楞严经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偷心不除,尘不可出;杀心不除,尘不可出;若大妄语,失如来种。请您分享一下关于淫心、偷心、杀心及大妄语的说法。
~
关于修行这件事,佛常常宣说戒定慧。什么是戒呢?他说,摄心为戒。那么怎么摄心?摄心的内容是什么?摄什么心呢?
于此处,摄就是收摄、管理的意思。在楞严经中,佛说管理这颗心要从四个方面,也就是收摄四种心,即淫心、偷心、杀心和大妄语心。那么,什么又是淫心、偷心、杀心和大妄语心呢?以下是我的故事分享。
//
淫心:放纵的心,没有管束的心,任性的心,狂野的心
佛说,淫心不除,尘不可出。一说到“淫”这个词,在现代人的头脑里,就会出现男女、偷情、性爱等这样的画面;说起“淫心”,他们就自动将“淫心”理解为是持有这些想法的心,或心中泛起这些画面的心。
事实上,并非如此。对我而言,淫心是指放纵的心,没有管束的心,任性的心,狂野的心,纷乱而没有节制的心。放纵、没有管束、任性、狂野、纷乱而没有节制……对我而言,凡是这些情状的心皆是淫心。
这是没有经过关注和训练的心,是未经关注和训练心的原始状态。这就是淫心。这样的心是产生苦的最初因。佛陀教法的目的是灭苦,因而这样的心首当其冲的要被加以关注和了解。这是为什么摄心为戒,佛第一要说它的原因。
这样的心要加以被关注和了解,关注和了解这样的心,就是在出淫心。这样的心如不加以关注和了解,要想获得解脱和自由是不可能的。因为这样的心本身含带着苦的基因,它就像病毒,用它与其他的心结合,必然产生无数无量的苦。
为欲除苦或苦不生起故,我们第一要,看见这样的心,关注这样的心,了解这样的心,知晓这样的心,然后才有可能获得生命及生活的圆满幸福,不是吗?
因而我们第一要察觉这样的心,要觉察这样的心。此心若在,苦不可无。若无此心,苦海可度。
另外,值得一提的是,现代人观念中的“淫心”——婚外情、自由性、性心理变态、性心理畸形等,只是这里所说淫心的一个方面。是先有这样的淫心才有那样的淫心的。佛所说的淫心是今日世人所解所见所行淫心的根。此淫心大于彼淫心。修行之人应当了知。
// 偷心:没有觉知的心,没有观照的心,没有自知的心
说完淫心,佛说偷心。依然是:偷心不除,尘不可出。那么,什么又是佛所说的偷心呢?
一个人去偷别人东西的心是偷心,但佛陀先生所说的偷心,意义比这更广更深。
在佛陀们的概念里,偷心是指:没有观照的心,没有觉知的心,没有自知的心,眼睛昏睡不看着它自己的心。
主人不在,去拿人家的东西,就是偷。当你的心在里面胡乱作为,而主人睡了,它的这样的作为,无论干什么都是偷,都是偷的行为。
在心灵的世界,觉知者是主人,当没有它在,当它缺席时,当在它缺席或不在的情况下,你的心的任何情况都是偷。这种偷会带来苦。因为苦的病毒基因就是在这样的不知不觉的状态下被偷者带入城里的,带入你的心灵世界,带入你的生命的。
因而,摄心的第二个要素是要对除偷心——要发展觉知,要开展观照,要训练心的自知,要克服它的昏睡,要看着它自己的行为举动。这就是除偷心的方法。
心的行为若不再是偷的状态,苦是可以不产生的。若不是这样,苦就难以避免。是故佛第二说要除偷心,偷心不除,尘不可出。精进勤苦的修行人,你明白了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