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两天,竟然有三次交流中都谈到了同样性质的问题,这个部分已经是老生常谈了,只是今天把它写出来,可能更有帮助吧。
昨天一个朋友和我说,她非常在意别人的对她的看法,十分在意别人是否看得起她,甚至她总是在观察周围人的各种反应,以确定自己是否有被他们看不起,她为此非常烦恼,因为总是要在意别人的反应,为此又要十分谨慎自己的说话、行动,以免让别人看不起。
今天,一位朋友谈到有个朋友在经济上已经非常富足了,然而总是觉得自己什么也没有,总是觉得自己要去努力挣钱。
另外一个朋友说到自己刚刚和男友分手,心里很痛苦,问她痛苦什么?她说主要是对方不了解她,不了解她并不是他所认为的那样。问她对方不了你又会怎么样?她说对方不了解她就会感到自己的价值对方不了解,就会觉得自己没有价值。我说,也就是说你需要他来肯定你的价值,是么?她说是的。
上面的种种情况,基本上是每个人都有类似的经历,甚至每天都要经历。我们都在外面这个世界追求一些东西,当我们拥有这些东西时候,似乎就会获得一定的满足,然而这种满足在根本上来说,是无法满足的,因为我们要填补的是内心深处的缺失,而我们心中的缺失,用外在世界的任何东西,都是无法填补的。
这个部分,在《钻石途径》里面有着清晰的讲解,叫做“坑洞理论”,现摘出其中部分如下:
“坑洞通常源自于童年的创伤经验。也许父母并没有重视你,他们忽略了你的根本价值,使你觉得自己是不重要的。因为你的价值没有被看见或认知,所以你和你的某个部分失去了联结,遗留下来的便是坑洞和匮乏感。”
……
“等你慢慢长大之后,因为和周遭的环境互动而遭遇到一些困难,于是你和你的某一部分便开始失去联结。每一次你和你的一部分失去联结,坑洞就产生了。这些坑洞又会因为你对失落感的记忆,以及与失落感相关的议题,而变得越来越大。一段时间过后,你会开始补洞。你会以错误的感觉、概念、对自己的信念以及对治环境所采取的策略,来填满这些洞。这些补洞的东西统称为人格,或是我们所谓的“假宝石”。
因此,“假宝石”就是失去了部分的自我而造成的结果。一段时间过后,我们会认为这便是真正的自己了。我们认为我们就是那些填补坑洞的东西。因为人格总企图取代真实之物的地位,所以我们要在这里花很多工夫来认识我们的人格。我们研究人格的发展,直到自己终于有能力体认到某个坑洞形成时的情况为止。
我们审视人格的每一种品质,看看它是在什么时候丧失的,而结果又是什么。有时一连串的品质都会失去。举例而言,假如你失去了你的力量、意志和爱,它们就会形成一个个的坑洞。”
上面的“坑洞理论”,是从心理学的角度来谈的,而从修行的角度来看,其实所有的坑洞,其最根本的来源,都是我们和自己圆满本性断裂后,对那个圆满本性的深深思念的一种反映。
最根本来说,我们所有的追求,都是向往回到圆满境界、圆满本性的一种外在体现。只是这种外在的追求,永远无法获得根本的满足,其最终的解决,还是要向内寻求,走上灵性成长的道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