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4月8日那天开始,21天开启课程、7天禅堂课程、提问课堂,到 6月28日,总共八十一天,在暂时告别之际,说一些“今天”的我的思考吧,
几千年前有人说,人无法两次踏入同一条河流,其实,一个人两次下河,河是两条,人,也是两人。
以下这些是,今天,在我的思想深处,我确认的部分观点,但是,以后是否还有变化,当然有可能,换句话说,我能确定的就是“我无法确定任何事”:
特别注意,这里的词汇,是根据阿勋的词典,人们之间的沟通之所以有偏差,是因为我们忽略了一个事实:虽然我们都用同一个词汇,但是实际上,我们各自却有不同的一个词典:
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一个词典,也就是对大多数词汇都有着看似近似,实则不同的理解,比如说“好、成功、幸福”等等;事实上我们每一个人看到的永远是自己意识所经历的世界。
—— 这一条也适用于以下所有的原则。所以你如果有一个问号的理解,希望先想到,可能我们词汇含义不同。
还有,一句话中我要强调的词汇也或许不是你以为的那样。
关于一个人看到世界真相
人们绝大部分,在绝大部分时间中,看不到这个世界的真相:无时无刻在变化中不变,不变中变化,没有任何一件事是可以确定的,当你确定一件事,你已经带着一个念头的死尸,来活在此刻了。
不错,人生是短暂的,只有百年左右。
但其实,如果随时活在当下,也已经够长了。
如果活在当下,人生其实不算短,但是,为什么大多数人会觉得短呢?
如果细心观察,会发现:人们习惯于用99%的时间和生命来处理情绪,却只用1%的时间来处理真正的问题,所以,大多数人会觉得时间不够用,会觉得焦虑和紧张。
当然,因为我们看似活了100岁,其实,大概其中只有1年,是如实活着的。也就是只有1年,是真实的生活。
我是说绝大部分人,你或许不是。呵呵
什么是如实活着?是指“面对世界的真相”活着,而不是面对你和真相之间的情绪,所折射的投影。
打个比方:人们习惯在面对问题的时候,手中拿着情绪的彩色玻璃,蒙着问题,看不清楚问题本身。
这个玻璃的质地是情绪:制造者是你有意无意经验的判断。
当你有了判断,你会发现结果无非两种:
判断正确,与判断不正确:
判断正确,你内心有你察觉到、或觉察不到的得意,增加了你所谓的自信,
判断失误,你内心有你觉察到、或觉察不到的沮丧,增加了你所谓的不自信。
不管怎样,带着判断,你就只有等待着你的情绪出现了。
而情绪,隔在你和问题之间,只会让你看不到真相。
而当你不能看清楚问题,想想看,你提出的解决方法,是不是不科学呢?
任何人,都会选择在“可觉察择范围内”最正确的选项。
但是情绪,会使得你的这个“范围”缩小。
在10个选项中间,选一个,会更科学,还是在包括这10个的1000个选项内选择,更科学呢?
你会同意的,是后者。
你都知道,却在做事的时候会忘掉:
很多愤怒、紧张、沮丧、得意、张狂,这种情况下,一个人可以做出的选择范围,一定很有限。
甚至,在某些极端情况下,一个人只会看到一条路:包括自杀跳楼、杀害儿童,犯罪、伤害、铤而走险......
