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594|回复: 0

与佛陀超时空的对话(一念行者版)下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10-8-7 08:14:45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分类:《问与答》


陈嘉堡:既然您说“众生皆是佛”,那么先有佛还是先有众生呢?




佛陀:对于一“人”来讲,觉知是佛,念头是众生。当你从夜晚的无梦中醒来——早晨,你的第一个念头出现了——“我”,紧接着“我爱”、“我恨”、“我要”、“我想”——贪爱心、嗔恨心、嫉妒心、贡高我慢心……所有的念头——“众生”出现了。而你是谁?你存在于何时何处?你存在于所有的念头出现之前。是先有佛还是先有众生?佛不生不灭——而众生生生灭灭。佛和众生没有先后关系,佛一直存在。



星星可以出现又消失,云朵来了又离去,但天空一直在那儿!心是大地,觉是天空,而“念头”——你认同的你,只是星星或云朵。你来的时候,它在那儿;你走的时候,它还在那儿。你有来来回回,它却如如不动;你有生生灭灭,它以背景的方式一直存在。这就是众生和佛的关系,没有先后关系——不存在先后关系。




陈嘉堡:宇宙到底是什么?为何会形成?形成的原因是什么?目的是什么?




佛陀:对你来说,宇宙只是你的心。没有独立于你心之外的宇宙,你觉知的宇宙是你心的内在空间。宇宙为何会形成?因为心已形成。心是宇宙产生的因,没有心就没有宇宙。没有心,没有一个可被觉知的宇宙诞生。



宇宙形成的目的是什么?一切为了你。当心从宇宙里醒来,万事万物走向它。万事万物围绕着心宁静的存在,心成了宇宙的中心。没有了你,宇宙失去了它的意义。没有你,万事万物隐藏在“无”中。为了你,事物诞生在它自身中。



当心在它纯净的空中醒来,宇宙也醒来在它自身的梦中。宇宙和心同步觉醒,同步进入对方的梦。当心初醒在它自身的梦中,它忙着建立自己的世界——而宇宙也就这样被建立了。



你是心的一个梦,你以不断变化的梦景的方式被心遇见。作为宇宙的一个事物,你被心纳入它的世界。认识到你自己,认识到心,这是宇宙作为它自身的觉悟。你是宇宙的开花,宇宙是你的结果。你和宇宙在一个叫作觉醒的梦中相遇。醒悟,是宇宙和心彼岸认出对方,这是宇宙的开始,也是心的投生。进化和转世就是这样进行的。




陈嘉堡:宇宙会消失吗?消失之后变成什么呢?为何又会消失呢?




佛陀:对于心来讲,关于宇宙的“相”会消失,那“不会消失的”不会消失。那不会消失的不生不灭。变来变去,宇宙还是没有变。除了我们的认识变了,什么也从没改变过。那真正要了解的,没人知道。



宇宙会消失吗?——那关于宇宙的念头会消失,这个念头之后它就不见了。它消失之后变成什么呢?心回到了它的本来——镜像消失在镜子中。除了心之外,从来没有一个真正的宇宙存在过,那存在过的无不是心制造的关于宇宙的相。



真正要知道的没人知道,我们只看到心以我们认为的事物的样子消失了或诞生了,变来变去的是心。我们在心自身的游戏中游戏自身,除了看到心自身的影像变化,本质我们什么也没真正见过。



在心的反映前,说来说去的宇宙——只是心作为宇宙名义消失了、诞生了或变化了它自身而已。除了心,没有可真正被了解的宇宙——那想被了解的——不可知、亦不可说。对镜像的了解,翻来弄去,所了解的还是那照镜子的人:心。




陈嘉堡:佛经里记载说,您曾提到诸佛土及诸佛,那他们在哪里成佛的呢?地球上目前只有您成佛吗?之前有吗?




