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收藏本站

开心网

 找回密码
 注 册

QQ登录

只需一步,快速开始

扫一扫,用微信登录

搜索
查看: 3595|回复: 0

颠倒因果(五)

[复制链接]
发表于 2009-8-28 19:05:39 | 显示全部楼层 |阅读模式
下一部分是关于第27章中的“梦中的英雄”。

“ 身体由生到死一连串的惊险经验,构成了世界所有梦境的同一主题。梦中的“英雄”从未改变过,它的目的也一成未变。梦的本身虽然千变万化,好似为它的“英雄”提供各式各样的情节与场景;梦的目的只有一个,传达的方式却形形色色。它一而再,再而三所欲传授的,只是这一课:身体是因,而非果。你才是它生出的果,不可能成为它的因。”

问一:就是这一点(There it is)。

David: 所以当课程说“这唯一的功课”,那指的是小我。小我是心灵中的一门功课,圣灵也是心灵中的一门功课;而心灵因为试图同时学习这两门功课而变得迷惑不解。这两门功课完全是南辕北辙,非此即彼。小我教导的是世界是原因,而非结果,而你是世界的结果,不可能成为它的原因。而如果心灵把自己认同于身体或梦中英雄……按世界的眼光看这是再明显不过的事……身体是由其它身体所诞生的。从小我的角度来看,你显然是世界的结果。而如果你想把事情只是归结为身体和繁衍,如果你将之归结为进化论(从单细胞有机体演化为越来越高级的生命形式,他们还说必须要有恰当的环境与条件,才会从尘土中产生生命的火花),然而所有这些理论背后的潜台词是你起源于有形表相……无论是指繁衍,男人与女人之间的交配,还是你追溯至最初的生命火花。甚至我们试图把上主牵扯进来,说他用泥土创造了男人与女人,诸如此类的,也只不过是强化了身体是世界的结果这个概念。甚至就连你以这种方式来看,这还是把上主带入表相世界,说上主与这有形表相有牵连。归根结底,这整个梦境的比喻说的只是梦境是原因,而你是梦境的结果。

“换句话说,你只是梦,而非梦者。于是,你只好漫无目的地游荡于它所设计的情节与场景中。这确实就是身体所有的能耐,因它只是梦中的一个角色罢了。谁会去理睬梦中那些角色,除非他把它们当成真实的人物。”

这是一个如此巨大的思维转折,而不再认为“我只不过是这大千世界中的沧海一栗”,除我之外,还有所有这些其它的人,不同个性的人,不同种族,文化,语言和不同基因的人。现在我们进入了星球大战这样的电影时代,这些影片描绘了所有这些外星生物,UFO,等等……这一切也是我的心灵所投射出来的同一个梦境的一部分。现在我们所谈的是转变思维,扭转乾坤。

“只要他一看出它们的真相,它们便失去了作用,因为他明白,它们那些能耐都是他自己赋予的;他不只是它们的肇因,还把它们造得像真的一样。”

这里又出现了“gave(给予,过去式)”。不是give(一般式),而是“gave”。这些句子中的过去时态相当重要,因为这就把小我以及小我所营造出来的整个世界放在了过去时态中。

“你想摆脱世界之梦的后果的意愿有多深?你难道不希望再让梦境好似还在左右着你的所作所为?”

这里我们看到了我们已经谈过很多的“对结果的恐惧”。如果你能释放所有对结果的恐惧,那么你就能处于奇迹中,无论你说什么,做什么都是自发的,来自于正念。

“那么,我们只需看看梦的起因,因你所见到的那一部分,只是第二部分,它的原因还在第一部分。”

这句话是在为后面的内容作铺垫,在那里耶酥进入“自性与自我概念的对决”这一主题,他谈到你所投射的那部分自我概念。当我们谈到自我概念中的两个层面,第一部分是相信我已与上主分裂了。第二部分是对世界梦境的营造,这被用来作为一个覆盖物,以避免看到其底下所隐藏的东西。世界梦境就是被投射的那一部分。心灵忘记了自己是心灵,转而相信自己在屏幕上(也即世界中)。这便是耶酥所谈的第二部分。

“在世界中沉睡并作梦的人,不会记得是自己在攻击自己。”

这是分裂信念。

“也没有人会相信,曾几何时,他确实对身体一无所知,也绝不可能把世界当真。他会立刻看出这些念头不过是个幻觉,荒诞不羁,只需一笑置之。如今这些念头显得多么严重!没有人能记起他们曾经一笑置之而不予置信过。然而,只要好好正视它的起因,我们便会忆起此事。我们也会看出自己大可一笑置之,无需畏惧。”

