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量寿经》专题讲座 第28集
八 释迦如来 创建佛教 01
刘老师 讲于2019年3月7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阿弥陀佛! 这节课和大家交流的题目是“释迦如来,创建佛教”,这是第八个专题。
这个专题,准备从两个方面来谈:
一是向同修们介绍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
二是向大家介绍一下,释迦牟尼佛创建的佛教是什么样的佛教。
我们先来谈第一个问题,介绍一下释迦牟尼佛的生平。
释迦牟尼,原名乔达摩·悉达多。古印度释迦族人,生于古印度的迦毗罗卫国,就是今天的尼泊尔南部。关于释迦牟尼的生卒年代,史料记载各有不同,而且出入很大,难以统一。
根据中国的史料记载:
佛诞生在周昭王二十四年,入灭于周穆王五十三年,住世七十九年。他是佛教的创始人。佛灭度一千年以后,也就是中国东汉明帝永平十年,也就是公元六十七年,佛教正式传入了中国。
乔达摩·悉达多,他是迦毗罗卫国的太子,他的父亲是净饭王,他的母亲是摩耶夫人。他成佛之后被称为释迦牟尼,尊称为佛陀,意思是大彻大悟之人。
在佛教记载中,农历四月初八是释迦牟尼诞辰日。
释迦牟尼佛的前身是“圣善慧菩萨”,住兜率天内院,为诸天说法,作“后补佛”。
功行圆满,观机成熟。
也就是众生缘、生时缘、地点缘、国家缘、父母缘,五缘成熟,下生人间成就佛道。他的下生充满了传奇的色彩。
刚才我说五缘成熟,我再说一遍,大家可以想象到,佛出世也不是那么容易的,要观机的。
哪五个缘成熟,佛才能下生成佛呢?
第一个,众生缘。
就是说,他和众生的缘成没成熟?没成熟,你也下生不了。这是第一个缘。
第二个,生时缘。
什么时候下生?这个缘也得成熟。
第三个,地点缘。
在哪下生成佛?
第四个,国家缘。
在哪个国家示现成佛?
第五个,父母缘。
谁做他的父母?
这几个缘都成熟了,佛才能下生成佛。刚才我们说,他的下生成佛充满了传奇色彩。
迦毗罗卫国国王净饭王的王后摩耶夫人多年不孕,令净饭王很是忧虑。有一天,王后摩耶夫人在睡觉的时候,做了一个奇怪的梦。她梦见天上射下来一股白色的亮光,亮光中有一只大象。这只大象是纯白色的,有六只大牙。这只带着光芒的白象越飞越近,终于融入了摩耶夫人的体内。摩耶夫人醒来,感到非常喜悦,以前从来没有过这样的感觉。
这就是白象托梦,摩耶感胎。
我们经常听说六牙白象就是指这个。
摩耶夫人将要分娩之前,依照当地的习俗要回娘家待产。西元前五四三年四月八日,摩耶夫人回天臂城母亲家待产。途经蓝毘尼,因稍做休息时,于无忧树下生下了太子。四大梵天使者为她接生,大地光天妙乐,百花齐放。太子下生以后是足踏莲花,步行七步,手指天地,唱言:“天上天下,唯我独尊。”
太子出生以后,净饭王请阿私陀仙人为太子占相。仙人赞言“我不拜梵天,而礼拜此儿”。预言太子是具足诸相,必成“佛陀”,拯救众生,成为世界上最尊贵的圣者。