佛陀:地球上遍地都是移动着的佛——只不过多数是无知佛——不知道自己是佛的人。所谓成佛,只是佛呈;一念觉知,立即是佛。诸佛刹土,只是脚下土;因其心变,佛土自变。人们在哪里成佛呢?在他们的心上——一个念头上。一念开悟,佛至眼前;一念迷失,佛在十万八千里远处。



“地球上目前只有您成佛吗?之前有吗?”问我问题的那个人正是佛——只是他还不知这件事。若他要成佛在哪里成就呢?当下。万物是当下的开花,优昙罗花在当下开花,也在当下结果,所有的成佛必发生在当下。当下见种诸佛种,当下见本来面目,当下成就一切。



没有什么会在当下以外发生。向当下沉入下去,心性开花——诸佛成就。当下就是成道日,当下是佛诞。觉悟一念,佛在现前;一念觉悟,立至彼岸。了解觉念,便是接近佛的方式。一念觉,觉一念,诸佛刹土立变现。




陈嘉堡:那代表地球之前有存在许多不同的文明咯?那有怎么消失的呢?是什么原因造成的?




佛陀:灭者自灭,生者自生,生生灭灭,只是心影来来回回、念头出现消失。本质上有谁存在过呢?存在过的只是一些念头飘过天空。前一个念头消失了,后一个念头出现了,文明之于人类,只不过彩云飘过天空。人类集体的念头出现,造就社会的某一现象;集体念头的消失,造就某一社会现象的消失。说到底,文明是人类心念的集体开花;而某一文明的消失,只不过是人类群体的头脑中——一些念头不再出现而已。



集体的头脑里,念头为什么出现?念头为什么消失?——天空上为什么会出现白云,为什么又会消失?——没有为什么。出现只是出现,消失只是消失。出现和消失最终是平等地出现了,又平等地全部消失了。事物本身不存在原因,原因只是存在于人类喜爱询问的头脑里。



谁是事物变化的主宰者?上帝吗?——事物它自身;在你的世界,你是那主宰者——你决定问题存在,你也决定问题不存在。继续去问一些有关外部的问题吗?看看你是怎样离自己远去的。




陈嘉堡:物质世界的“实相”是什么?“宇宙的实相”又是什么?真正的实相是指什么?




佛陀:物质世界的实相是什么?——没人知道;宇宙的实相又是什么?——宇宙没有实相。你在物质世界的上面看见的是你的心——你看见的永远是自己的投射,你的投射给物质的世界披上了一层你永远也穿透不了的“外衣”。你看见的只是你给它披上去的那层变来变去的外衣——你永远也无法了解它的真实之体。



宇宙没有实相。你看见的永远是你眼中的宇宙的实相——最多是人类眼中宇宙的实相。倘若你是一只动物,你看到的宇宙实相是什么?倘若你是一棵植物呢?若你是动物中的一只鸟,宇宙的实相是什么?若你是动物中的一头大象呢,那宇宙的实相又是什么?



宇宙没有实相,因为它有无数的实相。观察者不同,宇宙的实相便不同。真正的实相就是没有固定的相。没有固定的相就是宇宙或物质世界的实相。




陈嘉堡:西方很流行新时代思想,那些作者为何能够与所谓的“赛斯”“神”或“使者”交谈?它们又从何而来?为何要传达这些讯息?目的呢?




佛陀:当我静下来倾听来自心的声音——那声音是由我发出的,尽管我是多么不理解那声音是从哪里而来,尽管我称呼那声音的发出者叫“神”、“赛斯”或其它一些名字。但无论如何听者和说者出自同一个人。人人有一颗头脑所无法理解的心,它有无穷的智慧千百年来“回答”着头脑的提问;它像一口永远也抽不干的深井,从它汲出的水千万年来滋养着头脑里的每一种生命——每一个念头或故事。



宇宙里有千百万颗头脑,却只有一颗心;疑问来自不同的头脑,回答却来自一颗相同的心。像不同的人用不同的槌叩击同一口巨钟,槌子不同,但声音从同一口钟发出。当你深入了解心念,你会发现,念头是槌,心就是那口巨钟。



