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859|回复: 0

[刘素云老师] 刘素云老师复讲无量寿经第56集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8-10-26 17:03:16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无量寿经 (第56集)
刘老师 复讲于2018年05月18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我们接着三十五品经文往下讲,这一品经文比较长。


请大家看下面这一段经文: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
我们先看下面四个词语:
〔乐处〕在这里指三善道。
〔苦毒〕是指痛苦的报应,指三恶道。
〔慕及〕是敬慕仿效的意思。
〔悕望〕这个带竖心的“悕”,和去掉竖心那个“希”,是同一个意思。


我们先看这段经文的前半部分,共十句:
〖富有悭惜。不肯施与。爱保贪重。心劳身苦。如是至竟。无一随者。善恶祸福。追命所生。或在乐处。或入苦毒。〗
这里面的“富”是有财富、多财富的意思。
财富是命中有的,命里没有不可能发财。一饮一啄,莫非前定。既然知道,财是命中所有,你还求它干什么?说实在的,命中没有,你求也求不来。
老法师一再劝导我们,要把《了凡四训》读三百遍。说念了有什么好处呢?念了,你知道因果报应,然后才能够安分守己。
富有的人钱财很多,要会用财。这两句话很重要:
得财富是福报,用财富是智慧。
我觉得这两句特别重要,得财富是福报,用财富是智慧。
你有了财富要怎么办呢?要再造善因,不要悭惜,不要保有,要施舍。要知道这个道理,越施舍越多。
“爱保贪重”
“爱”是爱惜,“保”是保护,保护自己的利益,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
如果你把自己的利益看得太重,你就会“心劳身苦”。为什么呢?因为你心里牵挂很多,忧虑很多,你的得失心很重,这样就操心哪。
你想尽方法,要保持财富,未必能保得住。
所以“如是至竟。无一随者。”
这是什么意思呢?
“至竟”就是说你一直心劳身苦到老死,你就是这么操心,但是,你还是一样带不去。
真的是万般带不去,唯有业随身。你一生造作了许多罪业,你死的时候,把这个罪业带去了;除此之外,你什么都带不去。
“善恶祸福。追命所生。”
所得的结果就是这样,修善,带走善业;造恶,带走恶业。
“恶”将来的结果就是祸害,“善”将来的结果就是福德。
由此我们可以知道:“祸福无门,惟人自召”。
“祸福”是从哪里来的?不是从天上掉下来的,也不是别人强加给我们的,是我们自己自作自受。这个道理我们一定要明白。
“或在乐处”这个“乐处”,指人天善道。
“或入苦毒”指三恶道。
上面的经文叙述的都是我们人世间的真相。
我们读了以后,要深深地反省自己,你是不是佛所说的这类人?如果你是这类人,一定要赶快痛改前非,把自己的这些习气、毛病,努力地给它断除。
我们要清楚,路应该怎么样走,事应该怎么样做,佛应该怎么样学。这三个问题是我们必须要弄清楚的。


