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后由 tea 于 2011-3-23 13:31 编辑
问:老师常叫我们观念头,说“前念过去,后念不升——观察那个‘了了分明’。观察两个念头‘之间’,那个‘之间’的了了分明就是我们的本性”,这种说法如何?修行非得观念头吗?
我把教授有为法的老师称为“世间的老师”,教授无为法的老师称为“出世间的老师”——世间的老师所讲述的观念头法门,是一种从观念入佛地的方法,是通过“舍念”证得本来面目的方法,是通过“制念”证得本来面目的方法。这种方法可以使用,但不是最好的方法,它还属“有为法”,非“无为法”。无为法者,可以通过“不舍诸念”而证得本来面目,可以通过“不制诸念”证得本来面目——可以不在念头上缠缚而证得本来面目,那就是“归觉”法。归觉是一种“放”的方法,是一种回向觉地的方法,也就是不管外在事物如何变、不管念头如何瞎折腾,你只需要做一件事:那就是“归觉”,归觉、归觉、归觉,即始终将你的觉放归于觉中。还有一种是,“去觉”。就是用你的觉去“照”、去“断”一切烦恼一切念头。“去觉”、“去照”之法属于觉法中的“有为法”;“归觉”是觉法中有“无为法”。这两者皆名为觉法,又称“以佛度佛”法。
我过去曾千讲万讲,想告诉大家的就是这个方法:以佛度佛法——归觉法。世间的一些老师也讲觉法,但他们大多讲的是“去觉”之法,不是“归觉”法,是觉法中的有为法,非无为法。“去觉”的方向向外,“归觉”的方向始终指向真我。我始终在讲的,就是“大觉无为”——“以佛度佛”法。觉法,觉一切事物,但一切事物仅是个借口。一切事物仅是个“镜子”,你始终要看你的脸,而不是“镜子”(事物)本身;甚至那看的内容也并不重要,你始终在作为那个照镜子的人而存在。作为存在而存在——始终作为“镜子”而照,这就是“(在)觉”之法,它连个“归”字也没了。这是最上层的方法,即一旦知道了什么是“觉”,就直接“用心如镜”,以觉而活。不思不想,应送万物,不假修行。
照的重点在“照”,而不是照见什么。当我们觉知,重点在觉而不在事物上。就拿觉念头来说,觉念头——念头仅是个借口,重点不在念头。当我们观察念头,你不必观察念头的有还是无,不必观察念头升起前还是消失后,不必观察两个念头“之间”,你可以不管念头来来去去、生生灭灭,而证得本来面目。要点是,不管念头如何腾挪变化,你始终将觉放在觉上。如此久觉,能证本来,不碍念头生灭从来。这个法就是修佛的上等之法:从妄觉到本觉,从世间佛到出世间佛。这是以觉修觉,以佛成佛的方法。世间老师和修行者常用的修法是:以念修觉,以众生成佛。这样一来,“观念”一法就不如“守觉”一法成道来得快了。“观念”是世间修行者常用的观察念头的生灭变异——念头升起前、念头升起时、念头升起后和两个念头之间,而到达觉悟本来的方法;而“守觉”,则是我一直在讲的“直用觉性”的方法。归觉、守觉、觉(即不归也不守)——无为觉法之要本也。
念头是众生,觉即是佛。在日常修行中,如果我们能够持觉修行,这就是燃灯佛涉彼世间来度你;如果你能够在觉照行,这就是日月光明佛涉彼世间来度化你。持觉即是燃灯,观照即是日月光明,一旦你能够“寂照”——不照而照,你就成为超日月光明佛。(注意:佛经里菩萨或佛的名号,不是给我们表明了修行方法,就是给我们标注了修行的各种境地,在阅读经典时,你可以结合自己的修行经验,仔细地品味一下那些佛菩萨的名字,这本身就是修行的指路标。同时,诸佛菩萨的名字也都是“心”的别名。)
世间老师教我们观察念头时常说:“要注意观察两个念头之间,要注意观察‘前念断际,后念不升’之间的那个‘了了分明’……那就是我们的本来面目!”呣,“两个念头”之间确实是我们进入佛土的大门,但这不是最好的修法。这种修法就好像为了让你认识天空,而硬要把你拉进房间,然后让你从房间的窗户里去瞭望天空、再去认识天空一样。你为什么不能直接觉照整个房子、觉照大地、觉照大地上的一切,然后认识到天空呢?而非得跑到房间里、再透过窗户而认识天空呢?所以我说,欲从观念、观两个念头之间,来认识本来面目,不如知觉觉知,在觉归觉来的好。所以我不教人观察两个“念头之间”,我教人“归觉”——“以佛度佛”,我教人“但用此心”——“直了是佛”。
关于观念头,对只在头脑上想象“观察两个念头之间”的修行者来说,常会产生以下困惑:一,他们会想,我“前念灭去,后念不起”,也就是说没有念头,没有念头谁在观?没有念头谁知道我在观?这是他们的第一个疑惑;第二,假如我知道我在观,那不还是个念头吗?既然是个念头,那怎么能够说没有念头呢?这是他们的第二个疑问;第三,假如“前念归去,后念未来”,这中间不是一片黑暗空白吗?如果是一片黑暗空白,那么我怎么能够见到本性呢?如果不是一片黑暗空白,而是一片光明空白,那么,前念过去后念不起,中间没念头,谁是观者?如果有观者,那怎么叫“一片空白”呢?别管光明不光明。这是他们的第四个疑问。第五,假如“前念过去,后念不起”,这中间没有隔阂,无头无尾,又怎能叫“两个念头之间”呢?第六,假如“一个念头”来了,“另一个念头”还没升起,我们看到的只是“一个念头”,当“下一个念头”再升起时,前面的这个念头已经消失,我们看到的还只是“一个念头”,即始终都是“一个念头”,又怎能叫“两个念头”之间呢?第七,如果我们同时看见“两个”念头,也看见了两个念头之间的“空”,那么这个“空”和我们日常生活中观察两间火车厢及其之间的“空”又有什么不同呢?假如是相同的,那么这个中间的“空”和两头的“有”又有什么本质区别呢?假如不一样,我们怎么能够看见它呢?