太子诞生五日,净饭王请婆罗门权威学者为太子命名。太子就座以后一动不动,众人拜服;又见各种瑞相祥兆,因此起名“悉达多”。悉达多就是成就一切的意思。太子诞生七天,母亲摩耶夫人生天。太子是由姨母摩诃波阇波提抚养长大的。
他智聪慧敏,能文能武,全印度的青年没有一个能与太子相比。
但是太子的性格很怪,他经常沉思。他沉思的时候想什么呢?他在默想四姓的不平等,就是四种姓不平等。这四姓就是指当时以姓划分的四个阶层,这四姓是婆罗门、刹帝利、吠舍、首陀罗。
婆罗门是古印度的宗教徒,具有最高的权威,这是第一个阶层;第二个阶层是刹帝利,刹帝利是和婆罗门一样,被尊重的王族;第三层是吠舍,是指一般工农商阶级;最底层是首陀罗,是被人使役的奴隶。
净饭王非常害怕阿私陀仙人的预言成为现实,因为阿私陀仙人的预言就是佛陀将来一定要出家。为了断太子出家的念头,十七岁的时候给他娶了表妹耶输陀罗为妻。耶输陀罗美貌贤淑,娇妻朝夕相伴。净饭王想,有了这样的娇妻陪伴,儿子应该是不能出家了。
太子虽然享受人间的荣华富贵,但他并不是需要这些东西,他不需要这样的生活。王宫的生活不能使太子心畅,他求得父旨,就是他向父亲请求,要游观四个城门。但当太子出东门时他见到了老人,出南门时见到了病人,出西门时见到了死人,出北门时见到了修行人。他见到了生老病死,深觉无常催迫。又看见修行者是那样的清净安逸,所以他出家的意念更加坚定。
因为出四门看见的这些景象,是他在皇宫里从没有见过的。太子在思索这样一个问题:人间的生老病死这四大苦,是每一个生命都无法逃避,而又必须经历的。如果人生是圆满的话,为什么还会有这些痛苦呢?它是从何而来?太子决志出家,求无上道,解脱生死,救度众生。太子恳求父王允许他出家修道。净饭王坚决不允。太子即以四愿再请。哪四愿呢?“一者不老,二者无病,三者不死,四者不别。”如果父王能够赐他这个,他就断出家之愿。其父无言以对。
即于当晚,太子骑上他的白马犍陟,带着他的车夫车匿,离开了王宫,人如明月,马似白云,无声无息,驶向深山旷野,追求痛苦的解脱和人生的真理。
太子决意剃发,他的车夫车匿苦劝无效。于是太子自脱衣冠,执发自剃,交给车匿带回。他自己身着乞士服,飘然而去。白马哀嘶泪下,车匿泣首送别太子。白马回到王宫以后,不吃不喝,饥饿而死。
意志坚决的太子,为求真理四处访道,但是都使他大失所望。于是他由外求改为内行,在苦行林里六年苦修。国王哀劝无果,挽不回太子的心,于是就派了五个侍者陪伴太子修行。每天只吃一麻一麦。尽管太子面色枯萎,肌消骨露,他并不动道心。经过六年的苦修,仍然没有得到解脱。这时太子觉悟到,身心本一,心净方能解脱。于是太子离开座位,入尼连禅河洗除了尘垢,但是终因身体太弱倒下了。这个时候被两位牧羊女难陀和波罗看见了,供养了乳糜,使太子恢复了体力,继续追求真理。
太子的五位侍者,也就是伴他修行的人,都是谁呢?有憍陈如,这个大家都熟悉。还有阿舍婆誓、摩诃跋提、摩诃男俱利、十力迦叶这五个人。
原来他们钦敬太子的道心,留下来伴太子一起修行。现在,他们看见太子接受了牧羊女供养的乳糜,因为这一个举动,太子的五位侍者,他们误会了,误以为太子道心已退,不值得他们再亲近了,于是这五个人一起离开了太子。
