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2158|回复: 0

[刘素云老师] 无量寿经第二十四集(第二回复讲)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21-3-4 18:56:54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本帖最后由 衣袂飘飞 于 2021-3-4 19:54 编辑

第二十四集
复讲时间:2020年12月2日
尊敬的各位同修,大家好!
阿弥陀佛。
今天我们开始讲第四品经文。
【法藏因地第四】
“法藏因地”以下,是本经的正宗分。正宗分如身体,心脏(血液系统)、(呼吸系统)、胃肠(消化系统)都在这里,所以很重要。
这品经文有两重意义:
第一重意义:说明阿弥陀佛在因地(就是初发心,像我们现在一样)发心修学的状况,也就是向我们介绍阿弥陀佛的历史,使我们了解西方极乐世界的历史渊源,启发我们的信心。
第二重意义:启发我们应该效法法藏比丘,他的发心、修行、成就,都是我们的最佳榜样,我们应当学习。
请看下面经文:
【佛告阿难。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名世间自在王如来。应供。等正觉。明行足。善逝。世间解。无上士。调御丈夫。天人师。佛。世尊。在世教授四十二劫。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佛告阿难〗
这是世尊开始回答阿难的提问。
〖过去无量不可思议。无央数劫。有佛出世。〗
这是讲时间太长,“无央数”者,上面又加上“无量不可思议”,那更说不清那么多的过去劫中,有个佛出世,名字叫做“世间自在王如来”。
《甄解》用涅槃三德解释佛名:
“世间”,有智慧才能通达世间,这是般若德;
“自在”,烦恼束缚就不自在,自在就得到解脱,这是解脱德;
“王”,代表法身德,从法身流现一切。
世间自在王圆摄三德。
〖如来。应供……佛世尊。〗
这是佛的十号。一切佛都有十号,实际是无量的德号,但是简之为十号。佛的十号有不同的提法,本解根据《涅槃经》把无上士和调御丈夫分成两号,佛跟世尊合成一号。
〖如来〗
“如”就是真如,从真如之道来成正觉,所以叫作“如来”。
又如来者,如过去诸佛一样而来,过去诸佛说法度众生,今佛也是这样,所以叫做如来。
《会疏》说:“如来有三身:法身、报身、应身”。
《金刚经》说:“无所从来,亦无所去。”这是说的法身如来,是法身境界。
《天台寿量品疏》说:“遍一切处而无有异(两样)为如,不动而至为来。
《转法轮论》说:“第一义谛名如,正觉名来。”第一义谛空有圆融,本来不二,是如。自然契合第一义谛,成等正觉,就是报身如来。
《成实论》说:“从过去如来所行之道来成无上正觉。这是应身如来。”
释迦牟尼佛示现成太子,在树下睹明星成道,这是应身如来。
由于如来有法身、报身、化身,所以对于如来的解释也有三种不同。
〖应供〗
佛万行圆满,福足慧足,应供受一切天上人间的供养,所以称为应供。
〖等正觉〗
梵音就是三藐三菩提,说全了就是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旧译是无上正遍知,道莫之大就是无上,没有任何其他的道再能超过于此就是无上。对于实际理体(本体)能彻底照了,所以称为正遍知。
〖明行足〗
“明”字有各种解释。一般解释为三明(宿命、天眼、漏尽)的明;
《净影疏》进一步解释为智慧;
《涅槃经》说:“明者,名得无量善果。……善果者,名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这就是说,得无量善果,即是无上正等正觉,叫作明。