〖又或见善憎谤。不思慕及。常怀盗心。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
前面经文,说出了许多属于复杂的、不正常的一些心思,影响身口的造业。当然,这个善恶是无量无边的,说之不尽,在这里不能一一去说。
佛在这里给我们举了一个例子,就是“见善憎谤”。
这个“善”包括善人、善事,见到别人德行比自己好,学术比自己强,地位比自己高,赚钱比自己多,就起了憎恨之心,以及做出了诽谤的行为。
“憎谤”,一是心生憎恨,二是行动上诽谤。这都是造作恶业。
“不思慕及”就是不知道对别人的善心、善行,起仰慕之心、效法之心。
“常怀盗心”就是以不正常的手段,把别人的利益据为己有,这就是盗心、盗行。
“盗”不单是指偷盗,那只是手段之一。
比如说,这些年时兴送礼,不管你办什么事,都得送礼。不送礼,你就别想把这个事办成。多年来,这种现象好像已经非常普遍了。因为不送礼就办不成事,所以就逼得大家都得送礼。大家想一想,为了办事,去给人家送礼,这个送礼的人有几个是心甘情愿的?都是迫不得已。因为不送,你办不成事啊。送礼的人是迫不得已,收礼的人好像理所当然。他不知道,那些收礼的人他就是盗。他收了人家的礼,他就犯了盗戒。很多人是不知道这个道理的,所以是照收不误。照收不误,你就欠债。
“悕望他利。用自供给。消散复取。”
把别人的利益夺过来据为己有,供自己受用。这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占别人的便宜。
其实,如果我们学佛的同修们,你们听经听明白了,应该知道:
这个世间没有什么便宜可占,也没有什么亏可吃。因此,我们的起心动念一定要非常谨慎,宁可自己吃亏,也不要占别人的便宜。
世间贪而无厌的人,把别人的利益据为己有,自己来享受,享受完了再去取。他是不是真的把别人的利益拿来享用了呢?不是的。要真的是这样,那因果律就应该推翻了。
要知道,一饮一啄,莫非前定。
你从别人那里强夺过来的,实际上那也是你命中有的。你不夺别人的,你命里也是这么多。本来是你的,你用强夺的手段得到了,你在造作恶业。你说你冤枉不冤枉?
所以古人说:
“君子乐得作君子,小人冤枉作小人。”


看下面一段经文:
【神明克识。终入恶道。自有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我们先看第一句:
〖神明克识〗
注意这个字,这个知识的识,在这里读zhì,第四声。
这个“识”就是记录的意思。
我们看“神明”,对于这个“神明”有这样两种说法。
第一种说法,神明是鬼神。
凡是人造作的罪业,天上人间与幽冥界他都有鬼神,他们把我们的起心动念、造作行为都登记了。
这个“克”就是一定的意思。
必定要把它记载下来,记载下来干什么?列入档案。这是第一个讲法,“神明”是鬼神。
第二个讲法,“神明”就是我们所说的神识,阿赖耶识里种下种子。
老法师说,这个讲法非常真实,世间有没有这些神明?有天神,有鬼神。但是天神和鬼神他不是人的主宰,他主宰不了我们。正像我们这个世间,你犯了法,被审判过,这个案子就列入档案了。如果你不犯过,他不敢侵犯你,没有权利侵犯你。天地鬼神也是这样,你犯了过,他就给你记录在案。你不犯过,他也不敢对你轻举妄动。告诉我们,不要忘了,“举头三尺有神明”,你别觉得你做什么坏事,谁都不知道。


〖终入恶道〗
造作极重恶业的人,他的果报是必堕三恶道。


〖自有三途。无量苦恼。〗
这个“自”是自然的意思。
三途是哪里来的?是自性因为三毒自然变现出来的现相。自性因为恶业的因缘,即变一真法界为三恶道,“自”在里面受罪。我们念念修善,他的结果就是自有三善道。三善道也是自性变现出来的。就如六祖惠能大师所说“何期自性,能生万法”。
堕入三途,受恶报的人,如果能够认识到这是自作自受,用我们的话说,他能够认账,这个罪很快就会受完。如果他不服气,不认账,总认为自己是个好人,是自己受了冤枉,这样,他的苦报比以前要更烈(更强烈),时间会非常长。这个道理很多人是不知道的。


〖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这三句经文,是世尊发出来的感慨。总结盗恶的因缘果报,就四个字——“痛不可言”。


看下一段经文:
【其三者。世间人民。相因寄生。寿命几何。不良之人。身心不正。常怀邪恶。常念淫泆。烦满胸中。邪态外逸。费损家财。事为非法。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看下面三个词语:
〔相因寄生〕指众生因相互间的业因,而出生于世。
〔淫泆〕这个“淫”就是指邪淫,“泆”是指放荡。
〔烦满胸中〕指欲火内烧,胸热心狂。
这一段经文是讲的淫恶。重点是讲“世间人民。相因寄生”这两句。因为能够觉悟到这两句经文意思的人很少。


