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027|回复: 0

观音耳根圆通法门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3-5-3 13:44:57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如果将一个人的生命个体比喻成一座城堡,那么,这座城堡有六扇窗或大门,即眼、耳、鼻、舌、身、意。人的一切烦恼由此六门进入,同样地,要想抵达自性涅槃城,也必须从此六门出入。此六门中,有一门常为修行人所使用,它就是“观音菩萨耳根圆通法门”。此法门的修行有五个步骤,分别是:一、观动相;二、观静相;三、离动静相,入觉门;四、由觉门,入空门;五、离色空概念,入圆觉门。分别解说如下:

一、观动相。普通大众,根本没有“观”的意识,他们的心时刻和外部的色尘包裹在一起,外尘生即他心生,外尘灭即他心灭,外尘走即他心走,外尘变即他心变。他们的心完全无意识,跟随外法生灭变化。修行的第一步就是起观,观什么?于耳根法门来说,观动相;即先观声尘的生灭。当你观声尘,你自然会意识到,一切声尘——不管是什么声音,它生灭变化不已,但似乎有个能闻的闻性不生不灭。随着观行的进行,你自然会开始离开能变化的声尘,返流归入这似乎不动的闻性上。这样,自然你就切入了“静”相。切入静相,你首先获得观行的法喜禅悦,进入坐禅的清静快乐境界。这是第一步。

二、观静相。动相是很容易和闻性剥离的,因为一个时刻在变,一个似乎不变;这样,你便能很容易地“返闻闻自性”,而“入流亡所”了。动相易除,静相难离,因为静相不动,而闻性又无我,所以闻性与静相结合得紧密,粘连得甚深。鲜有人注意到闻性和静相的不同,甚至一些人根本没意识到有个静相存在,他们将此静相当成闻体,将闻体等同静相。因为闻性和静相的无间相合,再加上,进入广大寂静的静相很容易产生法喜禅悦而心生贪著,心更不容易“再进一步”与静相脱离了。但仔细深观,静相也是会变的,譬如,你一不小心走神了时,那个静相便没了;譬如,当你睡着了时,那个承载闻性的静相也不见了。从这些经验中,你可以认识到,闻性不是静相,闻性和静相不同,它是离于动静的。于是,你有了出离动静二相的机会;知幻即离,于是闻性出离了动静二相。这是第二步。

三、离动静相,入觉门。因为你深深沉入耳朵的世界,又离了动静二相,你很容易从耳根的“闻”这一性,切换到生命全体的“觉”性,即由耳根门切入六根门头普遍有之的觉性。你开始进入觉门——全知全觉,遍知遍觉的修行体察。在普觉的世界,就像在耳朵的闻性世界一样,仍然要起观动相,入流亡所;离于静相,破除能所。最后,因觉——遍觉和能觉所觉的破除,而进入空门。

四、由觉门,入空门。因为闻性、觉性本来无相,不能独立存在,随着你实观实修的经验的获得,你很容易领悟到“闻、所闻,觉、所觉,都无自性”,这样,你就自然进入了空门——诸法无自性的认识体验(首先是声尘的无自性,其次是闻性的无自性)。在这种认识里,因旧有的心理习惯和觉行功夫的不密实,你会很容易再次产生“能空”和“所空”的错觉,那么,这就要你继续依上述方法修空观空。从而,让自己最终从“空、所空”中脱离出来!到这里,“闻、闻性,觉、觉性,空、空性”——你已从这三重门透脱出来,自然而然地进入到下一个阶段。

五、离色空概念,入圆觉门。由经上述脚踏实地的观修,色空的概念消亡,你出离了一切二元对立,进入以本来智照耀世界的寂静相状,这就是“圆觉门”。圆觉门里无能无所,大日自性自然发光,十方世界一切圆明,超出一切世间出世间所有。到这里失去修非修的观念,你到了超拔思维言说的地步。从此,向上一路言不能及,一切境界自用自知。至于此,从耳根门入路的修行到达了极地,入如来位,生灭法灭,大事了毕。

上述心行,大约经历了五个“切换”过程:一、从凡夫完全的无觉,随尘流浪,切换到修行者观声照尘的修行;二、从观动相切换到观静相;三、从观耳根这一门的闻性切换到观六根普有的觉性;四、从诸法的自性见切换到诸法空相见;五、从一切建立的概念切换到完全无概念。上述五步,从言语观,似为复杂,依实修见,极为自然。说来半斗字,下脚挪五步;听闻时不多,实修费功夫。从一深入六,亡六见性光;法门正路行,决定入涅槃。

南无阿弥陀佛。


分类:一念行者《修行路上的故事》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21:28 , Processed in 0.088064 second(s), 30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