念头是心的使者。当我以“作者”的身份提问,然后以“神”或“赛斯”的身份回答时:“作者”是一个念头,而回答者——“赛斯”或“神”是另一个念头。从疑问到回答以及从回答到回答——只是从一个念头到另一个念头。念头是心的化现,所有的故事——智慧——都发生在念头的流进和流出中。无论你听到什么,念头是你身边唯一的耳语者,一切来自它的嘤语,你不可能听到不是它的声音。念头从哪来又回到哪?念头来自心,又回到心,心是那绝对的空无。



心的智慧——那些讯息——“念头”流进和流出并没什么意义,它唯一的意义是解答头脑的疑问、止息头脑的困惑——支持头脑继续它自身的游戏。世上没有什么要了解的,也没什么要知道的,但当头脑有疑问时,要知道的和要了解的出现了,心的存在仅仅是为了回答头脑。智慧因困惑而存在。倘若没有头脑发出疑问,心是永远静默的人。



我通常把头脑称为“众生”——因为那里面生化着无穷的念头,把心称为佛——因为它为“众生”而存在。佛为众生而存在,倘若没有众生,佛没有显现它自身的必要。佛的出现仅是因为众生的需要,因为佛自身没有需要。要进入佛的世界只有一个入口:那就是“心”也只有一个引路人——那就是念头。跟随你的念头,进入你的心,遇见佛智佛慧。




陈嘉堡:为何人害怕面对自己的内心?如何协助一个人面对自己呢?




佛陀:当你身上有一个伤口,它已结痂并发炎了,痂皮的下面窝藏着流着脓,窝藏着无数的细菌,如果世上没有医生——你是唯一的医生,想想,你愿意揭开自己的痂皮吗?很可能,你并不愿意揭开它,尽管你知道揭开它你的伤口愈合有好处。为什么呢?你以为揭开它你会疼痛,因而尽管你的伤口继续流着血脓、继续被细菌腐蚀恶化,你也不愿意揭开它。有时我们为何害怕面对自己的内心?正是这样的情况——我们怕疼,我们误以为揭开假象——谎言我们会疼,因而我们回避自己的内心。



如何协助一个人面对他自己?先疗愈你自己。当你完全健康,内心没有任何伤痛,当有伤痛的人出现在你面前时,你才有可能更好的帮助他。如果你内心也珍藏着伤痛——尤其当你们的痛苦相同时,你无法帮他。你们的伤痛将相互叠加。当你有痛苦的表现时,那人就不敢揭开自己的伤疤;只有你是一个完全无苦的人——无论在什么样的情况都表现的自然平静时,那人才会有力量面对他自己的伤。因为从你那里看到,一切都很好,你的平静给他面对自己的支持和力量。当你在问题面前不表现得恐慌,你在给予平静的力量;如果你恐慌,你在促使他回避他的伤。



当自己开悟,你才能把别人带出迷茫;只有你自己成道,你才能真正指给别人看什么才是真正的健康。如果你不是真的健康,你掩饰不住自己的问题;若你不是真的没问题,你无法真正地帮到别人。若要把别人带过河,你自己须有过河的经验。自己把自己度上岸,然后把你过河的经验告诉另一个人,这就是帮助。度人,仅是分享自己的不再痛苦的经验。



陈嘉堡:您能说明一下“我”是什么?如何了解“我”呢?




佛陀:“我”只是一个念头——当下出现的、时刻变化的念头。“我”除了是一个永不停息、不停变化的念头外,“我”不可能是别的。除了“我”是一个念头外——说任何我是什么、我是谁,那都是我说给我听的一个故事。



如何了解“我”呢?持续地保持觉知,持续地观察念头——直到你认识到你是谁为止。你是谁呢?你是不生不灭的佛,你也是生生灭灭的众生。在自己身上看到你自己的“佛”和“众生”,你便解决了你的疑问。



深入地了解觉知和念头——是解决这一疑问的唯一道路和旅程。这是一个亲证的过程,不是一个推理的过程。你无法用任何欺骗的方式来认识到这点,这就是实证,这个过程就是实修。




陈嘉堡:对于西方宗教提到有关上帝用七天的时间创造这个宇宙的说法是真的吗?您的看法呢?




