧、德能、相好都和佛一样;二是愿一切众生也都和佛一样。怎样才能和佛一样?只有成佛才能和佛一样。这就是法藏比丘度众生成佛的心。
第二个要点:十方诸佛如来都有大愿,为什么只有阿弥陀佛被称为“大愿王”?
法藏比丘在因地悲愿宏深,他所发的大愿是普度众生,一个不漏。这个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啊!大家想一想,法藏比丘不单是度众生,而且是普度众生。请注意这个“普”字,一个都不漏这叫“普”。老法师经常说的菩萨不舍一人,不就是这个意思吗?这就四弘誓愿里“众生无边誓愿度”。
普度众生,用什么方法?法藏比丘的方法非常简单,圆妙到极处,就是四个字:信愿持名,这是法藏比丘为救度末法时期苦难众生而开显的他力法门,这个法门不靠自己,全靠弥陀。不靠自己,全靠弥陀,这八个字你听懂了吗?
为什么唯有弥陀世称大愿王?“王”在哪里?就“王”在他开显了独一无二的他力法门。这个法门的突出特点是:一门普度一切不同根性众生,不单是普度,而且是“平等”普度。这“平等”二字太重要了。我们把这句话拆开来,大家仔细品味一下这几个词,会品出味道来的:“一门”“普度”“一切”、“不同根性”,再加上一个“平等”,大家想一想,除了这个法门之外,你还能找到第二个这样的法门吗?
黄念老引用的几位祖师大德有关念佛法门的开示,值得我们认真学习。
昙鸾大师的《往生论注》说:“满足往生净土一愿,即一切志愿悉满足,故云‘满足无量大愿’。”大师是说,种种行愿广大如海,虽然无量无数,可是只要满足往生极乐净土这一愿,一切其他的志愿全部得到满足。这一开示超情离见,纯粹是华严境界,和盘托出了诸佛的心髓。末世修行人在当前“亿万人修道,罕一得道”的形势下,但能信奉满足往生净土的这一愿,就投入弥陀一乘大誓愿海,就同弥陀同体,一切大愿都得圆满。方便直捷,不可思议。
善导大师曰:“释迦所以兴出世,唯说弥陀本愿海。”
蕅益大师曰:“故一声阿弥陀佛,即释迦本师于五浊恶世所得之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法。”
《华严经•普贤行愿品》曰:“若人诵此普贤愿。我说少分之善根。一念一切悉皆圆。成就众生清净愿。”
《无量寿经》里,世尊赞叹阿难说:“当来诸天人民。一切含灵。皆因汝问而得度脱故。”
以上都是画龙点睛的无上开示,都是教眼,都是世尊的一代时教、十方诸佛无上大法的心中心。若能染人心神,决定立脱生死,直趋究竟。
以上祖师大德的精妙开示,这些妙句可谓同参,至今我们读起来,也是一种享受吧!
阿弥陀佛世称大愿王,实至名归啊!
第三个要点:我们怎样修学净土念佛法门?
(一)死心塌地修净土,全身靠倒阿弥陀,任凭狂风和骇浪,岿然不动回故乡。
(二)一句弥陀老实念,不怀疑、不夹杂、不间断,弥陀念念念弥陀,念到心清自性现。
(三)学佛要真干,不能靠空喊,真干真受益,忽悠把己骗。
(四)我字要舍掉,别往坑里跳,缠缚自己解,解了就逍遥。
(五)小心量人修净土,你的国土碗口大,大心量人修净土,你的国土无限大。
(六)净土净土,何方有净土?净土在当下,心净处处是净土。
(七)不见世间过,世间没有过,过在你这边,要改自己过。
(八)爱人就是爱自己,胸中有大爱,快乐满人间。
(九)无私奉献不索取,因为众生是一体,众生有苦是我苦,众生欢喜我欢喜。
(十)“纵使身止诸苦中。如是愿心永不退。”
第四个要点:学习法藏比丘的求学态度。
至心求道,精进不止。
“至心”就是真心,法藏比丘是用真心向世间自在王求道的。就用一个例子来说,就足证明他是真心求道了。老师教了千亿岁,学生学了千亿岁。以这样的诚敬心求道的学生太少见太少见了。现在用真心求道的学生很难遇到了,找不到了。就像当年李炳南老师说的,学生找老师难,老师找学生更难。
看看现在有几个人是真心求道的,假求道的都不多见,何况是真求道的了。什么时候、什么事情是老师欢喜的?据我观察,老师遇到一个真心求道的学生,他遇到一个法器,如获珍宝,爱不释手,这是老师一生中最欢喜的时候,最欢喜的事情。
老师对学生的爱,是一种无私的、不求回报的大爱。老师不期望学生大富大贵、出人头地,老师期望学生成才,成国家之才,成佛门之才。这些我都是从师父老人家那里看到的,老人家那种慈悲之心可以用“至极”二字来形容。这样可亲可敬的老师到哪里去找?遇到了,为什么不知道珍惜呢?唉!人哪人哪,可能是当局者迷吧。
