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度 3|
斯蒂芬·米切尔版本《道德经》前言摘选:
……
人们通常认为老子是一位隐士,一个脱离社会的人,宁静地住在某个山中小屋里,除了也许偶然有几个来自六十年代笑话中喜欢问“什么是生命的意义?”的旅行者外,无人来访。但从他的教导来看,他十分关心社会,如果社会意味着人类同胞的福利;此外,他的书还是管理艺术的专著,无论是管理国家还是管理小孩。人们的误解,很可能出自于他对“为无为”的坚持,那字面的意思是“做‘不做’”。这被看作被动,但真相恰恰相反。
一位出色的运动员,能够进入一种“身体知道”的状态;在这状态中,正确的出击或运动毫不费力地自行发生,完全没有任何有意识的意志的干扰。这就是一个“无为”的范例——最纯粹最有效的行动方式;游戏在玩游戏;诗在写诗;我们无法分别舞者和那舞蹈。
你越来越少地需要强求,
直到最后,你达到“无为”。
当什么都没做,
没什么是没做完的。
什么都没做,因为做者一心一意地消失在那行为当中;燃料完全转变成火焰。这“什么都没有”,事实上是所有的一切。当我们像运动员或舞者信任身体那更出色的智慧那样地信任宇宙的智慧时,这样的情况发生了。因此,老子强调柔软,柔软指的是坚硬的反面,它是顺从、适应和耐久的同义词。任何看过太极或合气道大师使出“无为”之招的人,都知道这柔软是多么有力。
老子书中的中心人物,是一位生活完美地与现实和谐一致的男人或女人。这不是一种想法,它是现实,我曾见识过。圣人掌握了大自然,不是从战胜它的意义上而言,而是从成为它的意义上而言。通过臣服于“道”,通过放弃所有的概念、判断和欲望,她自然变得富于同情心。她在她自己的经验深处发现了生活艺术最中心的真相,那真相只是表面上的似是而非:我们越真正孤独,越能富于同情;我们越放下我们所爱的,我们的爱越全然;我们越清晰地洞察那超越善恶的现实,我们越能体现善。直到她最后能以完全的谦卑说:“我是道、真相、生命。”
《道德经》中的教导,是最深刻的道德。不受任何罪的概念的妨碍,圣人不把邪恶看作是要抵制的力量,而只把它看作是一种不透明,一种与普遍的过程不和谐的只顾自己的状态,因此它就像一扇肮脏的窗户,光无法透过。这种不受道德划分限制的自由,使他对邪恶的人、自私的人都能深富同情。
圣人对所有人都有求必应,
从不拒绝任何人;
他乐意利用一切情况,
不浪费任何东西,
这叫体现光。
好人不就是坏人的老师吗?
坏人不就是好人的工作吗?
如果不明白这点,你将迷失,
不管你有多么智慧。
这是个伟大的秘密。
……
杰出的诗歌——最自由的翻译形式,有时是最忠实于原文的。“我们必须尝试以英文诗歌的形式来表达它的主旨,”约翰逊博士说,“这是判断一篇翻译优劣的方式。”我常常完全直译;或说,对像《道德经》这样微妙且变幻莫测的书,我尽可能地直译了。但我也意译、扩展、缩减、解读、琢磨原文,尝试不同的翻译方式,直到它体现为一种我觉得真实的语言。假如我没有总是按老子的话翻译,我的意图始终是翻译他的思想。
|手机版|小黑屋|喜悦家园 ( 京ICP备12029068号-1 ) 对不起,请原谅,谢谢你,我爱你。
GMT+8, 2024-11-24 17:05 , Processed in 0.073909 second(s), 22 queries , Gzip On.
Powered by Discuz! X3.4
Copyright © 2001-2021, Tencent Cloud.