佛陀:这是一个被埋得很深的隐喻,你必须有觉悟的经验才能够解读透它。它暗指一个人如何创造他自己的世界的。在你的世界,你就是造物主,你创造了你的一切——心创造了它自己世界里的一切。当你看到了星星,心创造了一个它所看到的星星的相;当你看到了泥土,心创造了它自己所见的泥土的形象;当你看到花朵,心又创造了那花朵的相。当心从它的空无中升起,它首先创造了它自己的“头脑”,然后它去分别、命名和创造它的世界。在心中,心就是上帝——造物主,它创造和决定它世界里的一切。



心创造了头脑并借助头脑创造了它的形象世界,但千万年过去了,心隐退了它自己,它留下了头脑来管理和享用它留下的世界。但因为时间太久了——头脑忘了它曾经创造世界的过程,它把那最初的虚拟和游戏当成了真实:它迷失在那幻象里。头脑是如何拍摄这世界照片的,又是如何编辑和命名它的创作的——头脑完全遗忘了,因为看同一部“电影”看得太久,它完全忘了外部存在的世界——它“进”入了它虚拟之中了,并把它那当作了真实。这就是头脑的状况——目前我们大多数人所正在经历的“生活”——认幻为真的一切。



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被逐出伊甸园的?从我们追逐幻象、遗忘真相开始。我们从什么时候开始离开了上帝的位置而成为受苦的夏娃和亚当的?从我们遗忘了我们是创物主的身份和忘却了我们是如何创造我们的世界开始的。我常有“开悟”和“成道”的说法,什么是开悟和成道?开悟就是再次认识到我是创物主和再次回想起我是如何创造我的世界的;成道就是再次回到造物主——上帝——我的本来的位置和身份上去。




陈嘉堡:目前世上的“禅修”方法较多,哪一种比较好?哪一种比较正确?哪一种比较适合自己?要依循哪一种呢?




佛陀:无论哪种修法,凡是指向于“念头”和“觉知”的——都是直接、正确的修行方法;若是完全不提及到这两点的,基本都是瞎子摸索出来的觉悟道路。修哪种修法好呢?当然是走明眼人指出的路,而不是信奉瞎子给出的道。对于行走,路不是重点,重点是到睁开你的眼睛。



上等老师指点给你“睁”眼的方法,中等的老师指给你路,下等的老师给你讲脚的故事。走哪一条路好呢?睁开你的眼吧。当你睁开了你能看到真相的内眼,不用道路、也不用行脚——你已经到达目的地了,你原本就没离开过!你不用修行,保持你的知道而不滑入困惑,无修之修——你已经到达了修行的最高境界了。



上根的弟子遇到下根的老师,修行一年完成了;下根的弟子遇到上根的老师,修行两年完成了;若是上根的弟子遇到上根的老师,修行瞬间完成了。上乘佛法,顿悟法门,无修之修,即发生在上上之间。




陈嘉堡:可否请您告诉我们,有没有较初步及简单的方法,让自己自修及自行规范自己的行为?也就是怎样让佛法简单化,然后运用在生活?




佛陀:最简的方法,通常是最上乘的方法,也是最普通的方法。我推荐一念觉法。你仅仅保持觉知,或仅仅质疑你的念头,或者仅仅觉知一念,或即训练觉知又质疑念头,一念觉法四种组合,最终都能把你带往觉悟,都是简之有效的。因为它需要你的觉性——保持觉知,所以你随时随地、在任何事上都可以进行;因为它关注你的念头——和外在世界无关——因而它与外在世界完美的结合,所以它可以在生活的任何处和任何方面进行。一念觉法是最简单的佛法,是最初级也是最高级的佛法,它是一种融入生活的修法,就像把一根针藏入面团一样。一念觉法,新时代的顿教方法。




陈嘉堡:请问您,我们要利益众生前,需要注意什么?或准备什么吗?