师父老人家是人,不是神,这话我说过好多次,不要把他神化,不要把他推上神坛。当你近距离地接触师父的时候,你就会感受到那种慈爱和祥和。尽管我还不是一个合格的学生,但我会继续努力的。作老法师的学生很幸福。
第五个要点:学习法藏比丘的尊师重道。
法藏比丘的尊师重道,可以说佛教史上第一人,永远是我们后来者学习的榜样。
世间自在王佛和法藏比丘这一对师生太令人羡慕了,好老师遇到了好学生,好学生遇到了好老师,真是千载难逢。
法藏比丘为什么能学到真东西,为什么能建成无比殊胜的极乐世界?因为他求法的心真诚,因为对老师的教诲,他听、他信、他照办。用常用的一句话说,他“依教奉行”。这四个字会说的人多,能做的人少,能做到最后的更是寥寥无几。
现状确实是这样的。我所看到的这么几种情况:
(一)师多,学生少。
现在,就说我学佛这二十年,有一种感觉,以师自居的人越来越多,愿意当老师,不甘心当学生,觉得自己本事大了,当学生屈才了。更有甚者,祖师大德都不放在眼里了,大有古佛再来的架式。狂徒!
“老师”这个称呼不是什么人都担得起来的。师者,传道、授业、解惑也。我们这些所谓的师或大师们,对照一下自己,你传的什么道?你授的什么业?你给众生解了什么惑?如果你没有误导众生,还好;如果你把众生误导了,众生因你的误导而断了法身慧命,你的罪业造大了。
不要忘了老法师讲的故事:一个庸医杀人下了十八层地狱;一个误人子弟的老师可是下了十九层地狱。
(二)拜师不信师。
这种情况在家、出家都有。拜师只是一种形式,有的可能出于某种需要吧。往往有这样两种情况:
一种遇到事情自己直接作主,老师那问都不问一声,老师形同虚设。
一种是有事问师父,师父认真解答,而弟子不听师父的,还按自己路子走,师父仍然形同虚设。
这样的情况会有什么样的结果,一而再,再而三之后,老师也好,师父也好,就不会再说什么了。为什么?说了你不听,说了有啥用,那就不说了吧。
(三)拜师不尊师。
不信师何谈尊师。有的人虽然出于某种目的拜了师,但心里瞧不起师父,认为师父是无能之辈,没啥大本事,甚至有凌驾于师之上的架式。
(四)弃师而去,另立山头。
我学佛二十年来,这样的事我听得多了,看得多了,一开始我百思不得其解,怎么会是这个样子?我心疼师父,老人家太不容易了。我知道了什么叫人心叵测,什么叫世态炎凉,什么叫落井下石,什么叫利益驱动。我想,这个“利益”是个什么东西,它怎么这么厉害,让人们不顾一切地去追求它?一旦沾上它的边,什么亲情、友情、爱情、师生情,什么良心、道义都没了。人,失去了人性,“人弃常则妖兴”。现在的妖还真不少,那些大贪官、小贪官不都是新兴起来的妖吗?
尊师重道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让这种美德世世代代传下去,让法藏比丘尊师重道的精神永远流传。
第六个重点:怎样理解“汝自思惟”“汝自当知”“汝应自摄”这三个“自”字?
这一部分理比较深,不太好懂。
29集里我从多层面讲了这三个“自”字,不同层面的同修会有不同程度的理解,这都是正常现象。大家不要死抠,理解多少是多少。随着修学功夫的提升,对三个“自”,你会理解得越来越深刻的。
你先记住下面这句话:
佛道是怎样成就的?是你自修、自悟、自证的,不是别人给你的。
供养同修们六首偈颂(也是第30集的要点):
学习法藏大愿王 慈悲建立极乐邦
末法众生有依归 度众无量回故乡
内重己灵外慕圣 三个“自”字是真经
他力法门靠外圣 今生保你定回家
极乐世界在哪里 就在我们心坎里
放下分别和执著 此方当下是极乐
入道要门发心为首 修行急务立愿居先
取愿作佛悉令如佛 法藏大愿无有可比
画龙点睛无上开示 妙句同参染人心神
无上大法心中之心 立脱生死直趋究竟
遇师很重要 教你走正道
你若不信师 任你去逍遥
这节课就交流到这里。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5 14:42 , Processed in 0.085852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