“行足”,《涅槃经》说:“行名脚足。……脚足者名为戒慧。”修戒修慧,功德圆满,得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称为明行足。所以明行足就是戒和定慧都圆满具足,证入无上正等正觉的意思。
〖善逝〗
“善”就是好;“逝”就是去,所以又叫“好去”。《大智度论》说:过去就是在种种甚深的三摩地(就是三昧)、无量的大智慧中离去。佛以一切的智慧作为大车,在八正道的觉路上行履,证入涅槃,叫作好去。
〖世间解〗
又名知世间。综合《净影》、《甄解》、《会疏》之说,世间解就是化他的胜智,如来如实知道世间、出世间种种因果的法,来教化众生,令得解脱。
〖无上士〗
天上天下唯佛独尊,所以称为无上。“有所断者,名有上士”。你有所修、有所断,就只是有上士。“无所断者,名无上士”。
《智度论》说,佛将导引一切众生入涅槃。一切法中涅槃是无上。佛以持戒、禅定、智慧教化众生,一切都不能同他相等,当然更不能超过,所以称为无上。
〖调御丈夫〗
“调”是调伏,“御”是制御。善能调伏一切众生,令离垢染,得大涅槃,名调御丈夫。《大涅槃经》说:“若具四法,则名丈夫。”
(一)近善知识。
善知识者即是如来。具有正知正见就可称为善知识。能遇到善知识,应当像对如来一样去尊重他。
(二)能听法。
佛说《华严》,连大智慧、大神通的人都如聋如盲,可见能听法不是一件小事,须具至诚心、恭敬心,不我慢贡高,不自以为是,虚心听受,无有厌足,才能听得进去。
(三)思惟义。
不但能听,而且善于思惟。要消归自己,不是在文字上寻行数墨。那些东西,经论上的东西,那都是书。或者你很有学问,你只是个活的佛学大辞典,那些都是死句。要消归自己,融入自己的殊胜智慧,也就是让它来薰发自己的本觉。我们的本觉胜智在自己内部薰无明,现在我们又有所闻,从外部又在薰无明,于是无明的转变就快了,这才能把那些死句变成活句。
(四)如说修行。
能说而不能行就不是丈夫了,因为说得一丈不如行得一寸。
具以上四条才是大丈夫。这里单提丈夫,《智度论》说丈夫包括女人、二根、无根等种种。
〖天人师〗
能以正法教训天人,名天人师。他能以正法来教导人和天。又所有天上人间,释梵天龙、种种人民,乃至魔王外道,悉来充当弟子,所以叫天人师。
〖佛。世尊〗
佛就是三觉圆满。世尊就是婆伽梵,圆备众德,为世钦重,故称为世尊。
以上如来等十号是佛的通号,世间自在王则是别号。
〖在世教授四十二劫〗
教导四十二劫,时间很长。诸佛住世时间长短不一样,释迦牟尼佛住世时间很短,世间自在王佛住世时间很长。
〖时为诸天及世人民说经讲道〗
为大家说法,开示正道。通到佛果的道路叫作道。
请看下面经文:
【有大国主名世饶王。闻佛说法。欢喜开解。寻发无上真正道意。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这段经文的大意是:
在世间自在王如来弘法利生时期,有一个大国王,名为世饶王。这个国王就是多劫以来阿弥陀佛的前身。听到世间自在王如来说法,顿然心开,了解了如来的真实义。对于学教的人来说,这是一个重大突破,叫作大开圆解。这个开解是超越文字的实义。由于开解,自然欢喜,就像一切经最后一句都是“闻佛所说,皆大欢喜”。
于是:
〖寻发无上真正道意〗
“寻”就是立刻。开悟之后立刻就发心,这是无上菩提心。
“发者,发心也。无上真正道,梵语阿耨多罗三藐三菩提,即佛得之道。更无能过之者,故名‘无上’”。他发的这个心是无上菩提心。
“真者,真实。正者,圣智。如法相而知故。道者,无碍道也。”没有障碍,通了。
“意者,能求之心。即此求菩萨道之心,名意。故知发无上真正道意,即是发无上菩提心也。”这个心是成佛之心。
为什么要成佛?成佛普度众生没有障碍。遍法界虚空界一切诸佛刹土里面的众生,你统统有智慧、有能力去帮助他们。
〖弃国捐王。行作沙门。号曰法藏。〗
