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问,五藴之间的关系如何?五藴之间又是如何有机地结合在一起的?受是不是以色为基础?想与识的区别是什么?行是不是其它四藴的行?前四藴本质上是不是第五藴?……凡此等等。 这样问不是正确的问,因为发问者发问的前提是“自性见”。即将五蕴看成五种各自独立、各有自体、各各不同的东西,就像你看到一颗蒜头是由五个蒜瓣组成的一样。实际上,人之五蕴之间的关系,并不是蒜头和五瓣蒜之间的关系。它更像你用一面镜子照见五样东西,五蕴之间的关系,是五种镜像的关系;也像你梦见了五个人,五蕴之间的关系,是梦中五个人之间的关系。 换句话说,五蕴之间的关系,是五种幻影的关系。本质上,幻影是无法比较的,因为它们本不实际存在。所以,你不能实际讨论五蕴之五种个体之间的关系,它们比较的前提并不存在。它们是同一幻心,所幻化出的五种看起来不同的幻影,如同梦见的五个人或镜子照见的五种镜像。 五蕴的本质真的是这样吗?五蕴之间关系真的如此吗?这就靠修行者自己实际观察和证实了,没人能让你真的相信,除非你亲眼看到。五蕴是普通大众眼里的五种不同的法,似乎法法实有;但在真观者眼里,它是五种幻象,法法不真。粗浅的观察五蕴,可以破我相;深入的观察五蕴,可以破法相。 观察五蕴,假如你认识到只有五蕴,没有“我”,这样你破了我相;假如你认识到没有我相(无我),但却认为五蕴是真实实在的,那么,这是破了我相没破法相;如果你继续深入观察,发现五蕴也都如梦、如幻、如影,真切如此,这是法相破了。一个实观者,只有真切地看到五种蕴都如梦如幻如影时,才算破了五蕴,破了法相(法我见)。如果你确实看到五蕴皆如梦、如幻、如影,这就是“照见五蕴皆空”。 仅仅透过观察五蕴,就能获得真实的、彻底的解脱,真实不虚。对五蕴真观、实观、深观的教法,是进入佛陀世界的一扇重要大门。凡能坚持用专注眼,用智慧眼观察五蕴的,必能透过五蕴,看到佛陀的世界。能照见五蕴皆空者,照见一切法空,照见六入、十二处、十八界皆空。五蕴涵盖世间一切法,有彻底观见它本质者,必定人法俱破,究竟如佛,如观世间菩萨,入般若波罗蜜多心经世界,入金刚经世界! 我站在圣山湖泊间,耳边一遍一遍响起这首歌子:“观自在菩萨,行深般若波罗蜜多时,照见五蕴皆空……”,“照见五蕴皆空”仅仅是个句子,是句话吗?我分明正置在色空、受空、想空、行空、识空,正置在眼空、耳空、鼻空、舌空、身空、意空,正置在色空、声空、香空、味空、触空、法空……我分明正置在一切诸法性空,如幻如梦之境中,这睁着眼正经历的梦质世界!(此处“我”,方便说,本来无我;“空”,诸法无自性,非什么也没有。) 晶莹的眼泪颗颗而出,犹如蜜蜂之体泌出的滴滴蜜糖,犹如绝崖清泉滴下的粒粒清响,犹如金风推掉的片片竹叶上的颗颗玉露;慢镜头而放,犹如河蚌吐出晶莹之珠……幻且美得让人流泪的最璀璨的心地诸景,普展眼前,你不得不跪在那里,与诸菩萨同欢,与诸佛身心交映。在那没有这佛和那佛,这菩萨和那菩萨的世界,你首次绝了语言,连一句叹息也发不出,不得不走在金刚经的世界,流着波罗蜜多心经的眼泪,笑得灿烂如花,美得如在极光里摘取天上的星星。 人们说“五蕴成空”,不,五蕴本来就空,不用“成”,没有“成”的过程,它一直都是。观五蕴有三种利益:初观五蕴,能破你的我相,入无我的世界;次观五蕴,能破你的法相,入无法的世界;再观五蕴,三世诸佛的世界,不去不来,无生无灭,就在那里,变成活生生你的真实。从此你便活在金刚经里,你便是心经,与古往今来的一切佛平等无二。五蕴的道理不用再思考,五蕴的现象不用再观察,举目望见它的本质,犹如你在云霞里望见云霞。喜怒哀乐,色声香味……都落在这如烟的云霞里化作云霞本身! 如实而观五蕴,五蕴中无我;如是而观五蕴,五蕴并非实有。梦里景色有万千,醒来捕捉了无迹;镜中百花见似鲜,伸手欲折怎得成?五蕴与之无二致,见有捉无空捞摸。佛说五蕴含万法,六根六尘皆其中。十八界不出五蕴地,观破五蕴即如来。五蕴如梦幻,深观成佛陀! 分类:一念行者 《修行路上的故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