我们先看:〖世间人民〗
是专讲六道里的人道。
佛在人间讲经说法对象就是度人,而不是度其他众生。这句话我们听了以后,感觉不感觉到很新鲜?怎么说的呢?佛在人间讲经说法对象就是度人,而不是度其他众生。


〖相因寄生〗
用现代话来说,就是人不能离开社会独立生存,不能离开人群独立地生活。我们大家体会体会,我们的生活是不是这样?
“相因”是什么意思呢?就是彼此之间互相依赖。
所以在这个社会上有各行各业,少哪一行都不行,少哪一行我们的生活都会不方便。社会上的每一个行业,都是为了便利我们的生活,互相依赖,不能独立生存。
回向偈里的“上报四重恩”的第四恩,就是众生恩。
一切众生于我都有恩,无论他是学什么的,他是从事哪一个行业的,我们都要依赖他们,都不能缺少。实际上我们一定要认识到,一切众生于我们都有恩德,所以我们要知道报众生恩。


〖寿命几何〗
谁能知道自己的寿命?年岁大了,风烛残年。年岁轻的也不能保证能够长寿,要真的觉悟“黄泉路上无老少”啊。
不明真相的人看不破,放不下,继续造作恶业,哪里能有什么好的结果!这就是“不良之人”。


〖身心不正〗
它的含义非常深广。


下面举〖常怀邪恶〗为例。
“邪恶”在这里是指邪淫。


〖常念淫泆〗
就是指的邪淫。


〖烦满胸中〗
“烦满”是指欲火,欲火在烧。


〖邪态外逸〗
凡是邪淫必然破损家财,这个大家都清楚、都知道。凡是搞邪淫的人,必然是“费损家财”,家庭怎么会和睦,怎么会美满!你搞这个,等到你老了的时候,儿女们想想你的所作所为,他们会瞧不起你,他们会不孝敬你。


〖所当求者。而不肯为。〗
“当求”的是道德。觉悟的人求的是断烦恼,求的是超越三界,这是我们应当求的。
世出世间法,应当求的,我们不求;不应当求的,我们天天在求。这就是迷惑颠倒的具体体现。


看下面经文:
【又或交结聚会。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
〔交结〕就是勾结的意思。
〔迫胁〕指以威力来恐吓强迫。
〔杀戮〕在这里指以枪矛武器杀人。单讲“戮”,是以尖锐之物相刺,这叫戮。


〖又或交结聚会〗
儒家说“物以类聚,人以群分”,孔子说“观友知其人”,你要想了解一个人,你看看他交的是什么样的朋友,你就知道他是哪一类人了。因为人以群分嘛。
作恶的人,他的朋友都是作恶的,如果不是一类人,绝对聚会不到一起去,恶友们聚集在一起,他们互相交换作恶的经验。作奸犯科,自然会越来越严重。


〖兴兵相伐。攻劫杀戮。强夺迫胁。归给妻子。〗
在我们中国的历史上,昏君为了贪爱女色而亡国的例子很多。比如,殷纣王、周幽王、夏桀,都是这样的昏君。历史上离我们最近的,大家都清楚的吴三桂也是。吴三桂为什么打开了山海关引进了清兵?就是为了陈圆圆。这个大家都知道,他为了陈圆圆,国家人民全都不顾了。这几句经文说的就是这个意思,指的就是这一类事情。
比如说,我们现在贪官很多,这些贪官不但贪财而且贪色。他们因为贪色,所以就迷惑颠倒。因为贪爱,所以就造作了很多恶业。大家看看我们周围,有多少贪色的贪官,因为贪色,牺牲了生命财产。他们有的破坏了自己的家庭,又破坏了别人的家庭。大家认真想一想,这样做真是不应该,真是不值得。


〖极身作乐。众共憎厌。患而苦之。〗
在位时迷于权势,贪于财色,只顾个人的物欲享受,不顾人民的死活。如果这样的人作为一个国家的领导人,他怎么能够得人心呢!等到人民厌恶、憎恨的时候,那离国家灭亡就不远了。我们历史上,只要有豪杰起义,人民就会附和,推翻昏君的统治。这种事情造成了社会的动乱不安,国破家亡,自他人民皆受苦难。