在这种情况下,太子立下了誓愿:得成佛道,先度五位侍者。
太子端坐在伽耶山金刚菩提树下,立下誓言:“不成佛道,不起此座。”他这一个誓愿,诸天赞喜。天魔怖畏,施尽媚惑威吓。太子不为所动。
西元前五一三年十二月八日黎明前,悉达多太子在菩提树下,仰观明星,豁然大悟,众生本有如来智德,奈妄念迷著,不能证得。从此众生得救,他成为了万世至尊的佛陀。
成道之后,佛陀独处菩提树下四十九天,入解脱法喜。有两位富商从这里经过,亲眼目睹佛的庄严德相,给佛陀献了酪蜜。四大天王(东方持国天王,南方增长天王,西方广目天方,北方多闻天王),他们都是帝释之外将。这四个天王到龙宫取来了一个钵,化一成四,呈献佛陀,以供佛陀盛物所用。佛接过来以后,神通合四成一,此后持钵接受人天供养。
佛陀成道之后,世间人不认识,无人请法,佛即将入涅槃。五不还天的天人知道释迦牟尼佛在印度示现成佛了,于是化作世人向佛请法,恳请佛陀普施甘露法雨,滋润众生田。佛陀应请,法筵广开,乃有了华严、阿含、方等、般若、法华涅槃,五时说教。这就是梵天请法,甘露门开。
在这里给大家介绍一下五时说法。
五时说法是佛成道以后,于最初三七日说《华严经》,这是度大菩萨的,是为华严时。
继而在鹿野苑等处,于十二年中说小乘的《阿含经》,这是度声闻、缘觉,是为阿含时。
继阿含时后,于八年中说《维摩》《胜鬘》《金光明》等诸大乘经,广谈四教,均被众机,这是为方等时。
而后的二十二年说诸部《般若经》,强调诸法皆空,是为般若时。
最后八年说《妙法莲华经》,会三乘于一佛乘。法华之后,佛将入灭,乃在拘尸那城娑罗双树间,于一日一夜说《大般涅槃经》,显常乐我净之义,昭示一切众生皆有佛性,乃至一阐提人亦当成佛,是为法华涅槃时。
五时说法有一首偈颂是这样说的:
佛陀成道以后,开始了四十九年不间断地弘扬佛法,教化众生的活动。
为了实践他的诺言,佛陀最初说法是到鹿野苑,为憍陈如等五位侍者讲法。这五位侍者看见佛陀远远地走来,他们相约不要理睬他,但却为佛陀万德庄严所摄,恭敬下跪。
佛为他们说四谛法,苦集灭道,法轮初转。
五位侍者得证阿罗汉,是为五比丘,于是三宝成立。
这就是初转法轮,度五比丘。
后来,佛在鹿野苑度化耶舍长者子,及其亲友共五十人为徒,他们都证得了阿罗汉,建立了常随众的僧团组织。
耶舍的母亲皈依了佛陀,成为佛教第一位优婆夷。
拜火教优楼频罗迦叶、那提迦叶、伽耶迦叶是三兄弟,他们共有一千个弟子。佛陀入火龙窟智伏频罗迦叶,教令弃除贪瞋痴三火。两位弟弟随后也折服了,也皈依了佛门,从此这一千人成为了佛的常随众。
舍利弗、目犍连原来都是外道首领,受佛的教化,带二百名弟子皈投佛下。不久,三迦叶来朝拜佛陀。
从此一千二百五十人清净圣众,常随佛侧听法。
入王舍城说法,得频婆娑罗王献竹林精舍。
北方舍卫国渴法滋润,给孤独长者,黄金布地,感祇陀太子献树,筑成精舍,命名祇树给孤独园。于是佛法在北印度广泛流传。
佛受父王净饭王的恳请,回到迦毗罗卫国。适逢母弟难陀册封太子、结婚两大喜事。佛陀慰服父心,使难陀调伏情欲,随佛出家,成为十大弟子调伏诸根第一。