世饶王闻佛说法,明心见性,大彻大悟,发心作佛。“弃国捐王。行作沙门”,这是世饶王发菩提心之后的实际行动。
“捐”也是舍弃的意思。世饶王舍弃了国王的地位,这就是众生的榜样。封建社会的国王是人类最崇贵的地位,同时富有四海,享受也是人间第一。闻法后毅然决然一齐放弃,表现了真实的出离心,这是学道的基本。
一个人虽然在弘法利生,讲经说法,可是内心深处,总和声色货利、功名富贵、名誉地位、眷属恩爱搅成一团,不能出离,那么想要成道,请您等待驴年吧!这段话是黄念祖老居士说的,他老人家是二十二岁开悟的。
“沙门”,原先各种宗教的出家人都叫沙门,后来成为佛教僧侣的专称。《四十二章经》说:“识心达本,解无为法,名为沙门。”“识心”是识自己的本心,“达本”是通达万法的本体,也即是本源,可见要做一个名实相符的沙门十分不易。
以上经文简单说来,就是世饶王不当国王,出家为僧,法名是法藏。法藏比丘就是阿弥陀佛的因地(成佛是果地)。
最近一段时间,不知从哪儿来了一点灵感,似诗非诗,似偈非偈,就是个四不像吧。供养同修们,以品其味。
佛门本净土 现在污染多
稍有良心者 实在看不得
佛门混混多 不是真学佛
来钱很容易 轻松混吃喝
众生种福田 你给他沙漠
种子不发芽 此账先记着
十方的供养 怎容你贪着
账是要还的 早晚躲不过
吃着佛家饭 不干佛家活
说你是混混 自己对号座
佛门不讲经 凭啥度众生
全靠搞经忏 顾死不顾活
佛门要整顿 这是必须的
再不整顿啊 佛门乱成窝
一定要清除 滥竽充数者
佛门是净土 怎容你胡作
再不悔改呀 三途在等着
你是佛弟子 照佛教诲做
明师指导你 一点不会错
劝君快觉醒 真心来学佛
诸佛慈悲呀 一个都不舍
你要不悔改 佛也没有辙
说的大实话 等你炮轰我
韦陀尊天显神威 高擎法剑斩群魔
请看下面经文:
【修菩萨道。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又有殊胜行愿。及念慧力。增上其心。坚固不动。修行精进。无能踰者。】
〖修菩萨道〗
法藏比丘发起无上菩提之心,自然要行菩萨之所行,所以“修菩萨道”。这一句经文,“表法藏菩萨直趋一乘,不落权小”。他没有从声闻、缘觉修起,他直接修菩萨道。不落权小,“权”是善巧方便,不是究竟圆满,“小”是小乘。换句话说,法藏比丘没有像一般人修行,从小乘到大乘,从权教到实教,他没有经过这个,他直接修大乘,而且是直趋一乘,一乘是直接成佛的方法。这给我们显示什么?念阿弥陀佛就是直趋一乘,不落权小。
法藏之所修就是我们之所学的。我们为什么要学净宗?我们是跟法藏比丘学的,法藏比丘唯是一乘。他做世饶王,世饶王过去生中修行功夫高,到什么程度?久远劫他就成佛了。这一次到世间应以国王身而得度者,即现国王身而为说法,他不是普通人,普通人怎么可能直截了当修大乘第一、一乘真如圆满大法?这是不可能的。所以他做世间国王的时候,已经成无上道。这个时候来表法,劝人放下,他做出放下的样子给我们看,他把世人求之不得的、已经到手的王位,放弃,像释迦牟尼佛一样,舍弃荣华富贵,出家学道去了。
他给我们做出榜样,教我们能够真正放下。放下欲望,放下财色名利,放下五欲六尘,放下七情五欲,把烦恼障放下。弥陀在因地示现的大名大利要放下,大富大贵要舍弃。不放下、不舍弃,脱离不了六道轮回,成不了无上道。
记住这个“弃”字,放弃、舍弃,什么都不要了,只要阿弥陀佛,这就对了。
我们发心学佛,修学净土念佛法门,目的何在?值得我们深思反省。我们今天是不是在修菩萨道?如果不是修菩萨道,要想往生西方极乐世界就不可能。为什么?因为西方极乐世界是纯一菩萨法界,不但是菩萨法界,而且是普贤菩萨法界,是菩萨界里第一无比殊胜的法界,我们想到西方极乐世界去,如果跟他们不是同类,那是去不了的。
我们看看法藏比丘,他发心之后是真修。要注意!我们发心之后是不是真修?换句话说,你学菩萨学得像不像?