佛陀:要利益众生,首先去除“利益众生”的念头。带着目的去做事,必不会把心的善推至最高。没有“利益众生”的念头去利益众生,就这叫无相布施;一旦有利益众生的念头去利益众生,那就不叫无相布施了。如何做到无相布施?觉悟和圆满你自身。



先度自众,后度人众,度完自己内心的万众念头,再度自己身边的万众之人,然后必然是真度。真度无度,无度之度是最高的度。这就是佛陀所说的,“不是度人,是名度人,实无众生可度”的真实含义。去了解这一点。



若你不能了解这点,你必不能把心的至善发挥到最大。有其善意,无其善力,非实度之度啊。“我们要如何利益众生,注意什么?准备什么?”自度度人,圆满觉悟。




陈嘉堡:那如何才能够破除无明,去了解所有的智慧,也就是如何让自己证悟呢?




佛陀:觉知能除无明,护念便生智慧,一念觉知,觉知一念,便可证悟。无明除不除?觉知缜不缜?智慧有没有?护念未护念?觉悟没觉悟?了解念觉否?觉知对无明,念头成般若,从念到觉上,一念涉过河。在念是此岸,在觉即彼岸。觉与念上自由过,当下此刻即佛陀。



陈嘉堡:您对时空的看法如何呢?




佛陀:时空生于头脑,真心没有时空。头脑意味着分别判断,没有分别判断,无时也无空。诸佛没有寿者相,时间不真是实相。法相不著空,上下四维因幻生。“您对时空的看法如何呢?”——那是从真心之上起了个故事,从无中建立的有。时间和空间感是头脑建立它幻象的基础,粉碎它时空的幻象,诸幻象粉碎。




陈嘉堡:对了,刚刚向您提问到有关于新时代及各种宗教所称呼的神、赛斯、天界、真主等彼此只是名相不同,且来自于不同的空间与层次的精神体,那他们也会有轮回吗?




佛陀:不管你是神、赛斯,不管你在天界还是天堂,不管你取名叫真主或上帝,只要你还认同并执着一个“我”存在,那就有生灭。有生灭就有轮回。什么时候你走出轮回了呢?你不再认同你是一个“我”——一个身体或一个个体,你即走出了轮回。认同你是一个谁或一个什么身份,那说明你还在“念头”上。是念就有生灭,因此你不可能不在轮回辗转里。出离诸念,安住觉知,那是行者修行的目标。



整个修行的过程,就是认识到你是那不生不灭的、不增不减、不垢不净的——没有名字、没有形体的“那”的过程。“那”佛陀为它取名叫佛、叫空,老子为它取名叫道。修行就是自然走出轮回,回到那道、空或佛的过程。走向那最终极的,不要在中途停留。经过,再经过,超越,再超越,直到来到那没有概念、没有限制、没有轮回的永恒之处。不要被一个“灵”、“神”、“赛斯”抓住你,不要滞留在天界、欲界,回到那比最好的有还好的无中。



陈嘉堡:针对爱,你会如何解释呢?




佛陀:爱是我们的本性——当没有妨碍我们爱的信念存在时,我们会爱。在开心的时候,我们总希望自己爱点什么;唯有当我们陷入假象,我们才忘记爱而去仇恨。修行的过程就是清除阻挡我们爱的那些信念,拭去那些遮着我们本性光芒的信仰故事。为什么我们要去爱呢?因为不爱的时候我们痛苦。爱是心性自然的流淌和涌动,是水自然地爬行着经过树根、稻田、花朵——给予它们并滋养它们的过程。爱走过的地方留下的是喜悦,为了心它自己的快乐——我们需要爱、爱、爱。清除心的道路上——妨碍你爱的信念和故事吧,让自己化成爱本身——回到心的本来样子中来!




陈嘉堡:请问您,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对自己有帮助吗?有何方法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




佛陀:若知道自己的前世今生只是个故事,对自己的帮助更大。不相信昨日之梦是真的,比相信昨日之梦是真的,更能让人快乐得生活在今天。有何方法可以知道自己的前世?我不需要知道我的前世。我不但不需要知道我的前世是否是真的,就连我的今生我也不需要知道。不知道比知道更仁慈。



你执于一个消失了的过去吗?——那为什么还去关注前世前生呢!你认为过去了的还是真实存在吗?——若不是真实存在你为什么还要相信那虚假的呢?头脑太喜欢它自己的故事了,它连它几百年前发生的事都试图找回来,即使那实质上并不是真的。活在故事里让你困苦重重,你能不出离你的故事呢?