所以小我总是说,“密切关注屏幕上的一切,而不要向内审视自己的心灵。”或者如果我们用电影《绿野仙踪》来作比喻,当他最后来到奥兹国,当他们最后来到那个房间,看到屏幕上那个巨大的怪物,脸若蒲团 ,声如洪钟,托托(Toto)掀起放映室里的帘子,那个魔法师怎么说?“不要去看帘子背后的那个人!”(笑)不要去看心中的念头,不要去看那个真实的原因,相反只把注意力放在你在屏幕上看到的令人毛骨悚然的图象,并因此恐惧颤栗。那部电影里有很多精彩的比喻。难怪人们会那么喜欢它,尽管他们不知道为什么。因为这部电影是对他们从恐惧中解脱的一个比喻。没有什么地方比天乡更美好(There’s no place like Home)。你总是有能力回归天乡。

“现在,让我们把梦者投射出去的梦归还给他吧!虽然他总把梦当作是外界加于他的另一个东西。在永恒境内,一切原是一个,后来悄然潜入了一个小小的疯狂观念, 而上主之子忘了一笑置之。因着他的遗忘,这个念头变成一个很严重的观念,很可能实现并且带来真实的后果。”

“因着他的遗忘……”,这是这一疯狂观念似乎可能实现并产生真实后果的原因。

“我们同在一起时,能够将它一笑置之,了解时间不可能侵入永恒之境。永恒本身意味着没有时间,认为时间能干扰永恒,真是可笑。 时间竟能存在于超越时间之境;上主的一部分竟能够攻击自己;分裂的弟兄竟成了敌人,心灵竟存于身体内;这些都是循环式地出现的,圆圈的起点同时成了终点,而终点又成了起点。你眼中所见的世界不过是根据你自认为已做的一切如实呈现而已。”

这便是我们昨天在工作坊上所讨论的,我们谈到心灵相信自己是有罪的,相信自己与上主分裂了,而现在世界向心灵展示分裂是真实的,它的罪是真实的。

“现在你反过来认为,你所做的一切,原是外界加诸于你的。你把你的想法所带来的罪咎投射到自身之外,形成一个有罪的世界,是它在作你的梦,想你的念头;并不是你。”

我们开始处理这种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观念与“梦境的梦者”这一抽象概念以及目的之间的矛盾,越来越清楚地看到我们无法同时持有这两套理念,这两者之间只能是非此即彼。恐惧源自于我们依然相信放弃日复一日的日常生活观念可能会是一种损失。生活的现状既熟悉又舒适,不一定总是最好的,但还不算太糟。

问一:至少我还能掌控。

David: 一种对事情的构建方式与运作方式的虚假掌控。

问二:要放弃这种掌控似乎不太可能。就算我说我想要放弃,但还是显得不太可能。我甚至能够想象自己说我准备要放弃掌控了……我能想象这一点;但是我无法想象的是,放弃掌控之后的情形会是怎样。而一旦我试图想象事情可能会怎样……

问一:没有参照点。

David: 这需要让你的心非常敞开和自由。我想人们曾不止一次地问我,“你住在哪里?”这种情况经常发生;这么说是很有趣的……我住在我的心中。这是一种真正的超然。这不属于任何的既定概念(There is no box for that. It doesn’t fit in any of the boxes. )通常接下来的问题是,“你在哪里收邮件?”或类似的问题。不把自己设想为住在某个特定的地方,是一种非常不一样的感觉。

问一:就算把自己看作“心灵”,也意味着你在某种程度上扭转了整个因果观念(there is being some transfer of the whole cause and effect idea). 事情似乎是通过认出因果关系并不是自己以前所设想的那样,心灵最终认识到自己原本的样子。