看下面一段的经文:
【如是之恶。著于人鬼。神明记识。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
先说说这段经文的两个字的读音。
第二句〔著于人鬼〕:“著”这个字它是多音字,有的时候读zhù,有的时候读zhuó,在这里是读zhù。
第三句〔神明记识〕:这个知识的“识”在这里念zhì。
看下面的几个名词、几个词语:
〔著〕是昭著的意思。
这一大段经文,我们看了以后,就觉得它与前一段经文很类似。
所做的恶业〔著于人鬼〕。
就是后人把它写在历史上,这是“著于人”。
鬼神也把它记在生死簿上这叫〔神明记识〕。
阿赖耶识里种下了种子,用通俗的话说,就是人给你记着账,鬼神也给你记着账,你是跑不掉的。这是通俗的说法。


〖自入三途。无量苦恼。辗转其中。累劫难出。〗
你造作极重的罪业,你的果报就非常惨。地狱罪报,不知道你什么时候才能受完。这个可能有人不太清楚,地狱罪报受完之后,下一步,你要变畜生还债。很多人可能不知道这个。以为我从地狱出来了,我就出来了。你是从地狱出来了,出来以后你又上哪一道?你上畜生道,你要去还债。而且这个债不知道多少劫,你才能把它还完。何况,如果他还债,又不甘心情愿,这又是造作新的罪业。如此循环不清,这就叫“辗转其中。累劫难出”。
佛给我们讲这些话,真的是慈悲到了极处,这就是我们目前生活的现实,我们每个人都有切身的体会。
三恶道的众生在三途辗转轮回,苦不堪言,非常难出离。如果不是佛菩萨慈悲,去恶道里度化众生,这些众生真的是没有出头之日。佛菩萨大慈大悲,饿鬼道、畜生道、地狱道,这里面都有佛菩萨在那里救度众生。但是,恶道众生能够接受佛菩萨教诲的不多。因为不相信的人太多。我们看看我们人世间的现状,就知道了,人都这么难度,何况那个鬼呢。所以这个难度非常之大。
比如说,我们人间,现在是善道。就在我们人间这个善道里,今天的正法又有几个人能听得进去!可见佛菩萨教化恶道的众生,该有多么艰难。佛教化恶道里的众生,不知道要比教化人难多少倍。
能超越六道的,只有念佛往生这一个法门。如果不往生,一定是堕在三途。
“辗转其中。累劫难出。痛不可言”,大家想想看,这件事情多么令人可怕。


看下面一段经文: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憎嫉善人。败坏贤明。不孝父母。轻慢师长。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这一段经文是说妄语恶的业果。


我们先来看前半段经文:
〖其四者。世间人民。不念修善。两舌。恶口。妄言。绮语。〗
这几句经文从字面上来说,经文好懂,但是我们的警觉心不够,日常生活中常常在犯。这种现象在我们的生活中,就在我们的周围是普遍存在着的。
“两舌”是拨弄是非,斗乱两头,造成这两个人的不和,让这两个人互相斗争。
小,则使两个人变成了冤家对头,这是你从中制造的。这个罪过很大。大一点说,挑拨两国交战,制造战争,使人民遭难。可见这个外交工作是多么重要。处理外交事宜一定要谨慎。好的外交官顾全两国人民的福祉,化解冤结,造福于两国人民;用心不善的,只顾自己的利益,不顾别人,换句话说,很容易产生外交上的摩擦,严重的摩擦就会引起战争。这个罪过极大。
所以不要小看了“两舌”的严重危害。
“恶口”是说粗鲁话,很难听,容易与人结冤仇。
“妄言”是骗人,自欺欺人。
“绮语”是花言巧语,损人利己。
《地藏经》讲,犯这种罪业的,死后堕拔舌地狱。这是口业之恶所得的恶报。所以,我们不要小看了上面所说的这些。对照一下自己,我们是不是每天都在犯。我这个话说得一点也不严重。