不久以后,佛陀的堂弟阿难、阿㝹楼驮、摩诃那摩、提婆达多等随佛出家,罗睺罗随舍利弗出家,都是法门龙象。
罗睺罗密行第一,阿难多闻第一,结集经典,正法长留。
佛陀的堂兄提婆达多心怀奢望,背叛佛陀,害佛、毁僧、坏教,最后在佛前忏悔而逝,为示业报堕大地狱。实际上,提婆达多是佛陀的善知识,他是发的什么心呢?他的发心是以逆佛助佛学道,生生世世与佛作对,激发佛陀的道心。因此,佛赞叹提婆达多是他的善知识,在法华会上为他说“提婆达多品”。
佛陀的姨母摩诃波阇波提,妻子耶输陀罗率五百名宫女,向佛陀恳请准入僧团。佛陀再三拒绝,后得阿难请求,立“八敬法”以后,佛才准女众出家。这是最早期的比丘尼。
这就是佛度姨母,尼众始有。
简要介绍一下八敬法。
八敬法又名八敬戒、八尊师法、八不可越法、八不可过法等等,简称为八敬法。因为都是规定尼众要恭敬和尊重比丘的事,所以后人称之为“八敬法”。
这八敬法的具体内容是:
一、百岁尼要礼初受戒比丘。
二、不骂比丘,不谤比丘。
三、比丘尼不得举比丘过;比丘得举比丘尼过。
四、比丘尼具足戒,须在二部僧中受。
什么意思呢?就是先于尼僧中作本法,再求比丘僧为之受戒。
五、比丘尼犯僧残罪,应在二部僧中忏除。
六、每半月须求比丘教诫。
七、不与比丘同住一处结夏安居,也不得远离比丘住处结夏安居。
为什么要这样呢?为便利请求教诫。
八、安居圆满,应求比丘为比丘尼作见、闻、疑罪的三种自恣。
这就是“八敬法”。
佛陀的父亲净饭王年老病重了,佛尽子之责,回国侍奉父王,并为父王说法,使父王悟证而逝。父王驾崩之后,佛陀广施财物,送终扶棺,说法荼毘,尽诸孝道。
为报生母摩耶夫人之恩,佛上升到忉利天为母说法,说了一部《地藏菩萨本愿经》,以尽孝道。这是佛门的孝经。
佛报完母恩,从忉利天下降。大梵天王为其送驾,请佛说法,四众弟子争迎圣驾,唯有须菩提端坐山中,以三昧迎佛。佛示弟子,但见色身报体,解空第一的须菩提见佛法身,第一见佛。
有一位叫鸯崛的人,为了追求真理,误信了婆罗门邪师之语,告诉他杀一百个人之后,就传给他真理。鸯崛开始疯狂杀人,杀到九十九个,还缺一个人,他想杀母成百。幸遇佛陀威德感化,放下了屠刀,皈依了三宝。
佛住世因缘已尽。佛陀说法四十九年,足迹踏遍了恒河两岸。到了八十岁那年,从摩羯陀国来到毗舍离,在毗舍离的大林精舍,对弟子们做最后一次教诲。
这个时候,佛陀身体染了疾病,已自知在三个月内涅槃。佛陀渐渐地向前走,每经过一个村落,便利用休息的时间为村民说法。在波婆村他接受了金属铁匠名纯陀的最后一次供养。病势加重,于是来到拘尸那城外的娑罗双树林,佛陀选择娑罗双树林的地方,作他入灭之处。
佛陀在阿难陀铺好的僧伽梨上,右胁卧躺下,已经疲倦不堪。
众弟子这时公推阿难请问佛陀四个问题。
这四个问题是:
第一个问题,佛陀住世时,我们依佛为师。佛陀涅槃后,我们依谁为师?
第二个问题,佛陀在世时,我们依佛陀安住。佛陀涅槃后,我们依什么安住?
第三个问题,佛陀住世时,恶性的比丘有佛调伏。佛陀涅槃后,恶性的比丘如何调伏?
第四个问题,佛陀住世时,佛陀的言教大家易生信解。佛陀涅槃以后,经典的结集,如何才能叫人起信?