现在有很多同修,每天念很多遍《无量寿经》,念好多万声佛号,再加上拜佛,算不算真修?形式上有点像,样子有点像。实质要看你的心,是不是一天比一天清净,一年比一年清净。换句话说,你的妄想、烦恼是不是天天在减少。天天减少不容易!一年比一年少,一个月比一个月少,烦恼轻,智慧长,这才是修菩萨道。
念佛、诵经、拜佛,是手段。妄想烦恼少了、心地清净、智慧增长,是结果,是成绩。
天天念佛、拜佛、念经,心里头的烦恼不但没减少,还增加,这就等于天天在念书,考试都不及格,这没有用,没有成绩。下功夫,一定要有成绩,才是真正的菩萨道。如果拿不出成绩来,就不是修菩萨道。法藏修菩萨道真正是作菩萨。
学菩萨,行菩萨道,我们要走出一个误区,以为一定要像地藏菩萨、观音菩萨、文殊菩萨、普贤菩萨那个样子才是菩萨,这个想法是错误的。实际上,菩萨就是我们自己,就是一切众生,他们的生活环境与我们没有两样,所不同的就是他们在生活中能做到不起心、不动念,不分别、不执著,生活、工作没有烦恼。各行各业都有菩萨,菩萨散布在社会各个阶层,不但佛门有菩萨,外道也有菩萨。菩萨在外道示现外道身,基督教的牧师、天主教的神父,也有一些是菩萨化身。我们不认识,他说的是正法,他觉而不迷、正而不邪、净而不染。佛菩萨为一切众生做最好的榜样。
我们一定要懂得事实真相,才知道我们应该怎样学菩萨,怎样做菩萨,怎样行菩萨道。
还有一个误区是,有人受了菩萨戒,就以为自己是菩萨了,自以为高人一等,不喜欢别人称某居士,喜欢人家称他菩萨。我们要做真菩萨,不做名义上的假菩萨。真菩萨绝没有贡高我慢之心。
还有人认为,做菩萨要出家,不是这样的,做菩萨不一定要出家。
善财童子五十三参,只有五位是出家众,其余的都是在家众;
中国四大名山的四位大菩萨,只有一位示现出家相,其余三位都示现在家相;
《无量寿经》出家菩萨众上首只列举了三位:普贤菩萨、文殊菩萨、弥勒菩萨,而在家菩萨众上首列举了贤护等十六正士。说明在家菩萨多,出家菩萨少。
我们明了了这个事实真相,用这部经典的理论、方法、境界,都用在生活中、工作上,处世待人接物里,就是菩萨。不必改换行业,哪个行业都有菩萨,都可以做菩萨。比如:菩萨董事长、菩萨员工、菩萨公务员、菩萨警官、菩萨校长、菩萨学生等等。由此可知,佛法的教学,其德用真正是广大无边。
〖高才勇哲。与世超异。信解明记。悉皆第一。〗
这几句经文是盛赞法藏比丘出家后的修行之德。
〖高才勇哲〗
《净影疏》说,“才”就是才巧、才能。“高才”就是才能过于常人。心志广大坚强叫作“勇”。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富贵不能淫,一切都不能动摇,才是真正的有志之士,这才叫作“勇”。“哲”,“心明称哲”,自心明显叫作哲。法藏比丘的哲,是明自本心,见自本心。
《嘉祥疏》说,什么叫作高才,“称逸群之能”,你这个能力、才能逸群,超逸于群众了。就好像赛跑,你跑到最前头了,就是超过其余的人,把大伙都超过去了,那你就是第一,你可以得金牌。所以这个超,逸群之能,称为高才。
《嘉祥疏》说,“勇”是自胜胜他。自胜是超过自己,战胜自己。战胜自己,这个叫作勇。确实,这真是大勇。自己是什么?所胜过的对象是什么?就是自己的见,尤其是自己的成见。