佛陀是教导出离故事的——识破故事是假的,而不是制造故事。所以在佛陀的正统经典没有关于前世今生的论述。为什么还要有人试图去找寻前世今生存在的证据呢?!你有没有一个真实的前世?就连今生也并不是真实实有的,何况前世?



在我的讲述中,也常常说到“前世、今生、来世”之类的称谓,但它是什么意思呢?佛陀所谓的前世今生来世和你认为的有所不同。何谓前生?前念之时谓前世;何谓今生?当念之时谓今生;何谓来生?后念之时谓来生。佛陀常说“无数劫以来”、“无数亿亿生前”是指——念头频生频灭,一念一生灭,一念一前世,一念一来生,念生念又灭,忽闪忽闪如瞬目,故“有无数劫”和“无数亿亿生”的说法。



佛陀视一念生灭为一世,一念前是前世,一念后是来生,故他也有前世今生的说法,但和当下人们所理解的前世今生含义不同。世人错解佛义,妄生故事,自迷迷人,蔽人慧性,延人成佛,可见错误的知见是成佛的大敌啊。世人觉悟,当下从诸迷中出离,瞬间自见佛身,自悟佛性。



一念一生世,二念见前生。生命实一念,多见即妄现。有念频生灭,念念造梦境。前念和后念,无一有实景。念念迁流过,虚景过觉性。说有非实有,本来一场空。今世不真有,何况那前生?




陈嘉堡:金刚经里您曾说:若以色见我,以音声求我,是人行邪道,不能见如来。我如何确定是您的示现?而且是与您对话?




佛陀:觉知之身是名法身,法身无身,假名说身。觉知之身无形无象,无体无样,但能觉能知,万法尽知。这个身体又名如来、佛,但不可能透过物质的形体、声音来寻见,若有人试图透过形体或声音来找寻它,那人走在了不正确的道路上,那将见不到它。此身人人尽有,含诸肉身之中,凡夫不知,却是觉者之主。此法身不但你有、我有、他有,是人尽有。若你觉知,当下它正示现;若你不知,告之你亦不知。此法身只可觉得,不可说得,因此诸佛教导遇见它的方法,却不可直接将它移予于你。如何了解佛说义?觉悟、觉悟。觉悟是心性心用,能知诸佛所知。知佛所知,即等是佛。



陈嘉堡:现在所流传的经典都真的是您所说的吗?




佛陀:一佛便是千万佛,千万佛便是一佛。因此诸佛之经,皆我所说。悟真经者,一经便是千万经,千万经便是一经。凡夫读千经万论,终不觉悟;诸佛一经未读,便知万法尽情。故觉悟不在经中,在凡人心中。迷者读经,觉悟读心。读心者即读心经,读经而不读心者,虽读心经未读真经。知吾所言,解诸佛义,勿迷失于经中。若为经所转,被经所累,虽勤用功,不能觉悟。修佛者,重点在心,不在经,明诸佛意。



陈嘉堡:怎样才能让人们相信我们对话的内容是来自您的法教?




佛陀:信者自信,迷者自迷,诸佛无教,教导自教。苹果挂在路边的树上,只有饥饿者取之;江水奔流,日夜不息,只有口渴者饮之。佛法在前,诸经在案,只有需求者识之取之,用之益之。诸佛不是推销商,闻佛识法者自取佛法。用法成佛,自益益人,皆为因缘成熟;闻法无意,自爱爱人,亦为诸佛所乐。佛法无法,是名佛法。知者知之,明者用之,自然者天成。天成者是诸佛。



陈嘉堡:您对于现在学佛的人及佛教徒有何建议呢?




佛陀:明诸佛义,行诸佛教,自解自悟,自行解脱。抬头看天,低头看路,知觉觉知,观察诸念,不执于物,自由自在。您对佛教徒有何建议?自种自收,自修自行,无有建议。正也是道,反也是道,条条是道,无人会走错道,故无建议。



人人皆有自我觉悟的能力,人人最终会走上他的正确道路,所以诸佛没有什么建议给世人。世人会建议他们自己走什么样的路、该怎样走、何时走,佛不操心。佛是大放心的人,对一切大放心的人。



陈嘉堡:您对于现今人类、国家、种族彼此间的互动有何看法?