佛陀说,我答复你们的四个问题,你们好好记着:
一、我涅槃后,应以戒律为师。
二、我涅槃后,应依四念处而住。
这四念处是什么呢?即是:身念处是观身不净,受念处是观受是苦,心念处是观心无常,法念处是观法无我。
三、我涅槃后,恶性比丘应“默摈”置之。
什么意思?就是不与他往来。
四、我涅槃后,一切经典首句应安“如是我闻”等证信的句子。
阿难陀和众弟子在佛陀的身旁默默地流泪。
佛陀像慈母般地安慰他们,“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依照去实行,就是我的法身永远在人间了。”
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后安详入涅槃,佛寿八十岁。
刚才我说这一段,有很重要的几句话,我再给大家读一下。
佛陀像慈母般地安慰他们,“你们不用悲伤,我一生所说的教法已经很多,只要你们按照去实行,就是我的法身永远在人间了。”
又说,“一切众生皆有佛性,皆当作佛,断善根的阐提也可成佛。”这两段话都非常重要,尤其是前一段话,我们听没听明白?
佛陀涅槃以后,拘尸那国国王和佛陀的众弟子们,用最隆重的礼节,为佛陀举行了火葬。荼毘所得的舍利,人天共争。后来这个舍利是分了三份。哪三份呢?天上一份,人间一份,龙宫一份。人间欲争供养,八个国王欲动干戈夺取舍利。后经调解,八王共分,造塔奉祀。这种舍利塔至今还留在人间,而佛陀一生慈悲救世的精神,永远为人们仰慕和崇拜。
上面我们所说的八王,就是八个国家的国王。是指哪八个国家呢?这八个国家是:波婆国、遮罗颇国、罗摩伽国、毘留提国、迦毗罗卫国、毗舍离国、摩竭国、拘尸那国。
这个专题第一部分我就讲完了。我第一次给同修们讲这么完整的释迦牟尼佛的故事。说完整,是说从太子出生一直讲到佛陀涅槃,这只能说是一个比较完整的故事,而不能说是一个比较详尽的故事。因为关于释迦牟尼佛的故事实在太多了,是讲不尽、说不完的。听完了这个故事,不知道同修们有何感悟。
我感受到了佛陀的慈悲,佛陀的智慧,佛陀的伟大!感受到了佛陀以慈摄众,以法领众,以智教众,以法养众。这是佛陀的伟大之处,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
在这里我想说一说,我们学习释迦牟尼佛的经教,应该怎么学?学成什么样子,才算我们真的学懂了。
比如说,我是这样想的,这也是我自己的一点亲身感受吧。佛经,我们表面上看,它是白纸黑字,似乎是死的,但是,如果我们把佛经读懂了,那个佛经它是活的。
我有一个什么感受呢?我就觉得,那个佛的经本,它就像一个舞台。然后那里面的经文,就像是演员在表演。这样白纸黑字的佛经,就变成活的了。
所以,为什么我告诉大家,学佛一定要把佛学活,不要把佛学死。
比如,我们每次遇到一个什么问题,如果你会用佛法来解决,你就非常开心,非常自在。如果你不会用佛法来解决这个问题,你就会觉得很苦恼。生活当中有很多时候,世法和佛法,它是一不是二。如果你硬要把它分开,我们就是没有把释迦牟尼佛留给我们的佛法认识清楚,认识明白。
生活中,我们遇到的一些具体问题,每一个问题都可以用佛法来解决,而且都会得到解决。这个解决是圆满的,是智慧的。
通过这么多年学习释迦牟尼佛的经教,我的体会是,把经典学活了,佛法就是活活泼泼的了,就不是僵硬的了。
另外我觉得,我们一定要把释迦牟尼佛的经教要学透,要深入经藏。
我前两天说了两次,“深入经藏,智慧如海,辩才无碍”。
我为什么告诉大家,这个顺序不能改变?因为释迦牟尼佛四十九年所说的一切法,都在他这个经教里。我们如果把经教弄通了,悟到了一些东西,我们就好办了。
现在我们欠缺的是对经教的学习和理解。学习经教,不要把它当成任务。
我前些天说了一句话,不知道是不是所有的同修都能够理解。我记得我是这样说的:
你不要去羡慕那些把《无量寿经》读了多少遍多少遍的同修,你要去羡慕那些把《无量寿经》落实在了实处的同修。
这两句话我是在镜头前直接对同修们说的,不知道大家听了,注没注意到。意思是什么呢?