黄念祖老居士给一位朋友的临别赠言,是这样的:
“我说如果你把你自己的思想作了核心,你老去看经,哪怕阅了全部大藏,你选择一些有益的话来,加在你这个核心之上,来装饰它、美化它,你以为这是用功,是提高自己,其实你不知道你这个核心就是癌细胞。
四无量心——慈、悲、喜、舍,舍就是除掉自心所有的差别见。但‘舍’字很不易,所以说‘舍身容易,舍见难’。所以,我们首先要‘自胜’。
‘胜他’,一、要胜过外面的一切干扰。这是外面来的,不是我自己的。所谓贫贱、威武、富贵、美色、黄金都是他。还有许多邪说异端,都要胜过。二、帮助别人也破癌细胞,共同走上菩提的大道。这是胜他,这才叫作勇。”
看到老人家给朋友的这段临别赠言,不知同修们有何感触?什么叫“高才勇哲”?这两个字的含义很深,老人家解释的也很深,真不愧是当代一位受人尊崇的圣哲。
〖与世超异〗
《会疏》说:“不常人所及”,这不是常人所能赶得上的。《净影》说:“与世超异”,因为法藏比丘“此德孤出”。孤是孤独、孤单。此德孤出,要理解这个孤出,用禅宗临济禅师的“孤明历历”来对比最好。临济说“孤明”,《净影》说“孤出”,“出”,是显出、显明,所以“孤出”正是“孤明”。“孤”正是禅宗的“不与万法为侣”,就是说不与任何一法作侣伴,没有任何侣伴,活画出“孤”的涵义。
百丈禅师说:“灵光独耀,迥脱根尘。”这是证悟的境界。其中“灵光独耀”正与“孤明”“孤出”是同一鼻孔通气。“孤”是无所住,“明”是生其心,无所住则离妄缘,离妄缘自然真心显现,所以百丈禅师说:“但离妄缘,即如如佛。”正是“孤明”的妙义。“历历”是清清楚楚,了了分明。从以上宗门“孤明历历”等的对比,可以了解法藏比丘“此德孤出”的妙德和“与世超异”的原因。
“与世超异”是称赞法藏比丘的大德。
孤出,孤是一个人,这种人真的不多,尤其是当今社会,更是难得一见。在这个世间,谁不争名,谁不逐利?茫茫人海中,难觅闲淡汉。世间人忙忙碌碌,不都是在争名逐利吗?今天社会为什么动乱?争名逐利是六道众生之所不免。但是名利要取之以道,这是古圣先贤教给我们的,不以其道取之,决定不能接受。今天这个道没有了,争名逐利不择手段,整个社会乱了。什么原因乱到这种地步?
最近一个多世纪,科学技术发达了,东方人对老祖宗的教诲产生了怀疑,把老祖宗的真实智慧抛弃了;西方人宣布上帝已经死亡了,不要宗教了,这是今天地球动乱的根本原因。
东方文明靠圣贤的教诲,西方文明全靠宗教,现在这两者都被抛弃了,社会能不乱吗?我们已经吃到了苦头,还不幡然醒悟吗?难道我们非得吃尽苦头才能醒悟吗?
末法众生太难化 真话不听听假话
上当受骗不觉醒 什么时候能回家
空老法师 苦口婆心讲佛法
六十几载不间断 可有几人听懂了
无情岁月匆匆过 还有多少余年华
大限现前方觉醒 怎奈为时已晚了
今日起步不为晚 菩萨慈悲不舍呀
法船起航不等客 千万别把你落下
这节课就交流到这里。感恩大家。阿弥陀佛。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3-29 00:06 , Processed in 0.160448 second(s), 29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