〖憎嫉善人〗
就是对好人好事,他看了以后难过、嫉妒、憎恨,想方设法破坏、障碍,这叫“憎嫉善人”。


〖败坏贤明〗
有德行、有学问、有修有证的圣贤之人,他们居此一方,能够移风易俗化导一方,这是国家之宝、地方之宝,是这里的众生有福报。
我们大家看一看,我们的净空老法师,是不是宝中之宝?可是面对这样的圣贤人,不亲近、不护持,反而加以障碍、破坏、排斥、打击,这是五逆重罪之一,死后必堕阿鼻地狱。报得累劫愚痴,难于出离地狱,苦不可言。我们现在有人造的就是堕阿鼻地狱的重罪之因。


〖不孝父母。轻慢师长。〗
世出世间的圣贤大都是“孝敬”,圣贤功夫从“孝敬”开始,也在“孝敬”这里圆满。
我们要深刻体会到佛陀的教学,在教我们什么,就是在教“孝敬”。我们把孝敬做圆满了,你就成佛了。
不孝父母,不敬师长,五逆重罪。


〖朋友无信。难得诚实。〗
上面说的几条,我们只要犯了其中的一条,那几条就全都犯了,果报就是在三恶道。来生人天两道是没有你分了。人间的寿命短,恶道的寿命长。佛说人间的一个月是饿鬼道的一天,我们人间过一年,饿鬼道才十二天。鬼的寿命是千岁,地狱道的一天,是我们人间的二千七百年。地狱里短命的是万岁,长命的真的是万岁万岁万万岁,实在是可怕。佛在一切经典里讲地狱,都是讲得很详细,用意就是告诉我们,地狱千万去不得。我们为什么还要造业,你偏偏要去呢!


看下面一段经文:
【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先看〖尊贵自大。谓己有道。横行威势。侵易于人。〗这四句。
愚昧无知者,他往往认为自己很能干、很有本事、很了不起,因此他就贡高我慢,狂妄到了极处。
这个“侵”是侵犯。
此处讲的“道”是指诈术,就是用各种花招来欺骗人,伪善欺诈。
看到这些人,我们一定要反省自己,你是不是这一类人。


〖欲人畏敬。不自惭惧。〗
这是指作威作福的人,自己不知道惭惧。
这个“欲”是希望。
他希望什么呢?希望别人对自己恭敬,希望别人怕他。他的所作所为,都在这方面上下功夫,他不知道惭愧(“惭”是良心的责备,“愧”是舆论的制裁)。自己造作恶业,不受良心的责备,就是我们世人所讲的天良丧尽。这样的人在佛法里叫什么呢?被称为一阐提。一阐提就是没有善根的意思,佛来了也度不了他。因为他自以为是、自以为聪明,认为佛也不如他,那就别说菩萨了,他不接受教化。因此这一类人是必堕三途,就是一阐提。舆论的制裁,他也置之不理,仍然是我行我素。


下一段经文: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今世为恶。福德尽灭。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看前面四句:
〖难可降化。常怀骄慢。赖其前世。福德营护。〗
这种无恶不作的人,在社会上,可能他是一个大富大贵的人。那有同修会说了,为什么这样的恶人没有报应呢?为什么不折损他的寿命呢?其实我们不知道,真的折损了。比如说,他本来可以活一百岁,他七十岁就死了,这已经是折损了他的寿命三十年。为什么他这种富贵还没有被折损掉呢?这种富贵是因为他前生修积得很多,这一生他虽然做了大恶,他的福报还没有享尽。虽然是消损,他剩下的,就是余福还有很多,等他的福报享尽了,他的恶报就现前了。这回我们是不是听懂了这个道理?我们有时候确实有这种想法,那恶人为什么不受恶报呢?就是他前生积的福德、积的福报还没有消耗殆尽,等他消耗完了以后,他的恶报就现前了。