David: 是的。当头脑里出现这些念头“就现在来说,这是很趣,但是下星期会怎样呢?”或者“下个月会怎样?”或者明年,那时候事情又会怎样……这些不过是线性时间中关于未来的念头。两者不可能同时共存;在同一时刻,你不可能既放下一切挂虑,同时又紧抓着过去和未来不放。这只需要一瞬间。我想到练习手册中的练习,“我把我的未来置于上主手中”。当你这么做的时候,你交托了自己的心。当你交托了自己的未来时,你同时也交托了自己的过去。克雷格有一次在电话上问我十二月份会做什么,我说,“我不知道,我没有计划”。他对训练营,工作坊,奇迹聚会等这一类事情很感兴趣。我们今天早些时候所谈的也是同样的事情,关于只需获得一种强烈的舒服的感觉,一种强烈的暗示需要去做什么事情。就连有时要提前一个月或一个半月安排的某件事情,还是要回到是耶酥在安排时空让奇迹上演。你可以通过不同的方式来明白这一点。比如有些人的行程非常复杂,要安排一件事情得提前一个月跟他打招呼。而你只是感觉到一种强烈的指引要去做某件事情。这就像练习手册第135课上所说的,“你不再自行计划,而只是聆听那超越性的智慧。如果需要制定任何计划,你自然会被告知的。”就算这些活动似乎逐渐成型,人们开始加入进来,它还是属于“剧本已经写好了”这一范畴。并不意味着这些奇迹聚会和研讨会跟表相世界上所发生的其它事情有什么不同。我们不把时间分割成什么空闲时间和工作时间。或甚至连我们所说的潮起潮落这一比喻还只是个比喻而已,因为最终的关键是要做到一视同仁。而要这么做只需要当下的一个决定,一个瞬间。并不是事情必须要被投射出去,而是只需一个当下的决定,当下的意图(It is not like it must be projected out, it is just a present decision, a present intention. 不清楚这里这么多it各指代什么,见谅)。

问一:这是可以做到一视同仁的唯一途径(译注:也即当下的决定,当下的意图)。

David: 不过让我们再回到实际的层面上来。当有一些念头进入你的心中……比如“我得去别的某个地方”这样的念头,或像你说的,当你有不同的事情或念头时,实际的做法是在这些念头浮现之际,逐一地审视它们。无论这些念头是关于你几天前提起的某种特别的憎恨,或是关于“这对我的家人和孩子有什么用呢”,或是关于在特拉佛斯城(Traverse City)的那些日常琐事,或是别的什么事情。都是从“我在担忧什么”这一点开始。就像有一次在我们去杰克森市(密西西比州首府)的路途中,我们有个念头,就是还是想要汤姆能够明白。这就是一个具体的实际应用,我们不是从“梦境的梦者”这一抽象理念着手,而是从“这是我的担忧,这是我的念头”这一层面着手。

“救恩的秘诀就在于此:这一切都是你对自己做的。不论攻击化身为什么形式,此言不虚。不论是谁在扮演敌人或攻击者的角色,此言不虚。不论外表上是什么原因使你饱受痛苦,此言不虚。你若知道自己在作梦,你就不会跟着梦中的角色起舞。任他们变得多么可恨、多么凶暴,一点都影响不到你,只要你已认清那只是你的梦而已。”

这便是你需要的全部讯息,仅此而已。这是总结性话语。

“你只需学会这一课,就能解脱痛苦,不论是那一种痛苦。圣灵会不断重复这涵括一切的解脱之法,直到你学会为止,不论你所受的是哪一种痛苦。不论你受到什么伤害,都带到祂面前来吧!祂会以这极单纯的真理答复你。这一个答复能除去所有悲伤与痛苦的肇因。外在形式一点都影响不了祂的答复,因祂会教你看出,不论它们化身为何种形式,原因只有一个。你终会了解,奇迹不过反映出这简单的声明:‘这事是我做的,这也是我要化解的。’那么,把所有形式的痛苦都带到祂面前吧!只有祂才知道它们全是同一回事。祂看不出那些根本不存在的事物之间有何不同,祂会教你认出它们每一个是怎样形成的。没有一个痛苦具有与众不同的起因,只要真正学会这一课, 所有的痛苦都会轻而易举地化解掉。”

他在这里所说的是救赎。

“救恩是你一直在排斥的秘密。 整个宇宙都宣扬着它。你却毫不理睬救恩的这些见证。 因它们所证实的,正是你不想知道的事。它们仿佛有意向你隐瞒这一秘密。然而,只要你愿懂得,那是因为你自己决心不去听、不去看的缘故。”

所以如果我们回到“你却毫不理睬救恩的这些见证”这一点上,这正是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的事情。有时候我会说,你所遇见的每一位弟兄都是一个(救恩的)见证,但我说的并不是身体层面上的事,因为见证与身体毫不相干。事实上,只要你还看见身体,你就看不见该学的功课,因为你没在弟兄身上看到基督的面容,而只着眼于身体。这一点不仅适用于人,还适用于每一个境况……换句话说,耶酥在练习手册中说“你可以从一张桌子上获得慧见”,意味着宽恕不一定只跟人有关,事实上其真正的含义是彻底地撤消来自于过去的一切意义与阐释,而让上主的圣言写于其上,或说让圣灵的目的取代小我的目的。而这便是宣扬救恩的见证,你是“梦境的梦者”,一切都是你对自己做的。

