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你怎么理解“人死如灯灭”这句话的。 “人死如灯灭”是一句老百姓常见的断见,它的意思是说人死了以后就变成兔子角一样的空了。这和佛对生命的认识不一致。佛认识到的生命没有“‘生前’和‘死后’”这个概念。为什么这样说呢?因为佛认识到我们的生命——“心”——是不生不灭的。不生,就无所谓“生前”;不灭,就无所谓“死后”。所以在佛的知见里,生命没有“生前”、“死后”那种状态。打一开始,我们的生命就“一步未移”,那看起来移来变去的仅是“错觉”,不是“正觉”。所以我们修行,佛教导要找“正觉”,而一旦我们成佛——成为佛那样的,也被叫作成为“正等正觉”。正觉就是本觉,本觉就是长明灯,不生不灭。所以,当我们能够认识到这盏长明灯时,我们不再坚信“人死如灯灭”这个故事。但在此之前,我们很难不这样认为。 通常情况下,人们相信我们有个“生死”,是因为在信念的深处,我们认同“身体即我”或“意识即我”了。因为身体和意识都是有生灭现象的,所以一旦认同“身体即我或意识即我”这个观念,我们不得不是生死的。但这是个错觉。真正的我们既不是身体,也不是意识,而是隐藏又普显于身体、意识以及处处的觉性。但因为这个觉性即“隐藏”又“普显”,所以普通的人却不知它是什么、在哪里了。也因为平时我们的能想之心太狂乱了,它一刻不停,东奔西突,似乎一直“拉着”我们的真心流浪在外,这好像使我们“遗失”了本体,又像是浮尘妄相把我们真正的心体“遮蔽”了一般。而实际,我们一直生活在“念头高频率地生灭,形象不间断地流来流去”的错觉里,真如本体从未移动和变化过。但这给我们造成的结果是:我们的觉(本来之真心)——“天天随身却不见,日日所用但不知”。 我们的生命像灯吗?死后就一无所有?答案是:没有个“死后”,我们是“无生”的。我们怎样才能知道这一点呢?二千六百年前,令人普敬的佛陀和一位修行的国王有过一段对话。国王问佛陀:“伟大的佛陀,有一些修行者认为,人一旦死亡就什么也没了,就像灯被吹灭了一样,就像柴被烧尽了一样,就像雪融化了一样。尊敬的世尊,是这样吗?”佛陀反问国王说:“大王,你见过我们城市之边的大河吗?”国王回答说:“见过。”佛陀又问:“你第一次什么时候见到的呢?”国王回答说:“大约我三岁的时候,母亲领我路过时见的”。佛陀又问:“你最近一次见到这条河是什么时候呢?”国王回答说:“最近不久。”佛陀问:“你小时见到那条河的‘见’和如今见到这条河的‘见’有何不同?”国王回答说:“没有不同。”佛陀说:“大王。那个‘见’就是你,就是每个人生命本来的脸。从你小时到今天,几十年间它从没变化过,可见它是不衰减的。大王,能衰减的必然由盛到衰,及至于无。不衰减的自然不变,无生死变化。由此可知我们的生命是无生死的。大王,寻找你生命中的‘见性’,安住在那里体会它的真实,并由此如实地观见一切有形象的生灭,了见生命的实相。” 嗯,此见性正是我们的生命之实。这个“见”是“心见”——它反映在我们的眼睛上叫作“看”,反映在我们的耳朵上叫作“听”,反映在鼻子上叫作“嗅”,反映在舌头称作“尝”,在身体上显现它叫“觉”,在头脑上叫作“知”。这个“见”在没有被我们的六大器官、六种意识“分割”之前,俨然是一面生命的“大圆镜”,它时时照耀我们一切的见闻觉知。它正是本心妙明,觉心之体,长明灯——不生不灭的生命之光。当我们“认识”到它,“是”它,生死幻象,一眼便看穿,众幻消失,犹如明来暗除,又如醒来梦去,了无所得,本本然然。我们本质一面大圆镜,从生到死从未动(身体的生死)。纵便你八十岁身体极衰,诸病噬身,它也一样清清爽爽,好像十五夜晚的月光,清澈明亮。这就是我们的觉啊,我们的生命,它是世上的任何一盏灯也无法比拟的,纵使天上的太阳也无法与它比长短。太阳有终时,它却无了日。这就是生命。 “人死如灯灭”,这是真的吗?未认识到这生命的实相之时,它如同真理一般,几乎人人有眼可见;但当你认识到生命的实相,纵使全世界所有的人都向你证明死亡是存在的,你也无法相信。“人死如灯灭”是凡夫眼中的实相,却是佛眼里的幻花;佛眼里的实相,凡夫还没有机会看到。世上的人们有些因惧怕死亡,在求长生不老,你想有真正的长生不老吗?去觉悟佛陀的认识吧,那是真正的长寿——不生不灭,无寿量也。世上有真求长生不老、求真长生不老者,但去求觉悟。找到长明灯,回坐正觉城,你是永生中的永生,你是不死中的不死。“人死如灯灭”,你能确定这是真的吗?当你出离错觉,回入正见,它仅是你念头中的一个故事,一个曾被无数人当真的笑话。“人死如灯灭吗?”很抱歉,你从没生过!
分类:一念行者 《问与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