〖今世为恶。福德尽灭。〗
这一生迷惑顛倒造作恶业,前生积的福德逐渐逐渐地就消耗尽了。如果他前生积的福德少,很快就消耗尽了。


〖寿命终尽。诸恶绕归。〗
他这个福善之报消耗完了以后,他的冤家债主就都上门了。这个时候是讨命的讨命,讨债的讨债。什么时候表现得最为明显呢?特别是在病重或者病危,或者是临命终时,这种情况往往就出现了。这就是经中所说的“诸恶绕归”,后悔莫及。


下面一段经文: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殃咎牵引。无从舍离。但得前行。入于火镬。身心摧碎。神形苦极。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前面两句:
〖又其名籍。记在神明。〗
这两句话的意思很容易明白,就是说你已经登记造册了,你上了花名单了,天地鬼神没有一个不知道的,你谁也欺骗不了,谁也瞒不了了。这两句话就是这个意思,你登记造册了,你在花名单上了。


〖殃咎牵引〗
“殃”是灾殃,“咎”是罪过。
自己造作的罪业牵引着自己,这就是业力。业力引导,趋向恶道。


〖无从舍离〗
六道凡夫是被恶业牵引着,念佛人是被愿力引导着,这不一样,大家听明白。
六道凡夫是恶业牵引着,念佛人是愿力引导着,这个词语是不一样的。一个是牵引,一个是引导。
有愿力,业力一定能被伏住,但是必须得是愿力大于业力。
在这个时候,你的业力就被伏住了,不可能愿力和业力同时起来。为什么呢?打个比方,比如明与暗,房间里不可能是一半明一半暗,要明就全是明的,要暗就全是暗的。这个愿力它是光明的,这个业力是黑暗的。
所以佛教我们,要有坚定的信心,要有深切的愿力,就可以把业力伏住。愿力起作用,我们就能够往生。


〖但得前行。入于火镬。〗
“火镬”就是油鼎,用我们的话说就是油锅,是地狱里的一种刑具。


〖身心摧碎。神形苦极。〗
这个“神”是指神识,中国人俗称灵魂。
这个“形”是形状,饿鬼道有饿鬼道的形状,地狱道有地狱道的形状。虽然是化身,但是还是有个身形。地狱里的身形受报时,情况就是“身心摧碎。神形苦极”,那是极其痛苦的。


〖当斯之时。悔复何及。〗
堕入地狱以后,所受的极苦的果报,真是后悔莫及。佛劝我们,趁现在这个果报还没有成熟,此时觉悟回头还来得及。
遇到了念佛往生的法门,纵然是造作极恶的罪业,只要一念回头就还有救。可贵的是一定要真正回头悔过。
在这里,大家都知道,莹珂法师已经给我们做出了榜样。他是一个造作极重罪业的法师,因为他一念回头,他就得救了,往生极乐世界作佛去了,而且他品位不低。


看下一段经文:
【其五者。世间人民。徙倚懈怠。不肯作善。治身修业。父母教诲。违戾反逆。譬如怨家。不如无子。负恩违义。无有报偿。】


〖世间人民〗
就是指我们眼前这个时代,作恶到了极处,这个现象非常普遍。也许就是我们自己,大家想想是不是这样?


〖徙倚懈怠〗
“徙倚”是不定的意思。
不但是心不定,身也不定,心里有忧虑。尤其是现在,是生在乱世,人们无所适从,身心都不定。不知道哪里是安全的,身心不安,怀疑、忧虑,当然这些就障碍精进。不精进,自然就懈怠,所以这里说“徙倚懈怠”。
为什么懈怠呢?因为不安,身不安、心不安,所以导致了懈怠。


〖不肯作善〗
就是不务正业。
正业,是八正道之一。以儒家的解释就是五伦十义。哪五伦呢?就是夫妇、父子、兄弟、君臣、朋友,说明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我们是什么身分,就尽什么样的义务,这就是正业。


〖治身修业〗
我们说不肯“治身”就是不肯守法。“治身”对于佛门来讲就是守戒。
不守规矩,不肯修业。现在对我们来说,业有两种,一种是学业,一种是事业。我们怎么样来治身修业,是摆在我们每个人面前的一个非常严肃的问题。我们现在,不是治身修业,是不治身、不修业。