“当你认清这一点,你对世界的看法会是多么的不同!当你为自己的罪咎而宽恕了世界,你就由它那儿解脱了。它的纯洁无罪,无须你的有罪来抵偿,你的清白无罪也不靠它的有罪来建立。这是显而易见之事,这秘密只有你蒙在鼓里。就是这一点,使你与世界继续分裂下去,也使得你的弟兄与你分裂下去。”

这是主体/客体的分裂。

“如今,你只需懂得,你们两个若非都是纯洁无罪的,就都是有罪的。你们两个绝不可能有所不同,还能同时皆真。这是唯一有待你去懂的秘密。那么,这就不再是个秘密了,你已治愈了。”

从这个意义上来说,很明显为什么任何的怨尤,甚至哪怕只是一丁点的怨尤,都是对上主救恩计划的攻击。因为怨尤等于说还是有某个人,某件事与你对它的期待不一样,是错误的,是有罪的,并且是在你之外的。这段具有疗愈作用的话只是在说这是不可能的事情。

问一:不存在什么“在我之外”的东西。

David: 没错。不存在什么“在我之外”的东西,而一颗相信还存在着“其它人”的心灵,会认为某个人是有罪的,某个人则是纯洁无罪的。相信你是有罪的,我是纯洁无罪的,或相信我是有罪的,你是纯洁无罪的;这两种想法没有区别。有待学会的秘密是他们肯定是没有差别的。我记得好像是去年冬天,我们正在上一堂课,有一个人在说自己生病了,当时我说,“你不可能单独生病。要么是我们都生病了,或要么我们都已治愈了。”他说在其他这么健康的人中间,他觉得自己生病了,觉得非常不舒服。

问一:这是比较心态。

David: 觉得自己“比别人差”。觉得“我不属于这里;我不应该来上这堂课,因为我是这样一幅病怏怏的样子。”

问一:……“还是相信自己生病了,而你们没有。”

David: 事情不可能是一个人生病,而另一个人不生病。我们要么都被治愈了,要么都是病的。而我说我们都已被治愈了。

问一:几个段落之前的那整个部分,当时你读到“救恩的秘诀就在于此:一切都是你对自己做的”……就是我们在午餐时关于虐待儿童问题所谈的主题。当涉及的只是一个两周大的婴儿的时候,你怎么能说所发生的一切只是对心灵状态的见证?

David: 关于那种情形,如果你说对成人来说是另一回事,那么你还是相信存在着例外。一个只有几个月大的小孩……那应该是例外的。罪疚被看作


得以赦免了
(Where guilt is seen as justified,意即通常认为孩子心灵中是没有罪疚的),因为真的发生了真实的虐待事件,而这完全不是那个孩子本身的意愿。这一切都是层次混淆的一部分,认为心灵跟身体在关联。比尔 . 塞福(Bill Thetford)也经历过这同样的事情,他非常害怕去参加各种康复会议,因为在那里到处都能看到残缺不全的躯体……残障,儿童,诸如此类的情景。这些都加强或提醒了生命是脆弱的这一信念。

David: 是的,基本上耶酥所说的是你有某种程度的层次混淆。层次混淆就是相信例外情况的存在。你把头脑与心灵相混淆。心灵是百害不侵的。甚至就连你到达“只有我的念头才能伤害我”这一层面……这还只是对妄念之心的描述。但是令人宽慰的是我不必选择妄念之心。我不是妄念之心。我的心灵只怀有与上主共享的意念。这是对正念之心的描述。这才是我们要衷心拥抱的,这才是修正。

问一:只有充满爱的念头才是真实的。

David: “它们所带来的亘古恒新的观念,则是那终极之因的幸福之果;那个因是如此地古老,远超过你认知能力的记忆范围。”

在受蒙蔽之心的感知所见的记忆范围底下,是对当下的记忆,对上主的记忆;它超越了受蒙蔽之心的感知范围。所以正如我之前说过的,当下不在过去与未来之间,当下存在于时间之前。记得我们曾经说过这一点。这是妄念之心无法看见的。妄念之心无法感知当下。事实上当下要遥远得多,在时间之外。而当耶酥说“亘古恒新的观念”,很明显他所谈的是心灵中被埋在攻击念头之下的真实念头。很多时候有人会说,“给我一个真实念头的例子”,你可以回答的一个很好的句子是“我一如上主所造的样子”。那个观念不含任何感知的成份。这是埋在心灵深处的一个亘古恒新的观念,它所带来的是救恩,因为它不是感知性的。那是唯一的例子吗?不是。“我是灵性”--这是另一个……如果你认真阅读练习手册,你就会在那里找到这些观念。还一个真实念头:“我的心灵只怀有与上主共享的意念”,不含任何感知的成份。还有很多其它的句子,比如“我决心看见”或“我所见的只是一种报复形式”,这些句子很明显所指的是心灵现在所看到的东西,它们是在为更高的观念铺平道路,为全然抽象的真实念头做准备。