佛陀:现今人类——人与人、国与国、种族和种族之间,正以它们本来是的样子存在并进化着。它们在调控着它们自身,并趋向更加完善和美好。这没什么问题。可能我们中的有些人对现今人、国家、种族之间的关系不甚满意,他们希望应该更好,他们希望存在的现状应和他们希望的一致。显然,这只是你的想法。



任何你认识不到存在的完美,都说明你在自己的故事里,这给你的生活带来不好的感觉。因为在一样事情面前,诸佛有一千种看法,也看到一样事情一千种可能有的善。因为没有我相、人相、众生相、寿者相,所以诸佛可能有与你相同的想法,但他却不会相信并执着那个想法。所以,当人们问佛对某某事有什么看法,他通常没什么看法。即使他说出一种什么看法,他也很清楚的知道,那也只是他认为的一个比较好的事物的倾向。但那仅是故事,众多、无数可能故事中的一种。



陈嘉堡:对于现代人类的教育有何建议呢?




佛陀:教育对于生命来讲实质上多余的,任何人类需要教育的时刻或人生需要教育的阶段,那都是人类或人正开始偏离它的生命之道的时刻。回到生命之道或正在生命之道上,没人需要教育。教育是催开头脑之花的,但不要把教育变成它驱赶恐惧幻象的鞭子。



人类应该怎样教育它自身呢?认识自我是首要的教育目标。去认识心、认识心是如何创造它所看见的世界的、认识痛苦恐惧的起源等,是教育的重要内容。去除爱道路上的障碍,应是教育的首要任务。教导喜悦生活,应是教育的主导思想。



人类要想生活得喜悦快乐——不受外在的物质世界的限制,它教育的目标应该教导觉悟。我们应该推行生命教育,而不是科学教育。总之,教育是一种自我认识的过程,人们有能力最终认识到这一点,不用我的建议。在他们还没有认识到这点之前,我的建议是多余的,即使那听起来可能很不错。



陈嘉堡:那对于现代人类在生活方面您有何建议呢?




佛陀:以眼前的现实存在为标准、为终极目标生活,拜你的现实为上帝。敬它,爱它,观照自己的心念。是什么就是什么,不反对它,不背离它,与它和谐地跳舞。超越于现实是痛苦的根源,就像过河一步跨过了那块正好的垫脚石,你必落入水中湿了自己的脚。不管你是谁,让现实存在领导你。一切向现实存在看齐,不要向别的方向看去,不要越过它,也不要希望它与它本来的样子有所不同。拜它为神,安宁的生活。




陈嘉堡:请您再指导我们一些如何能真正走向觉悟之道的观念和作法好吗?




佛陀:“觉悟”者——即“觉”与“悟”也。觉者,心之性;悟者,心之用。心之用,即是生念;心之性,即是觉知。如何觉悟呢?动用心之性,动用心之用,以觉照念,成为觉性,即等觉悟。千法万法,佛法无非觉法;千性万性,佛性无非本性。用本有之法,见本来之性,即是成祖作佛,亦是本来修行。如何才能真正走向觉悟之道呢?从觉和念上进行,即能觉悟成佛。



陈嘉堡:最后想请教您的是,您涅槃后在哪里呢?




佛陀:诸佛涅槃在现实存在本来的面目中,他即没到月球,也没到海王星,他就坐在他的椅子中涅槃了。他走在他的涅槃中,他行在他的涅槃中,他举手投足在他的涅槃中。既没出体,也没通灵,他涅槃在他的家中、他走着的山路上、他坐着的公共汽车里、他蹲着的马桶上、他刷牙的时刻、他吃饭的当下。没有故事就没有轮回,没有故事就是涅槃。诸佛就涅槃在此刻、当下——如实的存在面前。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11-24 17:20 , Processed in 0.091000 second(s), 26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