〖父母教诲〗
身为子弟的人,不肯接受父母的教诲,不但违背父母的教诲,还要反叛、叛逆。这是新的词语叫叛逆。大家想想,在我们的家亲眷属中、亲朋好友中、同学同事当中,包括我们的自身,有多少子女不叛逆?现在好像一到时候,十几岁,就说因为是叛逆期,所以他就有种种不良的表现。
这就是“譬如怨家”。有这样的子弟,你还不如无子,还不如没有的好。
父母费了多少心血把他养大,他却一点感恩的心都没有。
“负恩违义。无有报偿”,这就是当前的现状。


〖违戾反逆。譬如怨家。〗
是过去的因果,报怨的、讨债的儿女来了。


后面的一句:〖负恩违义。无有报偿。〗
现在又在造作恶业,来生的果报比这一生还要差。
说到父母的教诲,古代父母对儿女的期望,与现代人不同。
古人期待儿女有德行、有学问,能为社会造福,能光耀门楣。纵然是儿女做了官,做父母的仍然是千叮咛万嘱咐,告诉儿女要做清官,要做好官,不要做贪官。要公正,不要冤枉人。这真是在为儿女积德。
现在少数作父母的不是这个想法,教导儿女赚钱第一,要有权,要有钱,要出人头地,损人利己是在所不惜,只要自己不吃亏就行。
我们作为儿女的,要知道父母的教诲是善还是恶。如果是善的,我们就接受;不善的,要用巧妙的方法,要用善巧的方法避开。不要因为这个得罪父母,让父母伤心。
这一段我说的这两个意思,一定要理解透,不要理解偏了。父母应该怎么样教育子女,就是父母要注意的事情。作为儿女要注意什么事情呢?就是你觉得父母对你的教育,他说的不是善,他不善你怎么办呢?你要巧妙地回避,不接受他这个教育。但是你又要注意,不要惹父母伤心,不要得罪父母。这对孩子们来说,也是比较难的。但是,我们必须这样做。
我记得我曾经给大家举过例子,我们现在的父母教育孩子,有些时候确实是不善。比如说,小孩儿在幼儿园,那都是小孩儿嘛,他打打闹闹,互相推推搡搡,碰着了、伤着了,这都很正常。但是有的父母,在家里就教育自己的孩子,不能吃亏,一定要占便宜。
我孙女在幼儿园的时候,回家就跟我讲,她们班的小朋友,某某某和某某某,因为你推我、我推你,可能有一个就吃亏了。然后这个父母来接她的时候,她的妈妈就告诉她,不能被他欺负住。第二天呢,这个小朋友就把手指甲剪成尖形的。
荷荷告诉我说:奶奶,她妈妈说,他要再欺负你,你就用这个尖指甲去挠他。
你想想,孩子那么小,上幼儿园,也就三四五岁左右吧,我们做父母的,怎么能这么样教育孩子呢!
还有,孩子上学以后,如果学习成绩比较好,她所会的东西,应该去告诉别的同学们,不要自私,不要自利嘛。但是,有的学生到学校就说,我会的东西,我不能告诉别人。当时我孙女不太理解,就问,为什么呢?
你告诉了别人,别人不也会了嘛,到考试的时候,他就排在你前面了,你就排在他后面了。
所以,我孙女回家问我:奶奶,这样说、这样做,对不对?
我明确地告诉她:不对!你所会的东西,多少个人问你,你都要耐心地去解答,这对你有好处,你知识掌握得越来越牢固,对同学有好处。自己会了,不要自私,要去帮助同学。
孙女说:那我知道了。
对于一个家长来说,怎么样教育孩子,对孩子的成长是起至关重要的作用的。你不要看眼前的一点小利益,你孩子没吃亏、占便宜了。你想,他的人生是漫长的,在这个漫长的人生路上,你给他指的路是对的还是错的?请家长们三思。
今天的交流就到这里。
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欢迎转发!广为流通!但请注明出处,不得断章取义!

狮子吼净土专修网刘素云老师复讲无量寿经第56集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7:49 , Processed in 0.088393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