现在我们看到耶酥从小写的“c (cause)”转入了大写的“C(Cause)”。

“这就是圣灵在你忘怀之际为你记住的终极之因。”

所以现在上主进入了讨论范围中。耶酥把话题转入了大写的“C”。

“它并未成为过去,因祂不曾让人遗忘过它。它始终未变,因为祂每一刻都将它护守在你心中。它所带来的后果看起来确实很新,因为你以为自己早已忘了它们的终极之因了。其实它从未在你心中消失过;因天父绝不会让上主之子忘了祂的。凡是你所记得的,从未真正存在过。”

那个终极之因事实上就是对上主的记忆。“天父绝不会让上主之子忘了祂的……凡是你所记得的,从未真正存在过……”所以耶酥是针对小我在发言。有时候,这会让人们在阅读奇迹课程时感到很困惑,因为他们会说,“恩,当他说你是神圣的上主之时,与当他说凡是‘你’所记得的,从未真正存在过时,好像说的是两个不同的‘你’。”

“它是无中生有,你却把无因与有因搞混了。当你获悉自己所记得的那些后果不过是无中生有,没有任何影响时,你该开怀大笑一番。”

(笑)让我们一起来开怀大笑吧……  

“奇迹提醒了你那永远临在的真实之因,全然不受制于时间与任何干扰。它从未改变过自己的真相。你是它的后果,如它自身一般完美且永恒不易。”

所以我们回到了“真实的原因和唯一的原因是上主”这一观念。现在耶酥又转移了说话对象,“你是他的结果”,这话不是对小我说的,而是针对上主之子说的。

问一:真实的你。

“它的记忆不存于过去,也不等待未来。它并非在奇迹中才得以彰显。奇迹只是提醒你,它从未消失过。当你为自己所有的罪而宽恕它时,你就再也不会否定它了。”

“它并非在奇迹中才得以彰显”……这是启示与奇迹之间的区别。奇迹是时间的坍缩,是为心灵领受启示而作准备,是通往启示的工具。但奇迹本身并非启示性的,因为它们还属于感知的层面。而启示事实上不是一个感知性的经验。当心灵处于启示性的经验中时,完全没有任何恐惧的记忆。

当我们怀着共同的意图来到一起,我们可以把心灵的训练应用于受蒙蔽之心的生活中状似分裂的所有方面,包括巴氏涂片(pap smear,不清楚是什么东东),食物,性,等等等等。事实上,所有这些事情都不是孤立的,因为那条金线或项链把它们都串连在一起。但是假如心灵认为它们是孤立分离的不同方面,各自有着真实的独立存在,那么它就需要奇迹来提醒自己,看到虚假之物的虚假性。

“你既有意审判自己的造物主,就不可能了解那审判上主之子的并不是祂。 你想要否定祂的“终极之果”, 但那是否定不了的。上主之子不会为了既没来由又有违祂旨意的事而遭天遣。”

在研讨会上或其它时候,人们会提出这个问题:“我怎么就干了这样的蠢事?”或者“我怎么老做这样的事?”这只是小我在发言。只是小我在提问。是小我备感挫折,而痛打自己。所有这些话只来自于妄念之心。这些只是受蒙蔽之心所说的话,它还在试图否认自己的基督自性。“你想要否定祂的‘终极之果’, 但那是否定不了的。”如果你真正地跟随这里的思路,真正地看到世界只是个错觉,你必定当下就能一蹴而就,经验到实相。只是把世界看成一个错觉--而不是认为这只是一个比喻,而是真正地看到世界的本来面目。随着这样的体验,想要凭自己独立行事的企图就会荡然无存,因为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很清楚我是无法凭自己独立行事的,因为那不是我。

“你的记忆最多只证明了你对上主的恐惧。”

这里耶酥又在针对受蒙蔽之心发言。

“祂从未做过令你害怕之事。你也没有。因此你并未失落自己的纯洁无罪。你无需救治就已痊愈了。”

这似乎跟其它地方的一些说法有冲突,比如你的任务是救治等待,但现在我们所着手探讨的是最本质的真相。

问一:但是,这句话的涵义是指需要救治之事从未发生过。

David: 没错,这是奇迹形而上学的基础。“你以为自己所做的事情从未发生过。你无需救治就已痊愈了。”
您需要登录后才可以回帖 登录 | 注 册

本版积分规则

QQ|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GMT+8, 2024-4-26 11:46 , Processed in 0.078149 second(s), 23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

快速回复 返回顶部 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