所以,在关于观察念头的问题,我们说“两个念头”或“两个念头之间”,稍欠妥贴。实际上,我们的觉性本来存在,不管念头有还是无,不管念头密集还是稀疏,它完全一样。我们觉性并不是被念头“遮住”了,而是我们的注意力被念头引跑了。这就像天空即使有再大的一片云也不可能将整个天空全遮住一样,只是我们的眼睛紧盯变化的乌云或乌云的变化,而没有注意另外的更大片的天空或天空的整体而已。没有任何乌云能够全部遮住天空,也没有什么念头能够真正地遮住了觉性。只要我们的眼睛从一片乌云上抽将出来,就可以看到他方的天空,甚至看到乌云也在显示“天空”。我们不必非得从乌云缝里去认识到天空,也不必非得去除乌云才能看到天空。当这座城市里乌云密布,我们看不到天空,我们可以到另一座城市里去;当这个国家乌云密布,我们看不到天空,我们可以到另一个国家里去;当这个半球乌云密布,我们看不到天空,我们可以到另一个半球去。总之,天空不可能真的被乌云“遮住”,只是我们的眼睛在紧跟着同一片乌云作“同速”运动。
念头不可能遮住觉性,见到觉性也不必非得藉借念头,更不必非得通过观察“两个念头之间”。所以,我们修行要避开这个错觉,不要把过多的精力浪费在念头上,不要浪费太多的时间观察念头、探查念头和寻找它的“间隙”上。莫让念头把你的全部精力吸引走,念头就是吸血鬼。不要克制它,不要对付它,也不要企图销灭掉它,如果你那样对它,那就是它吸取我们精血的方式。不要在念头上缠缚,一定要从念头上“跳”出来。不理念头而归于觉上,就是跳出它来的方法。不跟随念头,不研究念头,“无关”念头而修本觉,是最好的修法。别被念头的“花样”及“表演”吸走你的精和神。
念头是内尘,觉知是光。对待念头的最好方法是——和光同尘——“和其光,同其尘”,即“带着觉知和念头在一起”。把念头当作朋友,是和念头待在一起的、最不消耗能量的方式。实际上,念头不是我们的敌人,它是我们一生中永不离开的伙伴——不管我们对它好还是坏,亲密还是疏远,爱它还是恨它,它都那么忠诚地和我们在一起。和念头做朋友,我们就不会痛苦。不完全把我们的觉知力消耗在念头,我们就不会生活得太累和太痛苦;不完全被念头牵着走而失去觉知性,我们就不会迷失。当觉知不失,念头只是飘过天空的云朵——它幻化出这个样子,它幻化出那个样子,它呈现出这种颜色,它呈现出那种颜色……念头总是那么可爱,它为吸引你的注意力。像个可爱的小孩,念头总是想博取你更多的爱,可你不是呵斥它,就是赶走它,就是眼瞎耳聋看不见它听不见它。千生万世,我们一直与这些“孩子”们的关系搞不好,这正是我们痛苦的原因。因为与它们的关系搞不好,所以我们与这世界上的各种人、各种事物之间的关系也出现了问题。当你和这世界的关系出现了障碍或搞不好,你知道问题出在哪里了吧?出在你与你念头的关系上。
念头是个不断变化的幻化本身,当我们失去了我们的本性(本觉),它消耗了我们一生的所有精力,我们一生所有的精力都消耗它上面了。昏沉时我们冥散,凝聚时我们执着,我们总是被它引着东跑西跑,失迷在外面,不知真如本我。善知识,倘若我们现在发心修行,就不应该再上它的当了。我们应当如此修行:看它,但不跟它走;信它,但有选择;爱它时,一个不舍;舍它时,一个不留。我们应该超越在念头之上,不能再被它牵得团团转了,恢复它是假主,我们是真主的位置吧。
修行一定要从念头中解放出来,不要再把你的全部精力都消耗在它们上面了。你不必克制它们,也不必制服它们,找见你的“觉”,把觉放在觉上就行了。善知识,我有一法,不舍诸念头能证本来面目,不制诸念能证本来面目,它就是觉法——“用佛度佛”之法。知觉,用觉,持觉,觉觉,觉无所觉,即证本来。持觉即是燃灯,自觉而觉即是日月光明。持觉者就是燃灯佛,自觉而觉者就是日月光明佛,不觉而觉者就是超日月光明佛,圆觉而觉者即是大日如来。善知识,从觉到觉,用佛度佛,完成这世间中的觉悟游戏——认识自己的游戏吧。祝福你!
分类:问与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