形式上的东西尽可能减少,实质上的东西尽可能增多。
为什么我们有的同修,学佛时间不长,但是他进步的速度比较快?有的同修,学佛学了若干年,到现在没有什么太大的长进?
一个是把佛法学活了。
第二个就是把佛法学死了。
我们同修们,对照一下自己,看看是不是这个样子的。
因为今天我们是说的“释迦如来,创建佛教”,前一部分我是介绍释迦牟尼佛的生平,我们能不能切身地感受到释迦牟尼佛的慈悲?真是慈悲到了极处!
他为什么最后是身体染病了?你们注没注意听,一个铁匠给了他最后一餐供养。他那餐供养里,那个食物是有毒了。不是有意识地要害佛陀,而是坏了。但是佛陀自己知道,他还是把这最后的一餐供养吃下去了,所以他的病情就加重了。我们从一点一滴都可以感受到佛陀的慈悲。如果要按照佛陀的智慧,他是无所不知,无所不能的。
他为什么明知这个饭里已经有毒,他还吃掉了?
他是为了恒顺众生,让众生心生欢喜。
所以上一次写到这的时候,我心里非常感动。我就想,如果这个事情要轮到我自己,我明明知道那个饭菜里有毒,我会不会去吃它?我想我可能做不到,这是我的真实想法。
在前节课,为什么师父老人家告诉我,学释迦佛,走释迦路,弘扬释迦佛的正法?
老人家的这个嘱咐,我永远记在心中!我不会忘掉,而且一定要把它落到实处。
因为只有释迦牟尼佛的正法,才能救度末法九千年苦难的众生。
除了这个正法,没有任何一法能救度九千年的苦难众生。
所以我想,作为一个佛陀弟子,我们不去弘扬佛陀的正法,你去弘扬什么呢?这么多年,在这方面,我是深有感触的。你弘扬正法,你说不说实话?说实话,有时候确实是寸步难行!如果你不说实话,又违背自己的良心。我这一生,我不想说违背良心的话。
上一次,我记着我跟大家交流的时候说了一件事。我去年在复讲的时候,说了关于某方面的事情,有些人提出了批评意见。当时我看了以后,我不为所动。但是后来,我为什么把那一部分的内容都删掉了?我不是不想说,我也不是不敢说。真的,如果说,不想说、不敢说,我怕什么,那不是我的个性。
我为什么把那一部分删了呢?我跟同修们交流的时候我说,我有生以来第一次做了这么一件违心的事情。不是我自己想把它删掉,是因为我写这篇稿子的时候,我为佛陀的智慧而感动。
我就想,佛陀的一生说法四十九年,他会不会做一件违心的事?会不会说一句违心的话?我想绝对不会的!可是作为我们今天,要想弘扬释迦牟尼佛的正法,确实是很艰难!很艰难!!
但是,再艰难,我们能不能退缩?不能!
因为我说过一句这样的话嘛,“为法捐躯亦坦然”。有这句话垫底,一切畏惧都没有了。就剩下我们要用实际行动来证明了。
我今天借着这一讲的这个机会,说了这么些话,就是要告诉我的同修们:
坚定不移地走弘扬释迦牟尼佛正法的道路,百折不挠!不管遇到任何艰难困苦,不要退缩!这是真正的佛陀弟子。
这节课的时间到了,今天就说到这里。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