这些人不是精神疾病,而是情绪的乌云遮盖了他其他的道路。
一个人永远“不知道”自己的“不知道”,即便是苏格拉底。
任何一个问题,至少有3种以上的方法:当你感觉有压力、紧张的时候,放心,你一定错过了“最科学”的解决方法。
所以,当你面对一件事,如果不能列出3种以上的方法,你不该行动,否则,你会后悔。
说到这里,我们可以得出结论:“如何开启觉察、让自己不受情绪的影响”,将是如实生活的关键。
这就是开启所能做的事情,开启,就是扩大觉察,进而觉醒。
所谓“放下”就是为了让你“如实地活着”:当你放下情绪的黑纱,你才能看清楚问题真相,放下的黑纱层数越多,看到的真相越清晰,你才能迅速找到最科学的方法:放下,才会拿起,放下情绪,拿起问题。
换句话说,能放下,才能拿起。
古老智慧里,无论是东方的可兰经、瑜伽、禅、释、道、武士道、茶道、还是亚伯拉罕信仰系统的宗教、印第安的古老传说、以及玛雅人的经文中,甚至太平洋岛屿、非洲部落的“古老”智慧根基深处都有闪光的智慧......都是让你“放松”“放下”的艺术,准确说,就是放松情绪、融化情绪,看到真相的艺术。
这些古拉智慧名词在阿勋的字典里、不是宗教,内在都有一种放松到放下的艺术,都有着一种看到真相、如实生活的艺术。
而生命本身,本该是放松、“如实生活”的艺术。
顺便说说心理学吧:
西方心理学中也有这一类目的放松、疗愈心灵的技术,(注意:我只说是技术,不是艺术),绝大部分心理学是在心灵以外的念头处下功夫,所以,大多数的心理咨询不会“长期持续”有效,基本很难发生根本性的改变。
因为心理学作用的多半是念头的层面,全世界只有极少数心理师,直接作用的是心灵深处,但是却被经常冠以“催眠”这样有些神秘的名词。尽管心理师自己都不知道自己做了什么。
其实,如果从催眠的定义是作用于潜意识来说:今天的我认为“这世界不存在催眠。”因为几乎到处是“催眠”:电视广告、甚至彩票宣传、甚至你家人的一句责怪,都是催眠。
是的,因为凡沟通,无论你在和谁说话,还是自己写日记,只要你活着,无论苏醒,都有潜意识的存在,也就是说,潜意识一直存在着,作用着,那么所有的沟通,甚至一个眼神,都存在催眠。
所以,“这世界不催存在催眠。”因为,你告诉我凡是沟通,那里没有催眠?
但是现在:公共定义的“催眠”,随着一些很好玩的“催眠术”的电视秀的普及,词义已经完全变化了,正如,现代你说“小姐、同志”,都有了很多其他的含义。这不是词汇的责任,是理解者的时代背景变化了。
说远了,今天的主题是:如实生活:就是看到真相、美好生活。
只有放松,才能看到世界的真相,而不是通过情绪棱镜折射的幻境。
当人放松,扩大觉察,自然容易看到的是问题真相,世界的真相,于是处理问题得心应手;
当人足够放松,到达彻底放下:“如实”生活,就成为“如是”生活。
扩大觉察到了觉醒,完全放下,看到的就不仅仅是问题的真相,而是生命的真相。
开启的世界,会从遇到你,变成融入你。
你会发现生命的至善美好。你会同意一句话:“一切都已完美。”
人们如何才能不关注情绪,而去关注问题?
心灵开启的方法就是:“情绪和问题”这两者我都不关注,我们关注问题的“答案”,以终为始。关注问题发生者的全能。换句话说,人面前既然和问题之间隔着情绪,我们干脆去到问题后面回头看,我就看到了答案。
所有的古代经典都蕴含一个意思:“每一个人都能百分百解决自己的问题。”
推导1:每个人不可能解决别人的问题,如果一件事你想了很久没有想通,你很纠结。放心,90%其中一定有别人该解决的问题,你在替那人考虑改他,也只有他才该考虑的问题。
推导2:除了这90%,还有10%,只属于“你自己”的问题,如果你仍旧不知道如何解决,那是因为情绪阻隔了你和答案之间的路,你需要扩大觉察,开启探寻问题答案的方法,而不是再抱着情绪不放。
推导3:没有任何人比当事人拥有更多的、解决其问题的“所有资源”,也就是真正的答案。只是当事人所觉察的范围,一般情况下是其所拥有的全部信息的局部。阻挡的力量只有一个:“情绪”。佛学的用语是“烦恼”“无明”,心理学,用语“压力”。
佛学用的“烦恼即菩提”道家讲“纠结即道场”印度智慧讲“不带期待地好好活着”......都是再告诉你一件事:你,不要隔着情绪去看问题。
阻挡人们看清真相的情绪,所产生的原因,多半来自“经验”不是你的擅长叫经验,而是你的经历带来了一个“预判”:换句话说就是带着一个有色眼镜来看待问题,看待世界,带着这种判断,人们永远也看不到真相,而在看不到的情况下,说话做事,结果可想而知。
过去的沙砾,进入了你当下的眼睛,使得你看不到真相。问题是,我们多半对这个脑袋中的沙砾浑然不觉。
所以,让心静下来、净下来,才能看到世界的真相,也就是“不带标签地经历正在经历的一切”,这才可能有“如实”的生活,修行,不是为了让人脱离尘世、恰恰是过上真正的生活,科学的生活。看到真相的生活。
活在当下,就是不带标签地去全身心经历。
活在当下,目的是看到真相,科学决策、如实生活。
时时刻刻科学决策,会是什么样子?
状态自然浑然忘我、效率自然千军万马、生活自然平心静气、心态自然静合悦美。
100天,别人用99天来对付情绪,1天来解决问题,
100天,你只用1天来面对问题,99天来欣赏世界。或者再去解决99个问题。
为什么得道者效率奇高?因为他们看到真相。
不是他们有什么特异功能,而是他们有了每一个人本该有的本能,无非是他们体验到了生命,看到生活的真相,而你也有这个本领,小时候你都有的,不过是忘记了。
所说的得道者,不是所谓修炼者,修炼者还在路上,凡有执着的人,都在路上,执着于开悟、解脱的人,和执着于功名的人,本质没有什么不同,都是执着。
这两者,都没过“如实”的生活,更谈不上“如是”的生活。
无论信仰如何,真正的修行,本该是“如实地生活”。
如果修行、灵修的结果是让人断绝了人性,断绝了欲望,我认为不修更好。
其次,“断绝欲望”本身不存在,因为如果断了欲望,这个结果也满足了“断绝欲望的”这个欲望。不是吗?
看上去在修行、灵修的人,分为两类:很少一部分还好,但另一大部分陷入了另一种执着中:“执着”于不执著,就“执着的本质”而言,,和一个执着于功名利禄的执着并没有什么不同。
而实证的开悟、得道.....具备一个基础“不执著”。
真正的修行,应该在行走坐卧。
重要的:不是“做什么”,而是“什么”在做,做的“状态”。当你找到了觉醒的“心”,你自然知道“做什么”和“怎么做”。
在你梦醒前,你该吃吃,该睡睡
在你梦醒后,仍旧是该吃吃,该睡睡。
只不过,饭和觉的味道,不同,呵呵。
世界一直是开启的,只有人的心念不开启。
人们走在路上,无论是脚下什么路。
绝大部分人,走的太远,忘了为何出发。
绝大部分人,走的太快、忘了看清真相。
-----
我看上面这些话,觉得很多都是废话,但是我也知道:任何作为知识的真理,对于没有体验的人来说,不是真理,体验到的才是,对真理的理解,是体验到,而不是知识。
开启前,我也以为我都懂得很多道理,现在,我不这么想。我什么都不是,当然也就什么都不确知。
知识不是理解,理解和知识的差别,有时是生死之间的距离。
以上文字如果转载,需要加上我最后这句话:
此刻的我,只能确定此刻的我的观点,将来改变,属于自然,因为那时,是另一个我,而你,也是。
以上的观点,如果说得不清楚,欢迎在本文下提问。
因为改变是一定的,我日后会改动这些文字也是一定的,所以不建议你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